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运用博弈论基本知识分析了在政府这个“市场”上 ,其代理人的“拍卖”行为与民众的选择行为是如何达成均衡的 ,进而说明了在这种均衡中的淘汰与约束机制 ,最后得出公共财政得以健康运行的保障是这种治权民授的政治机制。  相似文献   

2.
“政府失败”(Government Failure)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学派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局限性或非市场缺陷时所涉及的一个主题,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论题。公共学派关于非市场缺陷以及政府失败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发挥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的机制及手段,具有理论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情原因,国有企业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福利保障”和“终身雇用”演变成“铁饭碗”劳动就业体制。由于“铁饭碗”割裂了“福利、保障”与“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工人可以凭借“铁饭碗”吃社会主义的“大锅饭”。当企业有机会结成“利益共同体”时,个人的“非常福利”意识和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群体意识的“福利主义”,使国有企业衍生出谋求“非常福利”的行为倾向。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日渐形成“分享格局”,致使“非常福利”的行为 倾向更趋严重,并构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正反馈机制”,使“内部置换型”退出路径成为国有企业安全退出的较为切实可行的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经济人”假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理论前提,是在自由的经济制度下,保证最大化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并能够增进社会集体福利的抽象假说。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范式引入了政治决策领域,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但是这种方法论上的创新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已经将“经济人”道德层次的社会属性抽取掉了;在强调不同市场环境下决策者的品行不变性的时候,却忽视了决策环境和决策影响的变化;尽管注意到了外部性对集体选择行为过程的影响,但是客观上却又混淆了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区别。这样公共选择理论就不可避免地在“经济人”假设的移植使用上走了片面化、表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两个问题。一方面部分受教育者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人才资源处于闲置;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需要大量合适人才,出现“知识失业”与人才资源贫乏共存现象;同时人们为了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开始追逐更高一级的教育,导致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当和浪费。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看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供需不均衡造成的,具有其必然性和可调适性。要降低教育过度深化和“知识失业”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状况,需要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发挥有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来分析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为,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具有“经济人”理性、行为选择的“个体主义”倾向和行政人员价值、行政组织目标的“特殊利益”定位。应以公共管理选择理论为借鉴,通过正视政府“自利”本性、建立“私利”与“公利”共客机制和加强公民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等措施进行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城市各阶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影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社会进步。税制结构失衡和税收约束机制不均衡导致税收对居民收入差距产生“逆向调节”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优化税制结构,加强税收对居民收入调控的力度,加强税收税源监控,堵塞税收征管漏洞,保证税收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8.
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对资本市场的破坏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行为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审计师的意见能对控股股东的这种“掏空”行为进行遏制,同时大事务所在监督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能起到比其他事务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外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并不是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有效表达;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模式是分摊机制模式;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主体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而不是农民。为完善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应采取以下措施: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机制导向,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机制,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机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公社时期延续下来的农村公共物品的制度外供给方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充分实行村民自治,改革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  相似文献   

10.
绩效考核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转、实现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目标所必须的一种管理行为。但实际中,并非所有的绩效考核都产生了正面影响,办公室“政治”行为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的公正性。文章认为通过全视角的绩效考核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止办公室“政治”行为的产生及其对绩效考核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夏江宁 《嘉兴学院学报》2004,16(6):120-121,125
文章从温庭筠《商山早行》一诗入手。对诗中所涉及的“檞”字与“槲”字之争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结合植物学、音韵与训诂学的方法对其是非正误进行较全面的考证判别,以求还其诗歌以本来之面目,同时亦对今世“檞”、“槲”二字混淆误用现象进行了适当纠正。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斯密的理论假设,市场经济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其本质特征是理性"经济人";另一个是管制市场的政府,其角色定位有如"守夜人".无独有偶,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也将社会上活动的人描述为"两者":一是社会经济的活动者,他们都是忙碌奔波的"利者";一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即政府,其理想角色是充当一个顺应社会经济自发发展的"善者".斯密的"两个人"假设与司马迁的"两者"描述既有同工异曲之妙,又有交相辉映之趣.比较二者,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易堂九子是明末清初重要的士人群体。他们的文法理论构成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唐宋派和桐城派相比,易堂九子的文法理论具有形而上色彩,这与明末清初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他们主张由规矩到神明,既是易代之际立言的法则,又针对有明一代的模拟文风,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这个民族世世代代劳动、智慧的结晶,“和”、“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点子都能变成金子的.在与人的交谈和讨论中,在独自沉思的过程中,在认真细致的阅读中,都有可能在脑海里突涌出无数个想法和创意.但这些想法和创意仅存在脑海里是不够的,不把它贯彻执行下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一个人在梦中神游万里,醒来时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直躺在床上做梦而已.……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条转轨路径成为转轨经济学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但是,“激进”与“渐进”对于速度的强调转移了人们应该关注的重点,这种区分在逻辑上并不能为制度变迁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也不能反映出任何一个国家转轨的复杂进程。因此,转型经济学应当完成自身的“转型”:遵循经济发展和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超越“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  相似文献   

19.
对“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各项工作都要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的科学观的统一,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首先是尊重和依靠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和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的规律。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新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用生产力分析思维模式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毕生以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为己任,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目睹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分化、大组合之中,他满怀修齐治平的理想,鼓吹仁义,推行礼教,一面深入实际作社会调查,一面培养推行理想的政治人才,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因而形成了他二重性的理论素养、政治主张和生活作风。他的学说与事业闻名世界,本人被誉圣人。然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高喊打倒孔家店,到文革至于极点,对孔子的评价其实各执一端。按历史唯物论试图实事求是地辩证孔子的思想核心,还其本来面目,以此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