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凤凰卫视》编导杨婷婷女士邀请,有幸参加了《一虎一席谈.中国制造走遍世界是喜是忧》的话题谈论。声音各异,至于好与坏.通过这次“产品信誉危机”之争.谈一点我个人的感想和看法。是否中国制造遭遇信誉危机抑或被妖魔化.我们必须基于这样的事实判断.才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不是说先把中国问题产品排除和承认被妖魔化。我认为认清中国制造问题本身需要从两个方面审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媒体     
《中国经济快讯》2007,(42):14-14
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产品召回以及把中国制造的消费品——从牙膏、轮胎到儿童玩具列为警报类产品事件,已经动摇了人们对中国商品安全性的信心。媒体上已经有人呼吁消费者抵制中国货.美国国会通过更严格的贸易法规,旨在劝阻美国企业同中国做生意。然而实际上,中国出口货物的危险被严重夸大了。据估计,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中.被召回的货物只占不到1%。  相似文献   

3.
"中国模式"越来越被追捧,中国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低环境成本为全世界制造低价产品,全世界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但中国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大国寡品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没能树立起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创立于1937年的上海电压调整器制造有限公司(原名“中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曾用名”中建电机厂”和“上海电压调整器厂”).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即被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定点为中国第一个调压器产品专业生产厂、一机部重点企业.是我国电压调整器行业历史悠久的老牌企业.在行业内部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从做企业到顺利拿下曙光“国产服务器第一品牌”,让厉军一直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一种产品或者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品牌,它的产品只能视做商品,假如说我们一个企业销售了产品,被客户,被消费者定位为商品.这些顾客更关注的是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多年来.让厉军痛心疾首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的纺织品好是世界公认的,我们到美国买到非常好的服装可能都来自于中国,虽然是“中国制造”,但是没有自主的品牌.可能是法国的品牌.它的附加值可能20倍于中国企业的收入。企业如果没有品牌.就只能陷入价格竞争,低层次的恶性循环当中。当曙光集团声名鹊起之后,厉军开始持续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它成为一个民族的品牌。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于2015年12月9日发布。从《纲要》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将推动“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创造”转型.实施“3458”战略计划.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未来。北京市将发展创新前沿产品、名优民生产品等五类高精尖产品。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制造企业要从“车间”(Manufacturing)向真正的制造服务业(Manufacture Service)转型、尽管很多种中国制造产品充满了全球大型超市的货架,但大多数中国的制造类企业.是收取加工费作为典型的收益模式。如何实现从微笑曲线底部向两高端转移,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共同命题。我的观点是,基于对产品的认知,实现由制造车间向应用设计、分销、供应链管理拓展或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制造类公司,应该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在短期内,这比打造自主品牌、通过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可能采得更快更实际一些。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2004,(10):22-22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全球采购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产品受到国际采购商的青睐。为了更好的推荐中国制造的各类产品,由商务部主管、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所属的中国经贸画报社出版大型《外商采购手册》.  相似文献   

9.
《中国招标》2006,(9M):71-72
日前,经过权威机构严格测试,由著名的电子信息产品服务商映美完全本土设计制造的微打机芯,通过20000小时MTBF测试和900万行MCBF测试。这意味着中国本土设计制造的微打机芯的可靠性已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一在打印机产品领域的又一个自主创新的新突破.从而将改写一直由外国厂商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假如,用一个词定义中国的产品,它应该是什么? 众所周知的是,法国制造的产品意味着"浪漫",日本的产品意味着"精致",德国意味着"严瑾",意大利"热烈",英国"高贵"……你不得不承认,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制造的产品还相差得太多。 "中国制造"是否将永远和"低价"画等号?没有人愿意回答"是的"。在制造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时,"中国制造"本身也逐渐形成了并不光鲜的世界概念。抛开诸多可能的政治因素不谈,仅从自身发展角度考虑,对"中国制造"的"成见"形成也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是人们对世界各地销售的中国产品的总称。在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中国制造面临巨大的考验,在危机的寒冬中,中国制造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本文主要论述了从融资体系和企业技术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中国制造”亦成为全世界生产网络和销售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中国制造业如今显露的处境已经相当严峻。员工工资和原材料的大涨、人民币升值、融资难和融资成本提高等直接原因使中国制造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06,(6):56-56
据悉,摩托车、电视机、纺织品等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正成为畅销产品。中国新近发布的一份官方报告指出,非洲市场是“中国制造”的理想市场。  相似文献   

14.
黄鹰 《开放导报》2003,(5):13-14
"中国制造"的症结所在 1."中国制造"缺少世界品牌 随着中国产品大量畅销国际市场,"中国制造"就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一份名为"科技与中国制造"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产品在世界上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家电、医药、电子、服装等10个制造业在内的共8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制造总额中的比例也超过5%,位居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15.
《特区经济》2004,(2):61-61
在中国,产品制造企业都是以生产为主导,企业做大做强,要么走生产规模化的路子,要么走产品多元化的路子。具有130年历史、最早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瑞士迅达集团另辟溪径,虽是老牌电梯制造企业,却以服务为主导。新的营销模式创下了辉煌业绩,公司年营业额超过76.57亿瑞士法郎。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不应鼓励更多的企业.用我们最稀缺的资源巨额资金到国外去建工厂.特别是到发达国家去。而应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比如降低税赋、减少公章、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通过综合环境的改善.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使产品更具竞争力.让更多的产品在国内生产,然后销往世界各地。“这是国内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日前在民营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就当前部分企业热衷于去国外投资建厂这一现象阐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06,(12):27-2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制造基地,年产量占全球打火机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二。中国入世五年来,国际贸易组织不断将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设置障碍,其中反倾销及欧盟CR技术壁垒就是两个明显的例子。这些壁垒一旦筑起,意味着中国打火机将被挤出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07,(9):36-36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国制造"有大量产品已经占到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西方国家不可能不使用"中国制造"。但他同时表示,要让中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强国,中国企业必须要迈过几道坎。目前中国企业破解国际贸易壁垒时大致有三类手段:一是绕开,即证明进口国标准不能覆盖自己的产品,比较被动;二是积极应诉,但成本较高;三是临时投入巨资达标,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19.
梓豪 《中国经贸》2008,(23):92-92
据悉,曾被国际几大厂商所垄断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业务.硅材料制造.将会在未来更多中国企业的千亿资本进入之后,发生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海风 《上海经济》2007,(10):49-50
引进国际标准不失为一条"多赢"捷径,可以促进中国产品提升质量和保障安全,支持中国产品更好地走向世界市场,实现"中国制造"的国际化。其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的中国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