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萍 《开放潮》2001,(4):54-56
投资大陆重心转移 台湾“经济部”投资审查委员会称,2000年台湾企业对大陆投资比上一年增长10.8%,投资额达26亿美元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投资项目共有84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72%。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额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1/3以上。另据台湾非官方统计,从1987年政府开放两岸民间交流,台湾资金透过第三地汇往大陆的金额折合新台币已超过3万亿元。 以往台湾高技术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投资建厂,其主要目的是经过香港再出口产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步伐的加快和美国经济增长放慢,台湾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2.
产业     
台湾扩大银行境外人民币业务范围 台湾“金管会”5月26日宣布,开放银行业的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海外分行,可办理人民币业务,未来大陆台商将可直接向台湾的银行借人人民币资金;大陆企业、  相似文献   

3.
王苏娅 《浙江经济》2010,(17):58-58
近来,对于刚刚签订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大陆方面欢声一片,台湾却是争议不断。民进党以ECFA会让大陆廉价商品充斥台湾市场,损害台湾中小企业为由,指责国民党目光短浅,很多岛内民众也以为ECFA是“狼来了”,害怕被大陆企业抢走饭碗而惴惴不安。从表面上看,台湾方面的担心不无道理,然而我们只要仔细研究ECFA的协议内容就会发现,这不仅是一部双赢的协议,更精确的说,ECFA对于台湾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利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台商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接着对TEEMA[1]2007报告做深度分析,并结合TEEMA历年报告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解构、挖掘台湾科技业企业的投资环境偏好;最后简要提出中国大陆在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上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09,(5):14-14
“陆商”近期可赴台投资 日前,台湾方面积极研拟的“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草案已经完成,预计一个月之后,“陆商”这个新名词将在两岸间出现。到台湾投资的对象,包括大陆地区的人民、法人团体、其他机构或在第三地投资的公司;开放投资经营的型态也很广泛,包括独资、合伙、直接投资台湾企业、购买台湾公司股份、或设立分公司都可以。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这波台湾西进大陆浪潮中有一个新的现象,即年轻人占了很大比重,包括新一代年轻台干、来大陆求职的台湾青年、到大陆自行创业的台湾年轻个体户,以及赴大陆求学或利用暑期到大陆企业参加实习的台湾大学生等。年轻人的动向代表着未来。据台湾1111人力银行今年1月发表的调查报告,有94.92%的受访岛内上班族有意前往大陆发展,这其中年轻人占了极大部分。他们有意愿到大  相似文献   

7.
一周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1,(22):15-15
台湾重大食品安全危机——塑化剂事件爆发。台湾卫生部门5月29日表示,含致癌塑化剂DEHP的问题起云剂的悦氏运动饮料,确认输往香港、大陆;成伟公司(盛香珍)将问题起云剂外销到菲律宾与越南;传佳公司与云丞公司的问题果汁则输往美国;统一企业的有毒芦笋汁则卖到大陆。据悉,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受污染的产品已达522项,已使台湾民众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8.
台湾1000大企业已有525家“西进”大陆,比例为52.5,在大陆投资建厂2612家。台湾5000大企业已有1785家“西进”大陆,比例为39.9,在大陆投资建厂5246家。  相似文献   

9.
台湾农民创业园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大陆承接台湾农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园区.基于苏皖两地的调查,发现台湾农民创业园往往难以吸引真正的台湾农民创业和台资企业.引进的台资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园区发展对财政投入依赖较大,且普遍存在用地困难.本文提出要在科学准确界定台创园的功能基础上,统筹园区扶持配套政策并进行顶层设计,多管齐下促进园区发展,合理设定绩效考核评价方案激励园区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台湾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向岛外转移的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巍 《亚太经济》2006,(3):63-6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由于外部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台湾岛内发展环境的限制,未来台湾的支柱产业将延续向岛外寻求发展机遇的趋势。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根据台湾支柱产业外移的趋势特点,大陆应有针对性地吸引台湾支柱产业继续向大陆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两岸月览     
<正>台百大企业大陆投资欲达1.5万亿台湾征信所预估,台湾100大集团企业今年对大陆投资的金额,可望累积达到1.5万亿元(新台币下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成效可见一斑。台湾征信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大陆企业55亿美元采购台湾面板 由大陆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台湾外贸协会共同主办的两岸智慧终端产业合作研讨会于6月15日在台举行,大陆八大彩电企业负责人和台湾20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开发新一代智慧终端产品大计。  相似文献   

13.
两岸自1987年开放民众赴大陆地区探亲后,正式开启两岸经贸交流,迄今已逾20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台湾对大陆与香港贸易总额从1987年的15.2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1303亿美元,其贸易总额成长85倍,占台湾贸易总额的28%。大陆成为台湾最主要的出口地区,2007年台湾对大陆与香港的出口已占台湾总出口的40.7%,远超过第二大出口地区的美国13%。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顺差来源,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贸易顺差更从1987的9.4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706.2亿美元,台湾若无大陆顺差,早已成为贸易逆差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台湾的经济发展是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扩张政策为主轴,利用全球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台湾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从全球贸易发展趋势、台商对大陆投资及两岸贸易进展趋势等三个宏观经济层面来分析探讨面对急速崛起的大陆经济,台湾企业全球布局的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5.
台商投资大陆的第四波及福建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其屏 《开放潮》2001,(12):43-44
台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不景气、投资环境恶化,促使台湾企业不断外移祖国大陆,寻找新的出路。随着八十年代中后期两岸经贸互动出现了台商在大陆投资建立小企业的第一波后,九十年代初又出现了以传统产业“西移”为主要内容的台商投资大陆的第二波。从1998年起到现在以高科技产业的“西移”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波正方兴未艾。加入WTO后台商投资大陆将出现以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热潮——第四波。对此,福建省应加紧服务贸易开放的准备,不断提高吸收台资发展服务业的水平。第一,加入WTO后台商投资大陆将出现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16.
张远为 《北方经济》2008,(10):25-26
文章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了台商投资大陆对台湾地区GDP、台湾对大陆出口额、台湾从大陆进口额以及台湾地区失业率的影响。计量模型的结果表明,台商投资大陆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导致台湾GDP增长约0.18个百分点,导致台湾出口大陆增长约0.97个百分点。而台商投资大陆与台湾从大陆进口以及台湾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从台湾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台湾当局也应积极鼓励台商前往大陆投资。  相似文献   

17.
<正>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同年,第一家台资企业三德兴顺利落户福建厦门,揭开了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的序幕。2009年6月,台湾当局公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及《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2个月后,新大陆科技集团成为第一家赴台投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前往台湾投资。  相似文献   

19.
常舟 《中国报道》2009,(9):38-40
这是大陆首次大规模援助台湾救灾,在两岸关系历史上是第一次。台湾岛内一方面表示感激,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岛内并不是很适应。  相似文献   

20.
易杳  蔡闻荣 《开放潮》2004,(10):8-11
据台湾“官方”统计,到2004年上半年.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累积达343亿美元;从1993年至2003年的十年里,台湾从大陆获得的贸易顺差高达1900多亿美元;岛内有专家提供数据;2003年台湾的经济增长为315%,其中近2.6%来自大陆……“大陆因素”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台湾经贸决策不可怒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