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强 《改革与战略》2010,26(5):105-107
货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降低通货膨胀,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导致通货膨胀。费德斯坦指出,没有充分考虑财政政策的影响,这是货币经济学的严重缺陷。因此,文章结合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探讨了在地方政府赤字财政下,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文章认为,在地方政府赤字财政下,如果政府通过银行融资具有优先权的话,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不能够控制通货膨胀,反而加速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从1997年开始我国经济持续六年通货紧缩,在2003年宏观经济又出人意料的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为什么中国经济会从货币迷失进入通货膨胀状态呢?本文分析了我国从紧缩到通胀的五大原因:过去的超额货币供给显性化、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扩张、经济从相对过剩变为相对短缺、国际间的价格传导。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提高货币政策效率,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震折射出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粗放型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重大隐患;但不太可能使通货膨胀加剧,引致更紧缩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本轮通货膨胀形成原因复杂,治理难度大.文章通过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与CPI数据分析,找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流动性过剩是本轮通货膨胀根本原因,长期贸易顺差汇率机制不完善是重要因素;紧缩货币政策配合积极财政政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可缓解当前通胀.  相似文献   

5.
刘冰 《魅力中国》2011,(6):155-155
通货膨胀是当今密切关注的话题。我国经济近几年尽管获得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外汇储量增多及人民币的大量投放给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的概念介绍和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得出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结构型,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应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提高百姓的预期来对付当今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最近关于增长减速、通胀恶化、货币政策“超调”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形势究竟如何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正常的,通货膨胀是可控的,货币政策并未过度紧缩。虽然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存在许多结构性的问题,世界经济近期和未来都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增长确有诸多远虑,但是没有太大的近忧。  相似文献   

7.
叶檀 《宁波通讯》2012,(16):50-50
从目前数据看通货膨胀略有回落,但从长期看还是会一直维持在高位。因为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没有解决,更重要的是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没有拟定。尽管目前处于紧缩的过程中,但由于不是过于紧缩,因此通货膨胀在一段时间内会继续维持高位。对中国未,  相似文献   

8.
林莉芳 《改革与战略》2011,27(10):74-76,82
2011年,国家多次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长速度,实现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调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收缩银行信贷规模,商业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和谋发展上面临挑战。文章通过研究紧缩货币政策下缓释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压力的工具,达到维稳银行大客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英国路透社3月18日]中国反复重申,转向“紧缩”货币政策,取代之前“适度从紧”政策,以抑制创下10年新高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最近中央政策的基调,2008年上半年紧缩的力度将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如果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没有大幅度加强),而下半年随着通货膨胀的下降,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将有所放缓,但放缓的力度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11.
陈修灿 《魅力中国》2011,(18):228-228
随着我国经济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加大。此轮通货膨胀基本特征为;实际总需求大干实际总供给;受外贸顺差和国外资本流入影响,人民币供给呈现被动扩张局面;上游产业波动大于下游产业价格波动。鉴于此,我们应采取稳中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控制投资规模的宏观行政政策。  相似文献   

12.
刘勘 《上海国资》2008,(8):57-59
自从去年底为“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熨平经济过大波动而非加剧波动,货币紧缩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速度,应该是从紧货币政策的内涵所在。但货币紧缩政策施行半年多,究竟紧了谁又松了谁,哪些货币资金受益,哪些货币资金受损,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厘清宏观经济调控思路,把握未来政策趋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4%,创近三年来新高,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1%,显示在紧缩货币政策下,通货膨胀触顶过程仍在继续,面对持续高企的通货膨胀,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措施,降低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李英 《特区经济》2008,(11):70-72
中国发生的通货膨胀。虽然是在全球通胀的大环境下,但中国通胀有其独特的原因和历史背景。那么要抑制通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货币的价值,但是在目前的中国,这一问题就要复杂得多,我们多次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有效抑制通货膨胀,达到想象的预期效果,货币政策明显地表现出弱化性。所以目前"从紧"货币政策需要配合多种手段。解决的方案也不能局限在货币政策上。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体制体现出更多的艺术和智慧。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8年的货币政策,将我国实施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其目的主要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金融信贷紧缩,对企业贷款的发放将从紧。如此,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更容易向大项目、大企业集中,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6.
高越 《天津经济》2011,(10):35-37
当前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倍受社会关注,2011年以来,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胀的问题上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抑制通货膨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傅勇 《西部论丛》2009,(7):85-85
中国刺激经济的举措意犹未尽,近期政策面再次强调将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这将增加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并降低未来经济掉头向下的可能性。 不过.这是否会咖快通货膨胀的到来?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考虑收紧机制了,包括经济依然赢弱的日本。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应对舆论压力的一种姿态,在今年没有国家会真的转向紧缩。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90年代,货币政策实践开始出现新变化,很多国家相继宣布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货币政策框架。而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和效果受到广泛争议。本文在介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实施的前提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面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相对于相机抉择的制度优势,以及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国家成功的货币政策经验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鉴于我国货币政策在保持价格稳定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以及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我国的货币政策改革可以借鉴通货膨胀钉住制度国家的经验,由货币供应量目标向有弹性的通货膨胀钉住制度过渡。  相似文献   

20.
唐震斌 《新财经》2006,(7):114-114
美联储在5月10日例会上宣布继续加息25个基点。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暂停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以评估连续16次加息后的效果,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货币政策的方向。然而,最近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加大,美联储在下一次例会继续加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