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玉清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4-57,60
论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震憾世界的审判》一文的艺术特色,既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迥然不同的律师形象,描写了观众审时不同的表现,并且指出由于作者运用反语、双关、讽刺等艺术手法,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美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审讯过程,使作品获得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玉清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4-57
论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震撼世界的审判>一文的艺术特色,即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迥然不同的律师形象,描写了观众观审时不同的表现,并且指出由于作者运用反语、双关、讽刺等艺术手法,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美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审讯过程,使作品获得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15-116,120
《变形记》通过人变形为虫的荒诞故事,演绎了格雷戈尔变形的悲剧。其悲剧的根源在于他被赋予了虫子的外形,但依然具有强烈的伦理意识。本文试图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关注格雷戈尔由人到虫的伦理变故和由此引发的伦理身份的变化,围绕虫形与人性的冲突所产生的是人还是虫的困惑以及最终做出的绝食身亡的伦理选择来探讨他关于生存伦理和家庭伦理的思考,以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史中,弗兰茨·卡夫卡虽然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但依然成为无数文艺批评家耗尽心血也难以参透的文字迷宫。其中,《城堡》就是其颇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中蕴含的本体象征意义体现了作者最高的艺术追求,其作品中的本体象征可以从神话、象征、迷宫、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6.
杨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03-204
很多年来,众多学者都在研究卡夫卡,没有人明白"城堡"到底指的是什么,笔者就针对城堡的具体意象,运用帕斯卡圆球论和宗教理论对这一意象进行探讨分析。文章集合了众多学者的论证及其观点,并最终升华到笔者的论断。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像在圆球上,虽然到不了球心,却可以欣赏球面上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刘嵘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55-56,58
《文学翻译杂合研究》是韩子满的重要研究成果。该书的贡献在于:作者结合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从多个角度对英语文学汉译中的杂合现象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弥补了中国翻译界在这一领域的不足。但该书存在有些观点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表述含糊不清、论证推理有逻辑错误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的小说内涵丰富、深刻而复杂,是一个寓言的世界.本文从寓言的角度来解读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揭示其多重寓意性并进行具体的阐释.同时,也试图表明卡夫卡小说具有寓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陈家炜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30-33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法经济学理论应运而生,契合了经济法治建设的时代要求。反垄断法作为经济法的下位法,有着市场经济大宪章之称,是一部交叉性很强的法律,集中反映了法经济学的特质,而《反垄断法理解与适用》遵循了从经济学角度来阐述反垄断法的写作思路。相对于反垄断法,经济学应该定位为一种辅助性的操作工具,充当参照物的角色,提供方向性的指引。 相似文献
10.
论《源氏物语》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玲青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06-107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其文学成就是体现了柔美、婉约的女性文学的风韵,开拓了日本古典写实主义的新天地.并推动了“物哀”文学现、美学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谷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106-110
本文以1940年代的歌剧《白毛女》为研究对象,突破传统政治化研究模式的局限,在尽可能回到历史现场的基础上,从文学创作与文学传播的角度,呈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改编和修改历程中人性、政治性和阶级性之间的摩擦和置换,跟踪其1940年代在解放区的传播轨迹,探究当时主流媒体及时跟进报道的缘由,以揭示解放区文艺政策演变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12.
刘秀秀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54-62
研究《荒原》的救赎主题,神话是必经的门槛。T.S.艾略特运用"圣杯+金枝"的"神话术"构建诗歌的底层思想结构,建立起"救赎"与"再生"的精神联系,并从人类学本体论的高度实现了对宗教思想范畴的反思和超越。而着眼于时间循环和生命周期发展的动态过程,《荒原》的非理性神话结构模式体现着史前宗教的"永恒回归"信仰。返回文化生命之源、重现初始完美之境,人与世界的对立再度化为"统一",神话承载的"死而再生"的生命寓意就获得了永恒性的文化指向。 相似文献
1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新诗提倡以白话书写,讲究通俗易懂,但是通过结构形式的创造性安排也会造成许多新诗的主题出现难以明辨的现象。文章从认知诗学视域切入,通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卞之琳的经典诗歌《断章》进行新颖的解读,运用分离性原则分析《断章》出现主题多样性的原因,运用任意性原则解释《断章》暗含的主题内涵和卞之琳的爱情观,以此来挖掘其中的文学审美意义,对现当代文学中的新诗在语言学层面的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从而为中国现当代新诗的研究提供新颖的视角,推动新诗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王粤钦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8-149
<最后一片藤叶>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其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令人赞叹的欧*亨利式结尾.本文从细节的角度出发,力求分析出细节在该作品中的作用或为作品背景做铺垫的;或表现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或是渲染作品氛围的,这些细节描写相互关联,是构成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张鸽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6-19
《受戒》英译文中译者主要采取了直译、音译加注和意译等方法来翻译原文中的佛教文化词汇。总体讲,译者能较好地把握宗教文化在原文中承上启下、渲染氛围的作用,对原文中宗教术语的语用意义的把握、处理也较恰当。但译者有时却忽略了译语文本与译语文化所共享的互文空间,没有对其加以利用来增强译文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何晓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1):96-97,143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一位达到文学巅峰后结束自己生命的作家。通过统观川端的一生及其作品来探讨其精神世界,川端把自己的感情倾诉到作品中,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以净化。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无上的精神寄托,也是一剂治疗其心灵创伤的良药;离开它,就会偏离人生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万丽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94-95
《约翰·克里新朵夫》是罗曼?罗兰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一部如交响乐般气势辉宏的巨著。本文通过初浅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目的及其文学价值,试图挖掘作品的精神灵魂和再现罗曼·罗兰崇尚自由和光明。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崇高品质,从而展现《约翰·克里斯朵夫》问世及成名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张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202-203
《活着》作为余华由启蒙叙事转向现实叙事的代表作,已然具有文学经典需具备的品格,它民族地拥抱现实命运,它具有史诗性的审美价值。经典是被建构的,余华作品的经典性仍在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行为中继续生发、建构。 相似文献
1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7)
站在生态批评视域下赏析《李尔王》的自然观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它能够体现整个环境系统内部的微妙联系,进而使人想到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在《李尔王》中,自然是它的关键词,文章是以生态批评的角度去挖掘正文的两种自然观,并以荒原意象揭示其中的含义,表述荒原的文化符号和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利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09-110,120
本文主要运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详细分析了济慈《秋颂》的文体特色,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该诗的音美、主题和美学思想等,从而证实文学文体学是分析和鉴赏诗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学价值,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诗歌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