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电气设备接地通过接地装置实施.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是接地体;连接电气设备与接地体之间的导线是接地线.  相似文献   

2.
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电气设备接地通过接地装置实施。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称为接地体:连接电气设备与接地体之间的导线(或导体)称为接地线。  相似文献   

3.
110kV及以下变压器的中低压侧均使用母线排连接与开关柜连接,母线排使用双层125mm、双层100mm或三层100mm导电材料,距离地面4米以上,目前一直在使用常用接地装置,一方面导线夹开口小不易操作、不能保证接地部分与导体的接触面积.二是距离地面高,人员需上到架构进行装设和拆除,安全风险大.  相似文献   

4.
王晓玲 《魅力中国》2013,(25):302-302
电气设备在不接地电网中使用时,它的地线应保护接地;电气设备在接地电网中使用时。它的地线应保护接零。有些设备中包含电子电路。为防止静电和电磁干扰、提高设备可靠性,一般要求保护接地。这样的设备在接地电网中使用时应通过隔离变压器建立不接地电源进行二次供电,然后将设备保护接地。  相似文献   

5.
一、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直流电源作为主要电气设备的保安电源及控制信号电源,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分支供电网络,其常见的故障是一点接地故障.  相似文献   

6.
电气设备运行是否可靠,除依靠电气设备本身的性能外,还要依赖电气设备之间连接用的导线.文章从生产实践出发,总结了电气导线接触不良存在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判断依据,着重讨论了低压电气线路中导线接触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春丽 《魅力中国》2014,(19):383-383
接地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电气安全技术。接地是否合理,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影响到人身安全。接地的原理就是把电气系统、电路或设备与大地相连接,或者与能代替大地的等效金属导体连接。其目的在于确定与之相连接的导体电位大致维持在大地电位或雏持在能代替大地的等效金属导体的电位。  相似文献   

8.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及家用电器接地性能测定至关重要,国家有关标准对此规定了测定方法。JD8接地电阻检测仪是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检测接地性能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的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9.
探究不同添加材料对黄绵土团聚体数量、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团聚体大小和分形维数等的影响,以期为增加黄绵土土壤团聚体和提高其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在陕西富平中试基地设置野外培养试验,以黄绵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材料(玉米秸秆和生物质炭),设置4个试验,分别为对照(零添加,CK)、玉米秸秆(5%,S1)、生物质炭(5%,S2)、玉米秸秆与生物质炭混施(各5%,S3),培养30 d后,采集黄绵土土壤样品,利用团聚体测定常用干法和湿法进行测定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添加玉米秸秆的处理较其它处理需水量高。通过干法和湿法测定黄绵土不同粒径的团聚体百分含量,各处理下黄绵土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呈现相同趋势,0.25 mm的团聚体含量的大小次序分别为S3S2S1CK。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以S3处理最高,在干法和湿法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大小顺序趋势一致,均为S3S2S1CK。湿法下,黄绵土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与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存在良好的负相关线性关系,即R~2=0.960 4。综合分析表明,添加材料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其稳定性,并且混合使用材料对土壤团聚体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添加材料。  相似文献   

10.
接地保护装置广泛应用在我国低压电网中,对于保障电力输配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作为电力配送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高低压配电柜中必须安装接地保护装置,按照实用性和可靠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接地保护技术,严格按照装置的配置要求进行安装,确保防漏电保护系统和防雷保护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发挥电力保障作用。在高低压配电柜中设置接地保护装置,通常可应用低压箱接电保护连接、高压箱接电保护连接以及高低压开关柜接地保护等多种保护连接方式,需要技术人员按照配电柜的结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陕西卤泊滩盐碱地在蓄排水模式下对土壤物理特征、稳定性及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展开研究,力求为提高治理盐碱地的土壤物理性质、稳定性及有机碳储量提供科学依据。在陕西富平设置盐碱地模型试验,分别设置排水和蓄水2种处理,测定分析0~30cm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及平均质量直径(WMD)、几何平均直径(GMD)、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WASR)、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形维数(D)和有机碳储量,并分析各指标间关系。结果表明:蓄水处理较传统排水处理可有效降低0~30cm土层土壤容重幅度为1.3%~4.2%,同时提高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干筛和湿筛处理下0~30cm土层土壤稳定性均呈现蓄水处理高于排水处理,土壤WMD和GMD表现趋势相似且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提高幅度为14.5%~53.4%;平均团聚体破坏率较排水处理低3.2%,差异显著(P0.05)。蓄水处理可有效提高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两者分别较排水处理高13.4%~27.9%和9.9%~18.8%。0~30cm土层土壤平均团聚体破坏率、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碳储量(Y)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7 0和r=0.969 3,差异性显著(P0.05)。综上所述,蓄水处理较排水处理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稳定性及土壤有机碳储量,可良好的实现盐碱地治理。  相似文献   

12.
孙云飞 《魅力中国》2014,(19):342-342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雷电灾害已经成为我国的三大灾害之一,在我国每年都有很多人由于雷击而受伤,甚至每年至少有近千人因雷击而死亡,因雷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亿元。如今,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智能化的生活也渐渐地被人民所接受.建筑电气化复杂程度增加,雷击事件更是时有发生。因此。防雷接地装置是否安装得当,是保证居民生活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防雷接地施工中的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水利水电施工中,正确使用和管理三相短路接地线,是电工技术人员从事电力操作最主要的人身安全保障。在实际施工现场,往往由于工作面交叉施工、电路布置困难、电力操作人员的自身水平参差不齐,对三相短路接地重视不够,实施效果不佳,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势必造成难以挽回的人身伤亡事故或设备损失。  相似文献   

14.
团聚体的形成主要靠粘粒的内聚力及铁铝氧化物的胶结作用,本文考虑单一因素粘粒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并定量化表达和探讨对有机质含量较小的砒砂岩和沙复配土中粘粒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相关性,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进行相关性验证,达到以土壤质地中粘粒的含量预测土壤团聚体的目的。本文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1∶1,1∶2,1∶5和0∶1质量比复配并在2010年建立小区,经过20102013年连续4年的试验连续取样观测,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湿筛法分别对其粒度组成及水稳性团聚体分析研究。根据混合后未种植以及20102013年5次实验数据表明(相关系数分别是0.742、0.794、0.887、0.714、0.755),不同年份的粘粒含量和团聚体具有正相关性,且相关性随年份变化相对稳定,时间变异不大。根据multi-agent(MAS)方法建立人工土壤团粒模型(Artificial Soil Aggregates Model,简称ASAM),以粘粒含量对团聚体含量的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研究结论:(1)针对有机质含量较少的砒沙岩与沙复配土,粘粒含量和团聚体含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且相关性随年份变化相对稳定;(2)仿真结果表明,利用ASAM模型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趋势基本一致,首次将计算实验方法应用于复配土壤微结构变化过程研究,对不同复配土壤微结构变化定量描述提供了新的方法,并对土壤复杂性仿真提供了一条可行性途径,具有一定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工程项目,其中,由北京城建集团施工总承包的三号航站楼主楼建筑面积达55万平方米。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单体建筑。在楼内有大量照明线路、电气设备线路,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电线网络,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施工中,北京城建集团机场工程总承包部机电主管颜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建议改变“工程照明支路电线数量及型号”。T3A航站楼照明支路电线总数约300万米,每米电线节约至少O-2元,这样降低工程造价约60万元。原设计要求每个照明支路都须穿一根接地线,改为只将低于2.4米的照明支路穿接地电线。这样,三号航站楼主楼50000多个高于2.4米的照明支路可降低工程造价达200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财经》2008,(12)
近年来,因家庭用电环境不规范、不达标,导致使用家电时漏电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给用户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使用电热水器,一定要注意检查家庭的用电环境是否安全,并注意以下几点:一、家庭的室内布线应可靠接地,且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家用插座,不管单相电源还是三相电源,其接地必须与电源的地线连接,插座的接地极不允许空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参考国内外核电厂仪控设备接地技术的相关标准,分析了AP1000核电厂如何通过实施合理仪控接地方案和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技术,解决了引入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后核电厂在电磁兼容方面面临的问题,对今后新建核电项目的仪控设备接地与屏蔽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体含量会受到不同施肥措施的影响而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土壤肥力。本研究以贵州黄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4个处理,运用氯仿熏蒸-K_2SO_4提取法对全土、粗颗粒、微团聚体和黏粉粒4个组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NPK)和有机肥(M和MNPK)均能增加各组分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且基本随粒级的减小而降低。较CK处理,有机肥处理(M和MNPK)使所有组分SMBC含量显著增加,以粗颗粒组分增幅最大,SMBN含量仅在全土和粗颗粒组分中表现出显著差异。与CK处理相比,全土微生物熵(qMB)、微生物量氮占比(SMBN/TN)分别在MNPK处理和M处理下达显著差异,同时qMB随粒级的减小而减小,微生物量碳氮比(SMBC/SMBN)在各施肥处理中差异较大(NPKMCKMNPK)。团聚体组分qMB在有机肥处理下的效果好于化肥处理,而SMBN/TN在化肥处理下的效果好于有机肥。全土SMBC和SMBN分别与其qMB和SMBN/TN达显著正相关,粗颗粒和微团聚体组分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全土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且随粒级的减小而减小,其中以粗颗粒组分变化最敏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黄绵土土壤团聚体和稳定性的影响,以陕西富平黄绵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两种有机物料(生物炭和秸秆),分析团聚体组成、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分形维数等指标,旨在为改良黄绵土障碍因子及合理提升肥力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光照恒温培养箱,设置4个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无添加,CK);玉米秸秆(5%秸秆,S1);生物炭(5%生物炭,S2);生物炭和秸秆混施(5%生物炭+5%秸秆,S3),培养90 d后采集土壤样品,选择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团聚体,分析不同处理下黄绵土的稳定性能。结果表明:(1)添加有机物料的处理需水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增加量分别为0.42、1.10和1.76g。(2)不同处理下的0.25 mm的团聚体数量大小依次为CK S1S2S3。(3)不同有机物料添加下的黄绵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分形维数均优于对照,水稳性团聚体稳定率较对照CK处理提高幅度为3.35%~17.21%,平均质量直径提高幅度为9.81%~83.01%,几何平均直径提高幅度为3.11%~21.25%;且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作用改善效果优于玉米秸秆,两者混合施用效果较单一施用效果提升显著,黄绵土分形维数与0.25 mm的团聚体数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R~2=0.957。综合分析,添加有机物料可有效增加黄绵土大团聚体含量,从而提升土壤稳定性和抗蚀性,并且以生物炭和秸秆混合施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在马龙县旧县镇花龙潭进行了有机肥田间试验。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以及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其他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中0.25mm团聚体的含量,其中WP有机肥+有机碳配施对团聚体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显著水平。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有升高。因此,施用不同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和机械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