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经济》2007,(2):34-37
一、美国城市规划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特点 (一)拥有较健全的城市规划体系 美国政府在各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划。按照联邦和各州的规划法规,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划法规两个层次,有的城市还可根据需要编制设计导则。其中,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性文件;区划法规是按照总体规划编制的用以规范规划区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的法律性文件;设计导则是在城市风貌方面对区划法规的补充。在土地使用规划方面,联邦政府只能决定联邦政府所有的土地的使用,州政府依据州宪法或其它特别的法规,将除州所有土地以外土地的使用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结构是国家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宗族所有制三种形式并存。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私人所有制日益占统治地位。土地所有制产生自耕农,使小农经济与地主经济并存,土地私有成为土地买卖的根源。土地买卖在巩固地主经济统治地位的同时,也成为土地兼并的前提。小农经济的脆弱和不稳定使土地兼并成为可能,农业经济的产品单一造成的物价波动又加速了土地的兼并。地主阶级通过土地兼并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加剧了土地兼并活动的进行。土地兼并和地主经济的发展破坏了小农生产的有限稳定性,影响到封建社会的安定。历史…  相似文献   

3.
深化土地市场治理,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汛鸽 《开放导报》2004,(4):64-68,98
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遏制某些行业中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举措,表明了中央政府清理整顿违规使用土地、遏制地方政府投资饥渴症,探索维护土地市场秩序“长效机制”的决心。但是上收地方政府土地审批权限,把土地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同样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否能有效遏制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盲目冲动,仍有待实践检验;如何通过政策规范来引导土地市场实现制度创新,依然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研究。为此,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183;深圳)最近在京举办了“土地市场治理与宏观调控”研讨会,本文是对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所进行的整理和综合。本刊认为有一定参考价值,特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4.
在本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又一项把紧土地闸门的政策走进公众视野。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称,为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将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国土资源部被授权代表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向全国派驻9个正局级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这些督察局主要负责监督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落实情况;贯彻中央关于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要求情况;土地执法情况;以及开展土地管理的调查研究,提出加强土地管理的政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西夏五种土地所有制中的个体小农土地所有制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西夏的个体小农土地所有制主要是通过开垦荒地而形成的,西夏小农生产者所受的封建剥削沉重;个体小农是国家与贵族、地方、僧侣地主争夺的剥削对象。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报告》2006,(33):1-31
内容摘要:本报告概述了中国目前土地政策所面对的主要挑战,讨论了五个相互联系的议题:农村与城市土地制度仍然维持着二元性,以及国家垄断城市土地的一级市场;强制征地和补偿措施的不公平性;农民的土地权利很弱;地方政府对土地转让收益及土地相关融资的过度依赖;‘降低农地流失率的困难;土地法律框架的不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地增值税的管征经历了简易征收和“精细化管理”两个阶段,其制度变化主要受征税成本、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思维的影响。中央调控政策导致了土地增值税制度的易变和不稳定。土地财政思维促使地方政府对土地增值税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不仅使管理过程中的征税成本急剧增加,也使地方政府对土地增值税产生收入依赖。从长远来看,土地增值税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予取消。但从近期来看,其仍是地方财政不可或缺的收入来源,应该简化税制并逐步减少征税。  相似文献   

8.
刘福垣 《开放导报》2005,(3):63-64,70
20多年来,我国把土地批租当作土地资本化、市场化的惟一途经,但土地批租政策使政府寅吃卯粮,使不断增值的级差地租收入化为私人收入,使政府没有充足资金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使工薪阶层买不起房,使城市化进程受到阻滞。土地批租违反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挖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实行土地年租制才能使全民的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完全实现,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理顺全民,政府、个人和企业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杰斐逊是美国的"国父"中对发展农业最情有独钟的一位,他的理想是将美国建设成为一个以小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国家。因此,杰斐逊从政期间为实现这一主张做了不少的实践,但是这些尝试都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不过,杰斐逊的主张还是对19世纪美国的土地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指导了美国土地政策的走向。本文希望从杰斐逊的农业思想及其实践出发,客观地评价其和19世纪美国土地政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按照行政管理层次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澳大利亚的三级政府对应着三级财政,每一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明晰。澳大利亚实行的是相对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主要财政收入由联邦政府负责征收。联邦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0%,州及地方政府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0%,其中税收部分由联邦税务征收机构代征。  相似文献   

11.
战后美国财政制度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动向,是联邦政府补助州和地方政府的款项大大增加了,特别是在七十年代联邦政府实行了“一般收入分成”制度后,这项补助支出更出现了爆炸性增长。1950—1982年,联邦政府补助州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增长了40倍,年平均增长12.3%。1950年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补助支出占联邦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是5.3%。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国内外政府会计准则发展现状(一)国外发展现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都在积极制定政府会计准则,美国的政府会计准则由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分开制定。从1984年到2009年,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发布了53项准则、5项概念公告和6项解释公告,以此推动了州和地方政府采用权责发生制,并编制政府层面的财务报告。2006年,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IPSAS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科学研究及移民政策上越来越保守,美国政府和私人部门僵化的人才政策,美国教育“生产”的本土人才的不足,已经使美国逐渐丧失了人才大国的优势。而人才也是中国目前的“软肋”,只要广开民智。广开“才”源,中国的未来决不会逊于任何大国。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德国土地税与美国财产税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指出德国的土地税制在保护私人产权、保证基础教育公平、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和抑制房地产炒作方面优于美国的财产税制。同时指出美国财产税与德国土地税的重要区别是美国的财产税包括了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而德国不包括在内。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由于中国现行制度框架与德国接近,进一步改革应该是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增加土地增值税的功能,而不是另搞一套物业税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王玉波 《改革》2013,(2):46-53
"后土地财政时代"是一种相对概念,指的是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及土地资源(耕地)瓶颈约束,现行的土地财政模式不能再长久维持,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无法继续依靠土地出让金与土地房产税费收入及土地储备抵押融资收入维持地方支出的情形。在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面临两大困局,即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刚性与地方政府利益间的矛盾,其行为策略是以风险与破坏行为推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实现顺利转型,应引导地方政府向城市公共治理者的角色转变,建立与地方政府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改变城镇化动力机制,赋予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发债权,征收物业税,约束地方政府风险与破坏行为,完善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公开"三公"经费支出。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角色失衡是农村土地征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从公共利益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出发,阐述了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征收中的作用边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角色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机制,表明地方政府极易超越公共利益目的征收土地、过度干预土地市场运行并侵害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偏离了其应有的作用边界。最后,提出了矫正农村土地征收中地方政府角色失衡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明确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归属、培育健全的土地市场、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立多方参与的土地征收纠纷解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盛大林 《中国西部》2009,(12):15-15
那么,地方政府及国土部门为什么始终不愿意大规模扩大土地供应呢?一方面,“18亿亩耕地的红线”以及节约利用土地的政策为它们提供了借口;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财源主要就来自土地出让金,它们并不真正愿意看到土地价格的大跌。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法规归纳法和经济学模型分析法透视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支出的性质,为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土地出让金收入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公权力即公共利益对私人产权的强势地位汲取的土地开发增值收益,是国家"先征后让"的结果;从支出结构来看,土地出让金支出具备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公共财政功能。土地出让金收入性质突出了公共利益和私人财产的对立,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应眼点则应重在创设公共利益与私人产权在利益上平等博弈机制,体现"公产私产地位平等"物权法的精神。建设具有合理依据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分配技术方案的理论支撑,是设计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制度的基础,是当今之要务。土地出让金的公共财政功能可以将土地出让金收支引入国民收入经济循环中,可进一步研究其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土地政策改革,多否定大土地所有制来发展小土地所有制.其中的平均主义传统、多元层级复合一体土地所有制结构贯穿始终,不逾历史框架.路径依赖作用在以往的土地制度实践中比较突出,土地规模小型化、使用权私有化观念虽几经革命或改革而不能断绝.历史有力地说明了,农民意愿与制度设计之间的平衡是决定制度成败的重点,而"公平"、"平均"观念仍然是长期制约土地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的持续增加,引起了社会对“土地财政”行为的关注.本文将从现实情况出发,分析“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并从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