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世界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欧美以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便于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重要市场。这为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山东省提供了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为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山东经济腾飞的契机,山东省提出要加快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打造现代制造业强省。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我们在这里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章,从国外制造业强国的发展,到我国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梦,再到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制造业发展思路,希望能对大家在比较借鉴中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山东是个制造业大省,传统工业是山东省工业经济的主体,为实现建设制造业强省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改造步伐,大力推进传统工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能力,再造山东省传统工业发展优势,带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要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新突破,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需要做的工作十分复杂。限于篇幅,本文只就汽车业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与沿胶济铁路制造业聚集带的超常规发展问题谈一点看法。笔者认为只要在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胶济沿线制造业集聚带的过程中始终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则5-10年后,汽车业也能成为山东省第一大制造业。一、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中建设门类齐全的汽车制造业(一)实现汽车业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中超常规发展的有利条件目前,由青、烟、威三市组成的胶东半岛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最有活力…  相似文献   

4.
200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在胶东半岛建设对外高加工度制造业基地的构想,这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打造山东经济发展新优势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世界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欧美以及日韩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市场。这为威海发展对外高加工度制造业基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好这一难得机遇,实现对外加工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威海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业企业面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一、建…  相似文献   

5.
金德水 《浙江经济》2003,(13):25-27
省委、省政府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培育发展环杭州湾产业带,构筑接轨上海、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平台”的总体要求,是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正确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加快建设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效途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也为宁波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山东半岛产业竞争力、带动山东加工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产业选择、基本思想及主要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7.
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是山东省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胶东半岛是离韩日两国最近的地区之一,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必须充分考虑以日韩为主导的东亚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日韩对胶东半岛投资的新特点、胶东半岛承接东亚产业转移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并以此作为制定各项发展措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2002,(18):8-9
记者: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己在全省范围内如火各茶地进行着,这与我省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密切相关。孙主任,能否请您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角度谈谈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意义?孙永森: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衡最一个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仍然无一例外地把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大力发展制造业是我国实现赶超战略的必然选择。面对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大转移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威海市有条件、有能力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一个目标。到2020年GDP超过4000亿元,人均15000美元以上,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使威海成为经济繁荣发达、科技教育先进、生态环境优良、民主法制健全、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足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三个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围绕山东省提出的建设胶东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大力培植五大产业:一是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业,重点发展船舶修造业和汽车及零部件业;二是电子信息业;三是机电工具制造业,重点发展木工机械、印刷机械、面粉机…  相似文献   

10.
刘斌 《特区经济》2009,(4):40-41
东莞得改革开放之便利,迅速成长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动,东莞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受到挑战,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本文首先阐述了东莞面临的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其次分析了东莞进行产业升级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东莞进行产业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  相似文献   

12.
去年,山东省委做出了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随后,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标志着以青岛、烟台、威海3市为主体的制造业基地建设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徐峰 《走向世界》2010,(10):20-23
在山东的经济舞台上,胶东半岛近年来一直扮演着主角.从半岛制造业基地到高端产业聚集区,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之后,胶东半岛正在吸引着新兴高端产业的加入,区域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向高端迈进.  相似文献   

14.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我省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对现有的块状经济进行提升和整合,培育浙江产业制造优势,提升浙江产业国际竞争力,对新世纪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山东半岛产业竞争力、带动山东加工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产业选择、基本思想及主要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一、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所谓产业集群,就是与某一产业的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企业聚集于地理上相对集中的某一区域,进而吸引一些相关服务机构进驻该地,从…  相似文献   

16.
"中场经济"是指从基础原材料生产到最终产品制造之间的中游产品的制造业。按照现代制造业的分工体系和空间布局规律,举凡建设一个制造业基地,都有赖于"中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本文分析了合肥这一内地省会城市为建设国内外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充分发展制造业"中场经济"的必然性与  相似文献   

17.
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接轨上海、扩大开放,以及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到浙江在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全球产业分工地位的大战略。从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要求看,环杭州湾产业带要建设成为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游憩休闲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青岛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是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点。借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提供的制造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结合青岛现有制造业信息化资料,从环境指标和企业指标对青岛制造业信息化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了青岛制造业基地信息化的政策支持有力、技术环境良好,信息化企业总体水平较高,但服务环境欠佳,中小企业信息化差距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的战略要求,结合浙江实际,作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应该说,浙江作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大省,目前在全国制造业产业分工体系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2年浙江规模以上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9354.47亿元,占同期全国的9.51%,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川东;2002年浙江制造业发展规模有4个行业居全国第2位,有6个行业居第3位,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作为浙江工业的主体,是推动浙江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自6月全省工业大会后,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没的若干意见》,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