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适度稳健:现行会计模式下的必然选择 稳健原则之所以在会计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竞争与风险,稳健的初衷便是为了避险。“在财务会计和报告领域里,像稳健主义——谨慎这样的惯例是有其地位的,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在到处有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进行的。”(SFAC NO.2)因此,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是稳健原则存在的前提,也是考察稳健原则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适度稳健原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稳健原则由于与可靠性等核心原则存在冲突,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会计事项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稳健原则将会一直存续下去.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对稳健原则进行革新.本文在探讨稳健原则历史渊源和现实革新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实行"适度稳健原则".适度稳健原则一方面是理论演绎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会计现实必然的选择.最后,本文对如何做到适度稳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稳健性原则萌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19世纪,在那期间,会计人员存在强烈的灾难意识,但其真正的起因则是会计估计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众所周知,会计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这需要会计人员做出估计和判断。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很难正确估计,这就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稳健的处理,这样稳健原则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4.
王国道 《技术经济》2003,22(7):54-55
<正> 一、稳健性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稳健原则萌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19世纪,其真正的起因则是会计估计和不确定性。众所周知,会计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很难正确估计,这需要会计人员做出估计和判断。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很难正确估计,这就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稳健地处理各项会计实务,因而,稳健原则便应运而生。 稳健原则又称为稳健主义,其含义是指:对于资产和收入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应按其最低的价值来陈报;而对于负债和费用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则应按其最高的价值陈报。因此,稳健原则意味着,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若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对净资产及本期利润较为不利的方法或  相似文献   

5.
会计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应保持理智谨慎的态度,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稳健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项传统会计中的基本的计量原则.为了充分说明稳健原则的存在现状及其适用性,我们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对其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传统会计最显著的特征。长期以来,稳健主义对会计实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作为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其他原则与它相冲突时都要服从于它。公允价值的出现则再一次引起了与谨慎性原则的冲突,并且引起了会计行业内人士的广泛争论。公允价值要求对交易和事项的损失和收益都要反映,从而弱化了稳健性原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宏宇 《技术经济》2003,22(3):44-46
<正> 一、稳健原则的内涵及其特征 1.稳健原则的内函。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稳健原则的解释,稳健原则的内涵就是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由于市场的多变性而导致会计确认和计量中的不确定性时,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应当列入本期成本(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资产增值收益和增加则不予确认,进而,国际上形成惯例。  相似文献   

8.
李璞 《经济与管理》2008,22(9):34-37
会计谨慎性原则由于本身具有倾向性、不平衡性及会计人员的主观随意性,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与税收法制的背离及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受到配股条件的制约等问题。对此应尽量缩小会计规定与税收政策之间的差异,确定各会计原则的优先级,适度扩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范围,增强可操作性。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  相似文献   

9.
会计活动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需要会计人员做出估计和判断。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很难正确估计,这就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稳健的处理。稳健性原则又称为稳健主义:当对于资产和收入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应按其最低的价值来陈报;而对于负债和费用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则应按其最高的价值陈报。这样就会出现:推迟确认收益,提早确认费用,低估资产价值,高估负债价值等现像。可见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是业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稳健”性会计原则的实质并不虚伪,而是针对会计事项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作的谨慎反映,是一项反映商品经济中会计实践一般规律的原则。尽管“稳健”性会计原则指导下的各种具体方法——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熟低法、提取应收帐款坏帐准备的方法各有其自身特定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但它们作为揭示会计处理技术性的各个方面,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完全可以为我们所批判地吸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