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格鲁奇的新制度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新二元经济论、经济制度改革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看,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硬核"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并进行科学综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通过对制度展开经济分析,逐步发展了产权理论、组织理论学等多个分支学科对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社会学、传统的经济历史学等学术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国家起源理论、国家模型、“诺思悖论”、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国家与制度创新、国家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当前中国政府如何推进制度变迁?首先,要从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发挥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其次,充分发挥国家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第三,努力克服“诺思悖论”。第四,充分发挥国家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变革,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不可否认制度的变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科学性。因此,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从经济增长的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深度剖析理论的内涵,以期为中国进入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借鉴就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制度的内涵、构成与功能,新制度经济学阐明了制度变迁的基本类型,研究了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理论。系统透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表明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深化改革,创建一整套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8.
9.
两种新制度经济学:语义区分与理论渊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林 《经济学家》2001,(5):56-60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尽管两个“新制度经济学(neoinstitutinal economics和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都将制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其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截然不同。国内热衷于对新古典传统的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过于冷落了凡勃伦传统的制度经济学,从而导致对后者的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追踪新制度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进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North)在继承和发展科斯(Coase)关于制度决定绩效的思想基础上,在《对制度的理解》(No.2)一文中进一步给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大纲:(1)在政治市场中如何选择才能达成一致——政治经济学;(2)研  相似文献   

11.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边界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和芮切特)、旧制度经济学家(霍奇森)以及经济思想史家(卢瑟福)不仅边界刻画依据不完全相同,而且他们对新制度经济学智力成果的描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某种制度分析是否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键是看该理论是否假定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人是否具有有限理性,是否明确地或隐含地以交易费用为正为前提。而新制度经济学的边界在旧制度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家那里被进一步放宽。他们深入到本体论层面,认为某种制度分析只要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那么它就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而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边界刻画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新制度经济学的智力成果。  相似文献   

12.
井田制兴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契约理论和井田制时期有关历史史实、资料分析解释井田制度兴衰的整个过程,这种分析方法是基本可行的。但诺斯的部分观点,即人口压力和通货膨胀因素促使契约向自由化方向转变,在解释中国井田制衰落时是不成功的。诺斯的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分析中国井田制兴衰历史时,要做部分修正。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体制改革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机理上的相通及其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契合促进了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旧体制转轨使中国有了对新的经济制度变革理论的强烈需要。新制度经济学适应了这种需求,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有利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的衔接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契合,既有利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型制度经济学的论述,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上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本文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的分析中,探讨了加强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姜楠男  王磊 《经济师》2008,(1):25-25,76
文章在简单介绍新制度学派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在理论渊源、制度分析方法、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这两个流派的差异进行比较论述,并对两个流派的理论进行简单的评述,从而对这两个流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对制度经济学的理解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思想在我国不断传播,并得到了许多国内经济学者的大力推崇,而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发展相对缓慢,理论创新较为滞后。产权问题一直都是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两种研究范式虽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两种理论各有所长,并不是完全的批判与被批判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转型时期,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因此,针对不同的产权理论在学术上进行深入探讨和比较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二者在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的研究目的、制度发展的动因、制度变革方式以及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存在差异,也有相互融通之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完善,对于我国目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解释力,但直到本世纪的最后25年,经济学的解释力才开始使人比较满意。大概未来的经济思想史学家将会注意到这种情况的彻底改观是相当突然的,自从米尔顿.弗里德曼精心构造了他的消费函数以来,人们更加相信这种进展对经济解释力所带来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