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加强资本监管和提高银行业流动性监管标准达成共识。并形成了最新的监管改革方案巴塞尔协议Ⅲ监管框架。中国银监会借鉴最新巴塞尔协议并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提出了资本定义、杠杆率、贷款拨备比率和流动性指标这新的四大监管工具。本文介绍新四大工具的含义及意义,运用其对泉州银行进行测...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加强金融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新协议,即巴塞尔协议I I I。顺应国际金融监管新方向,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我国监管部门建立了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推出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流动性风险监管四大工具,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I I I。本文重点分析这四大监管工具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甘肃金融》2011,(2):4
2月23日,接近银监会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银监会上报的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在内的四大监管新工具,已经获得国务院层面的批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拟定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巴塞尔协议Ⅲ,并最终于2010年9月正式提出;在此前后,中国银监会也提出了被外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讨论稿。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协议Ⅲ作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代表了金融监管思路的新变革,同时也对我国的银行监管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我国也作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员国,积极参与了银行监管改革。因此重点考察我国银行业中具有根基意义的地方法人银行对巴塞尔协议Ⅲ的适应能力,对于指导我国新资本监管要求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生发了重大变革,2010年G20领导人峰会正式通过巴塞尔协议Ⅲ也更是推动这一改革。为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巴塞尔协议Ⅲ中增强的资本要求,中国银监会也进行了及时跟进,推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四大监管工具,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在新监管即将到来的背景下,本文就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指标的选取进行探讨,并试图构建符合新监管框架的压力测试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6.
莫铌 《云南金融》2012,(3X):140-140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生发了重大变革,2010年G20领导人峰会正式通过巴塞尔协议Ⅲ也更是推动这一改革。为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巴塞尔协议Ⅲ中增强的资本要求,中国银监会也进行了及时跟进,推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四大监管工具,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在新监管即将到来的背景下,本文就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指标的选取进行探讨,并试图构建符合新监管框架的压力测试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7.
《巴塞尔协议Ⅲ》把杠杆率监管纳入四大监管工具之一,杠杆率的纳入会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商业银行会根据杠杆率的要求调整经营业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监管改革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巴塞尔协议Ⅲ关于资本监管的核心内容及其分阶段实施安排进行归纳,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所反映出的资本监管新理念,并对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监管要求与我国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顺应《巴塞尔协议Ⅲ》,我国监管部门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并对贷款拨备的指标即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作了具体规定。论文分析了2011年以来我国上市银行的拨备现状,重点分析了这两个监管指标对上市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银行界对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反思,国际金融监管架构和规则发生重大变革,并出台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Ⅲ)等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银监会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成员,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政策制定,积极借  相似文献   

11.
金融监管改革多是金融危机的产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以巴塞尔协议Ⅲ为核心的系列改革措施。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对全球银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一向积极推动巴塞尔协议Ⅲ的落地。作为间接融资主导的经济体和信贷增速较快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在实施巴塞尔协议Ⅲ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应共同努力稳步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12.
蔡正旺 《财政监督》2011,(30):52-54
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还在努力实施《巴塞尔协议Ⅱ》。危机过后,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建立了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2011年2月,银监会推出四大监管工具;5月3日,银监会发布《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全面评估现行审  相似文献   

13.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上通行的监管准则,在商业银行监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大加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相比于巴塞尔协议Ⅰ和巴塞尔协议Ⅱ,巴塞尔Ⅲ在继承核心监管标准和思路的基础上,做出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本文主要通过对巴塞尔协议Ⅲ进行阐述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以后,巴塞尔委员会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应对国际监管改革,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银监会明确提出中国银行业同步实施巴塞尔Ⅱ和巴塞尔Ⅲ,并迅速出台包含四大监管工具的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在吸收了巴塞尔Ⅲ资本框架中逆周期监管等新的监管思路基础上,又与之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在对巴塞尔Ⅲ资本监管框架改进进行简要分析后,将之与我国实施新监管标准最新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并用定量的方法探讨这一系列的指标修订将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管理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深刻认识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需要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银行业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本文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梳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创新监管、影子银行监管等角度,对如何在遵循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充分发挥银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扬 《海南金融》2011,(7):36-40
国际金融危机让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深刻认识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需要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银行业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本文梳理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银行监管现状,探讨了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应运而生,其实施必将对经济和金融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加拿大和我国针对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制定的实施规则进行比较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详细分析了我国的实施规则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经营业务等方面的影响,旨在对新资本协议的实施规则与国外的差异、监管改革方向以及我国银行业的经营转型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朱冬 《中国金融家》2011,(2):100-102
2月21日,中国银监会透露,正在就利用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新工具对商业银行实施新的审慎监管框架起草指导性文件,并将于近期出台。这个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9.
宋毅 《中国外资》2013,(24):42-42
本文针对《巴塞尔协议Ⅲ》与我国上市银行的行业监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围绕《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与构建中国银行业监管机制进行了论述。本文采用由点到面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以上内容,并提出了在《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的我国上市银行监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13年1月推出了新修订的《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体现了国际流动性监管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及其修订的背景,对流动性监管新规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了流动性监管新规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为我国监管当局如何应对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