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方法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提高其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法学教育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缺失或偏差,不利于法律方法教育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此需要通过法律方法类课程的增设,以及教学方法和考试内容及方式的改革来促进法律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法律方法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提高其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法学教育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缺失或偏差,不利于法律方法教育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此需要通过法律方法类课程的增设,以及教学方法和考试内容及方式的改革采促进法律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的规定,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教育与道德思维方式教育在一门课程中相伴进行,二者虽同属行为规范教育,但有各自的思维视角和价值趋向。为了有效培植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高校法律通识教育需要厘清道德思维方式与法律思维方式的对立性与统一性,建立以培育法律精神为核心的法律通识教育理念,对统编教材进行优化重组,借助网络平台创新课程结构,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对法律思辨能力培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强化法律信仰教育:《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关键是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教育,在教学观念上应以法律信仰教育作为教学的立足点;在教学内容上应以法律信仰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手段上应以“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阳 《黑河学刊》2014,(2):97-100,108
《法学教育改进的我见》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周新民于1935年发表在《法轨期刊》的一篇论文,文章针对民国时期法学教育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进建议:创办法学教育是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基础,务必有明确的教育方针,并常抓不懈;法律学程设置必须合理,法律课程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实用;法学教授是传道授业的重要载体,一学科一教授是师资配备的基本原则;法政学生的修养与气节是法学教育成败的最好说明。当下的法律教育恰恰是法律教育目标模糊;法律学程设置死板;法律师资选聘低龄化、单一化;法律教学模式应试化;法科学生信仰功利化,这都是中国法律教育的致命伤。周新民教授所谈建议之细腻、剖析之深入对当下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或许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模式、法律和社会伦理准则,给现有法律体系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文章提出,要加快构建人工智能的技术规范和法律制度,并围绕核心技术、人才培养、标准规范、伦理道德及政府监管等方面作出部署,为保障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7.
毛清芳  江合宁 《发展》2008,(6):125-126
诊所法律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使用真实的案件材料,采用互动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评价体系,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法律和训练执业技能。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法学教育方式,在国际上呈全球化发展的态势;在国内已初具规模,并已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80所法律院系的认同。这为甘肃引进诊所法律教育,促进甘肃法学教育模式创新,制造了契机。因此,认识、理解和走近诊所法律教育,掌握诊所法律教育的精髓和运作经验,并抓住机遇,创造条件,适时引进诊所法律教育,将对促进甘肃法学教育模式创新和法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丽银 《黑河学刊》2011,(12):125+129-125,1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重要的公共课程。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探索从知识性和应用性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改善教学方式、运用情感教育传授法律知识,探索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存在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和核心课程与法律人才的培养、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之间的矛盾.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背景下,只有深入探索法学教育的改革之路,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法学教育方法,才能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试论法理学教学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理学的教学理念应为:为初学者敷陈法律原理;训练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实践能力;培养法律职业者的见识、修养与境界,促进法律职业者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态度.但近几年来我国的法律职业化趋势导致法学教育中重实践轻理论以及对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轻视.因之法理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学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中没有法律职业道德内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考核中法律职业道德所占分值很少,高校在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培养。因此,法学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即应明确目标和定位;加大考核比重;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法律职业信仰。  相似文献   

12.
法律教育是培养法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法律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法律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现实条件下,我国的法律教育应该采取德日模式,并且要发挥大学在法律教育诸环节中的主导作用,而不能采取美国模式,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法治状况和法律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生力军,必备的法律素养是其立足社会的核心条件。大学生法律素养直接关系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文章从高校法制教育实践角度对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进行概述,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法律素养偏低等现状提出优化对策。以探寻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达到制度性法律文化和观念性法律文化内在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受到传统因素和法治现状及大学生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制约.为了更好地开展法律教育,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应依靠法学专业老师开设法律常识课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教师及法学专业学生的积极影响等创新做法进行法律教育,以期达到切实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育改进的我见》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周新民于1935年发表在《法轨期刊》的一篇论文,文章针对民国时期法学教育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进建议:创办法学教育是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基础,务必有明确的教育方针,并常抓不懈;法律学程设置必须合理,法律课程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实用;法学教授是传道授业的重要载体,一学科一教授是师资配备的基本原则;法政学生的修养与气节是法学教育成败的最好说明。当下的法律教育恰恰是法律教育目标模糊;法律学程设置死板;法律师资选聘低龄化、单一化;法律教学模式应试化;法科学生信仰功利化,这都是中国法律教育的致命伤。周新民教授所谈建议之细腻、剖析之深入对当下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或许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基于学生“内需”的角度,探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多途径了解学生“内需”,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职法律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为目标,是我国高等法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法律教育发展迅速,但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布局、就业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法律教育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明确自身定位,积极探究应用型、技能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教学改革步伐,走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王征志 《黑河学刊》2012,(10):27-29
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的现状不适应基层法律服务的需求,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要建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法律服务队伍的有效监督;加强从业人员执业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信用考评体系;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考核吸纳高素质的懂法律人才;改善法律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9.
自由的法律和法律的自由是法伦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自由的法律,主要研究法律的自由价值支撑及对法律的自由评判;关于法律的自由,主要探讨法律对自由的规范和保障功能。法律和自由在价值层面上共存互补、相得益彰,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改革应该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为核心,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法律思维知识课在内的合理的法律课程体系,引进诊所法律教育,重构法学实践教学,实行案例教学等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