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我国加工贸易虽然取得的是顺差,但由于外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最大经营主体,我国实际赚取的只是少量加工费.加工贸易企业应转型升级,增强国内配套能力,提高出口商品国产化率,丰富增值含量,这是今后国内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在仍然存在制约我国加工贸易的多种因素,如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差,市场经济运营机制不畅等.我国必须积极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要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二要完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三要创新加工贸易的监管方式,四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加工贸易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该文结合当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遇到的挑战,分析了其面临的处于国际价值链低端、产业关联度差、区域发展不均衡、监管模式落后等深层次矛盾和制约其转型升级的因素,提出了其转型升级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建 《开放导报》2008,(5):49-51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包括五个领域的转型,即股权结构转变、产品产地转移、组织方式转换、生产方式转化和营销市场转向,同时在发展阶段、产品结构、产业结构、集聚配套、增值能力五个方面升级。国家可在财政、税收、企业、资金、土地、监管区域以及交通等方面适当调整政策,对加工贸易企业加以引导,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工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使其本身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加工贸易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本文在分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环境因素基础上,指出后危机时代我国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在于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向绿色低碳经济方向发展,发展国内配套产业,规范定牌加工企业商标使用,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苏州作为全国首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之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现今,苏州出口加工贸易发展有着时间长、经验丰富,政策支持力度高和集聚效应日趋明显等区位优势,但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资源瓶颈制约加剧和人力资源禀赋不足等问题。文章从苏州出口加工企业的发展现状、贸易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调查分析,并从科研、资源采购、人才培养和提高企业内部竞争实力方面对苏州出口加工企业提出战略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我国颁布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和山东省的具体情况为依据,构建了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2-2011年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总体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但依然存在产业和产品升级基础不牢、产业价值链升级缓慢、主体和区域优化以及境外转移升级不稳定等问题。建议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价值链高效整合,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山东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长,而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可见山东加工贸易还处在量的发展阶段,虽然已经开始了转型升级,但是其内在的促进机制还不成熟。因此,要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资源向高技术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发展配套产业,以鼓励引导的方式推动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工贸易已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企业应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生产率,致力于加工制造更高端的产品,向研发领域逐步延伸,从代工方式向开创自主品牌转型,向下游服务价值链延伸,开展多元化经营.政府应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兼顾提高加工贸易带动作用、地区间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相似文献   

9.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政策信号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强 《特区经济》2007,(12):26-28
近期有关加工贸易的政策调整相对比较频繁,这已引起了很多加工贸易企业的关注:政策调整信号如何理解?加工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本文集中分析了加工贸易要不要发展,转型升级的障碍,以及未来政策调整的方向。本文认为,近期政策调整的信号可以概括为限制与发展,限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将加工贸易理解为保税监管的贸易形式,还是理解为国际生产分工的实现方式,当前阶段加工贸易发展的大格局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在促进经济发展、吸纳社会就业、引进资本技术等多方面作用,加工贸易具有长期存在的坚实基础。河北省加工贸易发展较为滞后,现阶段,转变方式、转型升级成为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主基调。本文即立足河北省加工贸易现状,分析了其发展阶段和特点,结合外部有利条件和不利挑战,提出了推动河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下滑,依靠外单生产加工为主的浙江外销制造业企业面lI盏利润缩水与发展转型,即许多外贸制造业企业已经试着将市场关注重点由外销转为内销,简称“外转内”。基于“外转内”背景,文章对浙江商贸流通业态结构构建了优化、整合与升级的模型和路径,并提出优化与升级的对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解除浙江外销制造业企业产品的营销困境有转嫁与促进作用,对浙江整体商贸流通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以系统的产业价值链的视角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形势,提出加大政策引导、把握转型方向,有节有度的针对性的凹透镜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生产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企业间所存在的主要异质性,基于生产率构建的新新贸易理论是目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最新前沿,而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了"生产率悖论"的结论。本文将主要分析造成这种违背经典理论经验研究的主要原因,首先,重新设定企业异质性,即在生产率外再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来重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可以看出,仅仅利用企业产量而忽视产品质量计算的生产率可能会得出"生产率悖论",从而"生产率悖论"很可能只是一个计算问题;接着利用最新的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检验认为大部分行业的确存在"生产率悖论"。  相似文献   

15.
徐邦栋  李荣林 《南方经济》2020,39(12):19-37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从整体上看,企业GVC上游参与程度提高有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而下游参与程度提高阻碍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从分组检验中看,企业GVC上游参与度提高对出口产品质量有稳健的正效应;而下游参与度提高的效应对于不同特征的组别存在差异,加工贸易企业GVC下游参与度提高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一般贸易企业GVC下游参与度提高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外资企业GVC下游参与度提高的质量效应较明显,而对于国有企业该效应较弱;低技术类型企业GVC下游参与度的提高有助于产品质量提升,而对中、高技术类型企业来说则有显著的负效应。文章还发现GVC下游参与通过"中间品效应"、"溢出效应"渠道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出口国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外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出口国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进口国的金融危机会在两个方面影响其进口行为:政治上,进口国会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上,进口国居民收入的下降导致对进口产品需求的下降,这两方面在对贸易出口形成冲击的同时都会对出口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正面效应,形成产业升级的"倒逼"效应。以此出发,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证明了进口国的最低质量标准和危机后更具垄断特征的出口市场结构确实会对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但该结论的成立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和假设。模型结论还显示,技术创新同规模经济的生产技术类似,都可以提高出口国企业的利润,但技术创新更具持久性。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品贸易决定因素及对双边总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创意产品贸易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增长点。本文以标准的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分析创意产品贸易决定因素及其对双边总贸易影响的计量方程,并采用PPML估计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意产品贸易具有偏好"传染性",进而对后期创意产品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而创意产品贸易发展对双边总贸易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在后危机时代短期内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中国创意产品出口贸易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不失为稳外需、保出口增长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卢晓菲  黎峰 《南方经济》2022,41(2):55-67
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频发加剧了贸易不确定性。本文试图从反倾销引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这一新视角阐述微观企业如何应对不利冲击以实现高质量出口。基于全球反倾销数据和高度细化的海关数据匹配得到的2000-2008年样本数据,利用高维面板固定效应估计模型,本文对TPU如何影响多产品企业高质量出口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TPU提高,会倒逼企业升级出口产品质量,考虑逆向因果等潜在内生性问题之后,结果依然稳健。②企业内产品转换是TPU倒逼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的主要作用机制。③异质性分析发现,加工贸易、外资企业、资本品行业和高技术行业中,这一倒逼效应更显著。在国际价值链断裂加剧贸易不确定性的新形势下,本文对于深刻理解TPU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