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项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手段,维护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美国最低工资制度发展较为完善,对我国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一、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情况(一)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3.
张清郎 《时代经贸》2011,(24):221-222
本文概括介绍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概念和简单回顾了美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历史,分析了美国联邦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立和8次调整,以及2011年美国各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将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详细介绍了美国劳工部对雇员享受最低工资标准权利的法律保障方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美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历史,介绍了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总结了施行这一制度的经验以及这种经验对中国实行类似制度的参考价值。最低工资制度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体系的一部分。中国最低工资制度刚处于起步阶段,其最低工资政策有其特殊背景,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最低工资制度,首先要从法律上加强其效力;其次应考虑将最低工资制度与最低生活费制度合并,并细划最低工资层次和范围,根据政策目标计算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5.
最低工资标准与劳动者待遇:统一抑或排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工资制度的存废至今仍处于争议之中,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三者的目标函数不同,最低工资标准陷于标准过低的权宜困境,其调整并没有真正惠及劳动者,因此要求重新定位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明确最低工资制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归属,政府应该承担最低工资保障职能,同时建立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主和最低工资保障机制为辅的工资制度,以及积极探索制定其他公共政策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6.
常玉梅  李莉 《时代经贸》2013,(24):169-169
最低限价是种保护价,雨最低工资是最低限价的一个实际应用。最低工资制度是商品经济和现代工资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藓补市场缺陷所通用的法律手段之一。与此同时,最低工资也是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基本劳动保障制度,从诞生时起就一直饱受争议。本文的基础观点还是同意存在最低工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最低限价的理论知识,由此介绍最低工资,并针对目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社会时事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湛珏颖 《当代经济》2018,(13):140-141
最低工资制度起始于19世纪90年代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993年我国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此规定的出发点是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近几年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的转换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的滞后,最低工资标准并没有在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基于美国经济学教授及学者——戴维·纽马克的《最低工资:政策效应与新共识》一书来探究最低工资对经济发展影响和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罗小兰 《财经研究》2007,33(11):114-123,143
文章探讨了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会促进农民工就业,而超过该阈值后,农民工就业就会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而减少。进一步的地区及行业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东、西部为正作用,中部为负作用;制造业为正作用,建筑业为负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2013,(3):49-49
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广州市5月1日起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到每月1550元,且全市十区、两县级市均统一执行该标准。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此前下发的《关于调整广东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广州市人社局此次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统一执行省一类地区标准,调整为1550元/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8.91元/小时;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5元/小时。该标准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执行。  相似文献   

10.
罗燕  韩冰 《产经评论》2013,4(4):142-151
广东省自1995年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以来,广东各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但与北京、上海相比,广东省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而且未能与职工平均工资和人均GDP的变动相适应。本文基于2004-2011年广东2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广东省平均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显著为正。因此广东省可继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以缓解当前广东省招工难的压力、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杨娟  李实 《经济学(季刊)》2016,(4):1563-1580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数量的持续增加,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显著提高,最低工资的作用和影响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应用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库和一些宏观数据,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流动人口就业、工作时间和工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业仅有微弱的影响,仅对女性和中部农民工的负面影响显著。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后,会显著增加男性及非国有企业农民工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2017,(6):153-168
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2013年数据,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在不同区县不同时间上的差异,在分别考察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工资、就业的影响后,本文重点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劳动参与,尤其是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1)最低工资标准上涨10%,员工的雇佣工资显著增加6.6%,被雇佣概率下1.2%,但在10%的统计水平下不显著。(2)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主要增加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0%,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显著增加1.86个百分点,且以从事非农工作为主。对工资收入处于最低25%的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更是显著增加3.03个百分点。(3)综合考察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以及进入劳动市场后就业概率的影响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10%,16—55岁已婚女性中就业个体的占比显著增加2个百分点。(4)从异质性上看,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主要影响中年、低教育水平或来自西部地区的已婚女性。在劳动供需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形下,通过激活劳动力存量,上调区县最低工资标准对短期内缩小中国劳动力供需缺口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经济》2010,(5):59-59
广东省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于5月1日开始施行,为帮助企业和劳动者准确了解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促进新的最低工资标准顺利执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此次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情况及最低工资标准执行过程中较受关注的问题进行解读与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01—2015年地级市最低工资标准数据、IFR工业机器人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产业智能化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增加了企业成本负担,降低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其中,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受最低工资标准影响最大;研究同时显示,产业智能化可以一定程度抵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负面影响,且在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最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产业智能化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和创新效应缓解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不利影响。文章的结果表明,在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培育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本结构,是当前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商周刊》2011,(5):15-15
山东省政府近日发布通知,山东省将于3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各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1100元、950元、800元三类,平均增幅26%。  相似文献   

16.
颜迪  张尉  罗楚亮 《财经研究》2023,(3):110-124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老年劳动力资源,保障老年群体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区县最低工资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堆叠”双重差分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政策对城镇老年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0%,我国城镇老年群体的劳动参与率显著提高1.44个百分点;(2)从异质性上看,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主要影响男性、低技能、低财产性收入和来自东、中部地区的老年群体;(3)最低工资政策显著提高了老年群体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和离退休再就业的概率,降低了离退休的概率,也显著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工资水平。根据结论文章认为,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缓解老龄化问题和提高老年群体福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调整劳动者福利状况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的劳动者流失率,更可以利用最低工资制度的倒逼机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最低工资制度是劳动者获得最低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即将减缓并逐步降低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水平不仅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进而扩大内需的必要措施,也是实现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可获得的数据,对中国的最低工资水平进行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2005-2014年间,中国最低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地区差异也有所缩小,但增长速度不高,其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有所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最低工资水平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但增速却不低。就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最低工资水平尚处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区间。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来看,中国的调整方式存在着法律法规不明确和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增强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合理性,中国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速度,并尝试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自动调整制度。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新春伊始,我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又开始了又一轮的调整,引起社会各方密切关注。本文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为各级政府在最低工资调整机制方面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是一种地方政府主导型模式,但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在最低工资标准制定中所重点考察的因素却比较模糊,这使得目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文章采用T型关联度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各因素对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影响,并对其合理性进行研究,以探寻科学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