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作者基于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采用AMOS 17.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品牌国际化形象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其结果表明:产品形象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产品质量、品牌个性、品牌文化、市场地位、企业形象、原产地形象等要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建议:中国品牌必须树立中国特色形象,利用民族传统进行品牌营销,树立一个中国品牌的标签,展现中国文化的智慧,博采众长,另辟蹊径,这样才能使中国品牌在世界崛起。  相似文献   

2.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以品牌心理所有权为中介变量,检验了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感官体验、品牌情感体验、品牌思考体验、品牌行为体验均对消费者品牌心理所有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者品牌心理所有权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强度的四个维度(承诺、亲密感、满意和自我联结)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所有权在品牌体验对消费者承诺、亲密感和满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品牌体验对消费者自我联结没有直接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科学设计体验营销,通过影响品牌心理所有权,提升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3.
论品牌个性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品牌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潜意识和自我概念两个方面分析了品牌个性对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就如何激发消费者的潜意识、挖掘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信息、提升消费者自尊感、自我形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经典的品牌个性理论及模型,提出了基于品牌个性维度的品牌定位诊断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和特定品牌的个性维度在结构和权重上的差异进行了测量,旨在识别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判断特定品牌是否满足消费者的品牌偏好,进~步结合特定品牌的市场表现来判断品牌定位是否有偏差。  相似文献   

5.
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中心进行整合营销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星 《物流科技》2003,26(6):34-36
品牌包含的信息具有多样性,消费者接触品牌的机会多种多样。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来自他们接触到的各类信息的综合。这一切都在客观上要求企业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将丰富的品牌信息准确、系统地传递给消费者,即企业对品牌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6.
以天猫、京东品牌运动鞋购买者为调查对象,结合从众理论、归因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运用SPSS19.0和Amos17.0软件,考察了在线负面评论与网络购买意愿的关系,提出用消费者品牌认同调节变量来解释两者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线负面评论数量、内容质量、评论者资信度以及评论强度对网络购买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消费者品牌认同在负面评论和网络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并且对不同维度的负面评论和购买意愿之间的调节效应也显著不同。据此,对B2C商家营销提出相应建议:控制好负面评论,加大网站品牌推广,增强顾客对其网站的品牌认同,以促进消费者的网络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7.
肖明超 《经营者》2014,(22):80-81
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消费者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品牌要长期地黏住消费者,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比产品物理属性更加重要,但是,如何才能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不再被动地接受品牌的信息,而是希望与品牌互动,明确而独特的“品牌态度”无疑成为与消费者的重要链接点。  相似文献   

8.
大量文献研究表明,产品具有良好的品牌个性大有裨益,比如能强化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和购买意向,促成更高水平的消费者信任和忠诚。然而现有的研究尚未充分评估品牌个性对消费者产生的吸引力。而正是这种吸引力能够影响目标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本文为评估消费者对品牌个性吸引力感知进行了概念化,提出了品牌个性吸引力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9.
优化“品牌联想” 塑造产品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联想即是消费者看到一特定品牌时.从他的记忆中所能引发的对该品牌的任何想法.包括感觉、经验、评价、品牌定位等;这些想法可能是来自于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例如:消费者本身的使用经验、朋友的口耳相传、广告信息等。上述各个不同的来源.均可能在消费者的心中树立起深刻的品牌形象.给消费者带来积极的感觉体验.进而影响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购买决策。品牌专家Aaker认为:品牌联想是任何与品牌记忆相联结的事物.是人们对品牌的想法、感受及期望等一连串的集合.可反映出品牌的人格或产品的认知。美好的、丰富的品牌联想.往往就意味着品牌被消费者所接受、认可。一个积极的品牌联想往往也是品牌差异化定位和品牌延伸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由于消费者存在生理限制、认知特性、从众性行为、具有首因效应与晕轮效应和对信息自动分类等心理特征,要求企业在品牌定位工作中,依据消费者认知和产品信息两方面的差异化,从创建新品类、独特形象设计和品牌文化等三个方面实现品牌差异化定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消费者的视角,将企业的成分品牌战略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在实施成分品牌时,成分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品牌资产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品牌资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6,(11):11-19
品牌延伸作为企业推出新产品的主要策略之一,其积极的市场效应与较高的消费者认可度已经得到了理论和实践验证,而关于核心品牌联想对品牌延伸溢出效应的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尝试运用ANOVO、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选择百圆裤业、双合成、杏花村汾酒作为研究对象,将品牌延伸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相结合,以消费者品牌关系作为重要的调节变量,探讨核心品牌联想对品牌溢出效应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品牌延伸行为会产生显著的品牌溢出效应,且延伸产品与核心品牌联想关系的不同导致其品牌延伸过程中产生品牌溢出效应的显著程度亦不同;对于中度契合的品牌延伸而言,消费者品牌关系在核心品牌联想对品牌延伸溢出效应影响过程中存在非常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祝天涛  陈堃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7):59-59,62
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品牌在营销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构建消费者品牌信任已成为企业家们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品牌信任理论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界定影响品牌信任构建的三大维度:品牌声誉、品牌认同度和品牌文化。重点探讨了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培育品牌文化的基本要素及品牌文化在构建品牌信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希望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构建品牌信任。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消费者视角提出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动机主要包括有效信息搜索、优惠待遇获取、线下互动寻求、购后经验分享、信息质量维护等,并实证探究了这些动机对消费者虚拟品牌社区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效信息搜索、购后经验分享和信息质量维护对消费者的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优惠待遇获取对消费者部分参与行为具有影响,线下互动寻求动机未获统计学意义上的支持。这些结果对企业实施虚拟品牌社区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消费者个人、绿色品牌合理性和参照群体等方面分析了导致绿色品牌隔离的成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确定了相关变量的测量量表及各前因变量对绿色品牌隔离的影响关系,发现绿色品牌合理性、环保功能利益、消费者环保意识和信息影响对绿色品牌隔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了绿色品牌隔离产生的不同前因变量组合。研究表明:绿色品牌不合理和环保功能利益弱是导致绿色品牌隔离的必要条件,且不同环保意识下消费者绿色品牌隔离产生的前因变量组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近来随着服装业的发展同类品牌的增多,导致每个品牌面对所的压力也在加剧,面对这一变化就要求品牌自身不断地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然后通过努力使他们成为品牌忠实的顾客群.这就是人们经常提的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问题.就品牌而言,要通过简化事物、 引导消费者、 了解消费者、 超越消费者的期望、 与消费者同在等方法来不断地成熟自己,从而服务于更多的消费者,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忠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消费者个性角度探讨消费者与品牌延伸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以消费者性别人格个性为出发点,依照个性源于消费者人格并赋予品牌的逻辑,尝试运用Aaker(1997)的五维个性量表测量消费者、品牌和延伸产品个性,并聚类三者个性展开品牌延伸实验。实验数据统计及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个性匹配能带来较高品牌延伸评价和对品牌正面反馈效应,不匹配品牌延伸品牌稀释效应不显著。同时,验证Aaker(1997)个性量表测量中国消费者、品牌及延伸产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品牌传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消费者对所传播品牌的个性特征定位进行丰富的品牌联想,形成品牌认知与忠诚,实现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重复购买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品牌进行重复传播。有形就要有声,对于一个正在成长或发展成熟的品牌而言,只见其形不闻其声的品牌传播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品牌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外企品牌营销策略(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有效地培育和提高品牌忠诚度,并建立以品牌忠诚为核心的综合防御体系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投入巨资进行促销的一个重要意图,是培育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各跨国公司在中国竭力扩大其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的同时,非常重视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质量,即培养满意、忠诚的顾客。品牌忠诚营销理论认为,一个品牌的真正拥有者是这一品牌的忠实消费者,实际上真正品牌资产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如果没有忠诚的品牌消费者,品牌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财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不难通过巨额的广告投入来获得…  相似文献   

20.
赵旭辉 《价值工程》2021,40(28):48-50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运动鞋企业品牌对抗忠诚引致因素及形成机理,构建"品牌对抗忠诚"的理论概念模型.在研究过程中,将品牌文化、品牌体验、品牌关系质量对品牌对抗忠诚的影响做了梳理和补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运用SPSS17.0、Amos23.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品牌对抗忠诚的理论模型并证实了品牌体验、品牌关系质量在品牌对抗忠诚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