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杰 《经济界》2009,(1):4-7
中国此次“保增长”的关键在于全方位的启动内需。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内需的启动最终要依赖于消费,消费是内需持续增长的基础,但投资与消费相比,见效更快。因此,为了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首先要启动投资,然后在有效抑制了增长快速下滑的基础上,有效启动消费,最终全面启动内需。  相似文献   

2.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一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都在正常水平,内需的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3.
自1997年下半年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不断下滑的态势。为解决这一难题,政府相继启动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手段,根据近两年经济增长情况来看,上述政策起到了一定效果,有效的促进了国内需求。但问题的关键并没有由此而解决,尚遗存一些不容忽视的因素继续抑制内需的扩大。如果不加以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将可能使刚有好转的内需反向走入低迷,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一个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任若恩 《经济界》2008,(5):23-24
根据生产法估计的GDP高估了经济增长,增加了正确评估经济形势和问题的难度。目前通货膨胀不再是主要问题,必须刺激内需,保经济增长,刺激内需的关键是投资。  相似文献   

5.
影响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有:以扩大和培育内需为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民间投资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并进。但也存在值得注意的问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存在制约,农民收入水平亟待提高,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世经版图     
日本经济活动性温和提升 日本央行发布经济和金融发展报告,日本经济活动性温和提升,因国内需求依旧稳健,主要受重建相关需求的提振,随着内需持稳同时海外经济摆脱低迷,日本经济预计将回到温和复苏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日益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总体上国民经济运行处于收缩态势。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和措施逐步到位并取得成效,经济景气出现了回升的迹象,居民消费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出现高速增长,物价水平同比降幅进一步缩小,居民消费价格已止跌略升。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总体上看,内需不足仍将是2000年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因此,要保持经济景气持续回升,2000年应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对2000年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如下:在国内消费稳定增长、出口增长回升的同时,若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9~11%,达到32850亿元左右,则国  相似文献   

8.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居民消费作为最终需求,对于带动总需求的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为直接和相对稳定。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未来中国经济需要以高质量增长作为标志,从高速到高质的转变,不仅需要救急之策,更需要治本的魄力与智慧。调整经济结构,启动内需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经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疲软”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低迷,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增长不断下滑。 1992年经济增长率为 14.3%、 1997下滑为 7.2%, 1998年、 1999年虽然有所恢复,但仍未走出低谷。我们知道,经济的增长有赖于需求的扩张,需求可分为内需与外需,而外需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所以本文仅从内需的角度分析税收改革对需求的影响。   1.应将生产性增值税改为消费性增值税。我国实行生产性增值税是符合 1994年税制改革时的背景的,当时我国正处于投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