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而个人捐赠比例由于"熟人文化",慈善机构公信力不佳,政府对慈善捐赠重视不够等原因却不断下降。转型期,政府应加大对慈善捐赠的支持力度、完善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健全慈善捐赠相关法规、创新慈善捐赠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使个人捐赠真正成为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和基石。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而个人捐赠比例由于“熟人文化”,慈善机构公信力不佳,政府对慈善捐赠重视不够等原因却不断下降。转型期,政府应加大对慈善捐赠的支持力度、完善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健全慈善捐赠相关法规、创新慈善捐赠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使个人捐赠真正成为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和基石。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慈善事业发展极为不稳定,2008年是中国慈善捐赠的井喷之年,之后又恢复了往常的状态。但是在玉树地震后,捐赠的热潮又一次出现。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也不排除激情捐赠的可能。而盖茨和巴菲特访华后国内对于慈善事业的反应,更是让我们认识到中国慈善事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从慈善事业长远的发展来看,我们应该改善目前慈善捐赠的社会环境,让捐赠者树立正确的捐赠观念,尽可能地增加企业捐赠后的宣传效应,提高企业的收益率,并且从法律方面要做出相应的完善以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乐 《大众商务》2011,(11):130-131
近年来,慈善事业在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下蓬勃发展,但随之带来的监管问题也在限制着慈善事业的发展。本文分别给出慈善和捐赠的含义,以期对慈善捐赠政府监管做出合理解释,并主要针对当前我国慈善捐赠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慈善捐赠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以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拓宽企业慈善捐赠渠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慈善捐赠主体之一,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然而企业物质捐赠渠道不畅以及企业捐赠扎堆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慈善捐赠的热情,而且不利于慈善资源的合理配置.转变企业慈善捐赠观念,充分发挥慈善超市的作用,积极探索企业非公募基金会发展之路,将有助于拓宽企业慈善捐赠渠道,进一步调动企业慈善捐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不够充分,未发挥慈善捐赠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基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相比于现金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的大背景下,借鉴外国相关的先进制度,制定和完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税收政策,从所得税激励力度和资产价值评估可操作性两方面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税收激励机制,使非货币...  相似文献   

7.
慈善事业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成绩斐然;另一方面当前依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需要亟待解决,例如慈善意识淡薄、慈善组织自身公信力差等。为此,我国应该采取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加强慈善组织的自身公信力建设等战略措施,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析国民收入三次分配中的公平取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出现经济高增长和社会矛盾高凸显两个鲜明特征,社会分配不公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分配不公状况是多年历史综合原因形成的,因此,须认真研究三次分配格局中的公平价值取向问题.第一次分配注重在效率优先中维护公平竞争,第二次分配注重在财税改革中实现相对公平,第三次分配注重在捐赠回报中助推社会公平.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即社会的富人运用捐赠、资助慈善事业等行为回报社会,可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收入分配调整.它是通过制度安排和公众自觉行动,体现社会的一种慈善文化和捐赠文化.三次分配互动互补,互相促进,形成"三点式"社会分配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慈善事业的需要也更加迫切.本文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现状,深入剖析慈善文化、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并从民众"慈善观"的转变、政府恰当的角色定位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等途径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慈善事业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演进过程。遵循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挖掘其深层次的慈善文化基因,立足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逻辑进路,以期识别慈善事业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为当代慈善事业与慈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发展慈善事业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慈善捐赠者捐赠的积极性,扩大慈善资金来源。要让慈善捐赠者慷慨解囊,必须从道德文化和法律制度层面等加以倡导、鼓励和保障,同时对慈善捐赠者的慈善行为予以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传统的利他式、情感型企业捐赠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兴的互利型企业捐赠伦理范式正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它强调理性捐赠、和谐共存.我国企业转变捐赠伦理范式任重道远.创建双赢的企业捐赠伦理范式,须以成熟的企业捐赠伦理理念为指导、以优质的企业捐赠文化为前提.积极探索创建双赢的捐赠伦理范式,能够让企业更有力地践行企业公民,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慈善事业的需要也更加迫切。本文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现状,深入剖析慈善文化、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并从民众"慈善观"的转变、政府恰当的角色定位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等途径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因果检验对我国慈善捐赠与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慈善事业具有积极作用,慈善捐赠尚不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东中西区域之间慈善捐赠发展不平衡,即使是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慈善捐赠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我国应充分发挥慈善捐赠的第三配置作用,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加强慈善资金的监管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个体禀赋对居民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禀赋对慈善捐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城镇居民以及男性群体中影响更加明显,这一结果在通过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及进行替代变量检验后依然成立;个体禀赋对居民慈善捐赠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提升居民社会信任、生活信心与生活满意度。建议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并注重通过提升居民的个体禀赋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慈善公益事业在现今时代对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形成有重要意义,其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慈善理念有待进一步发展,捐赠规模与美国等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更重要的是,社会捐助因我国制度化的安排和综合管理而变得相对僵化,致使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与慈善捐赠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中,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推动产品供给,扩大民众内需,对慈善积极性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据此,本文将以中国慈善事业及理念现状为研究背景,系统阐述剖析中国公民慈善理念,比较分析国际慈善理念情况,初步明晰财税政策促进公民树立健康慈善理念的作用路径并给出有关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个人所得税制是公民慈善动机的润滑剂。这是因为,一方面,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弥补个人捐赠成本;另一方面,高税率的遗产税可以刺激富人阶层的慈善动机。从美国的实践经验来看,个人所得税制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助推器”:一是制定了直接指向慈善捐赠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二是推行以公平性为基础的综合所得税制,三是开征了高起点的遗产税。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个人所得税制是目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瓶颈”:一是不合理的税制结构,二是不合理的分类所得税制,三是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设计忽视了阶层差异,四是遗产税制的缺失。因此,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实呼唤。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涉及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捐赠方面的法律共有6部,对规范社会公益捐赠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几年还是出现了“农夫山泉捐款门”、“余秋雨诈捐门”、“章子怡诈捐门”事件,表明我国的捐赠机制还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由于相关制度的缺陷,导致我国大陆地区在禁止强制捐赠、信息披露、管理费使用方面都存在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突显,严重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借鉴台湾地区经验,应推动慈善立法,强化监管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强制捐赠;建立信息披露的约束机制;规范管理费使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慈善捐赠是企业出于人道主义动机,资助慈善事业的社会活动。目前,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立法上存在一些缺失,主要包括:企业慈善捐赠属性无法律依据、立法上缺乏对捐赠企业及受捐者相关权利保障、企业摊捐及变相劝捐法律规范缺失。针对这些问题,立法上有必要予以完善:将企业慈善捐赠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捐赠企业与受捐人的权利保障;三是立法上对企业摊捐、变相劝捐予以禁止,引导企业主动捐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