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广东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元 《特区经济》2010,(6):29-30
本文基于VAR模型、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金融发展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金融发展影响很小;农业发展对金融发展影响显著,而金融发展没能有效地带动农业发展,并且长期和短期之间相互影响关系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从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及相关检验方法,对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人口城市化水平长期决定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却没有长期决定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的结论,同时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提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真实关系,文章根据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模型,对上海城市化水平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1)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2)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已经形成了积极互动的格局;(3)在上海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双向影响关系上,两者的力量对比并不平衡,城市化对上海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大于旅游业对上海城市化的贡献度;(4)从短期效应来看,旅游业发展会引起上海城市化水平的快速上升,而城市化进程对上海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则较为稳定持久,难以出现导致剧烈波幅的增长;(5)上海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必须注重质量提升,否则将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4—2013年西部12省市的经济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金融发展问题,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得出金融发展各指标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提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协整理论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1993—2012年甘肃省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有:(1)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远大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是双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是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是单向因果关系;(3)从短期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均会带动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均推动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选取199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探究东中西三大区域碳排放、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并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动态耦合关系,且需长期看待产业结构带来的碳减排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东中部地区基本实现变量间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碳排放对经济增长更依赖,但三者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对各区域低碳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引发对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新思考。本文收集了39个国家和地区1994~2007年间的年度数据,利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针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检验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如何发挥金融的资金配置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福建省1980——2015年的年度数据对其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而区域产业升级对金融发展水平影响较为显著。针对福建省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应该进一步完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和制度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与服务业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期的研究热点。以1994~2011年苏州工业园区的金融和服务业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工业园区的金融发展与服务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金融业的良好发展将有效地推动服务业的增长。文章认为通过加强金融设施建设和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可以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实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78—200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关系检验法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及单向因果关系,即金融发展对东北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支持作用,从而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亦名 《乡镇经济》2009,25(6):78-82
区域劳动力品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作为劳动力市场中一种特殊的统计性歧视和声誉机制,它能实现企业、劳动力、地方政府与培训机构等多方受益的格局,因而区域劳动力品牌在欠发达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劳动力品牌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均有较明显的效应。短期内,劳动力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收入差异,但是,如果区域劳动力品牌不能与本地产业的培植相联系,区域劳动力的就业将是不可持续的,其经济极有可能陷入“打工经济陷阱”。一旦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本地产业的培植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联系起来,将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实现较为彻底的就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报告论述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的意义 ;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与国家区域改革的关系 ;我国的区域格局与区域经济政策走向 ;西部大开发与西北区域经济的发展等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式之一,可实现地区间的互动互助、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合作离不开区域公共管理,然而,由于利益驱使,各地政府又各自为政,呈现出地方保护严重、制度缺失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发展。因此,本文从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出发,分析了二者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区域公共管理创新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以期推动区域公共管理与经济合作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引领,区域重大战略为核心,实现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目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各个地区、板块、城市群和都市圈共同发展,形成区域发展的新局面.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新时期要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推进中央主导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推进区域合作步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报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各地区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变化特点和趋势,定量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涉及解决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提出缩小社会地区发展差距的基本思路及其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6.
张云 《改革与战略》2009,25(2):79-8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水平配合存在一定偏差。文章利用动态均衡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均衡所形成良性的发展通道,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杨玉梅  杨俊生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06-108
区域行政是地方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职能创新,其目的是为地方政府间的有效沟通与经济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区域行政运行与之相适应。文章通过对区域行政运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区域行政运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应在现行行政基础上,实行“双轨运行、双轮驱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大国,中国有别于小国的显著特征就是区域差异突出。这种区域差异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阶段更为显著。探讨中国的发展问题不能不以区域差异为背景。因此,科学划分我国的区域,辨析区域差异,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惯性认识上存在着误区。笔者结合赴新疆的实地调研,指出了其中的五个认识误区,以期在今后研究区域问题时少一些误解、误见、误区,多一些相会、相知、相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