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吴宾 《中国西部》2014,(32):76-80
<正>刻板效应(Stereotypes effect)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母也是农村人。我的父母在炒菜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先放盐,原因是担心最后放盐导致盐"不熟",吃了容易咳嗽。可是现实中,很多菜先放盐有太多的弊端,可几十年来父母从来没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我小时候,其实也认同父母的做法。可后来上了中学,学了化学,知道了在炒菜过程中,盐的成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始终是氯化钠,盐也就不存在"熟"与"不熟"的区别。我多次向父母说明,应该后放盐。用  相似文献   

2.
抢购食盐的风潮,已经平息,狙击A股的"炒盐"游资这一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似乎很让人解气。但抢盐事件映照出来的资本市场的监管隐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1996,(7):34-34
炒菜时油放得越多越好吗?有人说,炒菜时油放得越多越好,这话是片面的。我们知道,油类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炒菜时油过多,使菜的表面都被一层脂肪包围了,食后,肠胃里的消化液不能完全同食物接触,也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时还会引起腹泻。另外,在烹调时用油过多...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吃盐。 盐在古代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把盐视为“健康之神”,婴儿出世第一口吃的不是奶而是盐;古罗马官府计酬不用金银钱币而用盐,一个人活得窝囊被认为“不值盐”;古西方人还把盐视为友谊的象征,主人如在客人的手心里放一撮盐就表示欢迎;古俄罗斯殷勤的招待就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2012,(21):16
在冰城哈尔滨的一家餐厅门口,一个高1.3米的机器人正在忙着"招揽顾客"。走进这家餐厅,擎天柱机器人伸出手臂做出"请"的动作,并礼貌地说:"地球人你们好,欢迎光临机器人主题餐厅"。在餐厅大堂中,几个机器人井然有序地给顾客送餐。在后厨,3个机器人正在炒菜。研制出这些机器人的是这家餐厅总工程师刘哈生。他穿梭在多个机器人之间进行调试。据刘哈生  相似文献   

6.
甘肃武阳盐化有限公司概况 该公司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井矿盐企业,是全国99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现有员工31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53人,技术人员43人,高级工程师3人.主要生产产品有海藻碘盐、绿色碘盐、无碘盐、畜牧盐、超细盐、洗浴盐、洗洁盐、保健盐、洗化盐,元明粉等.企业被原国内贸易部评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近年来连续被市、县人民政府评为“诚信纳税企业” “贡献突出单位”“守合同讲信誉单位”“提质增效先进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7.
李湖江 《中国西部》2013,(12):42-43
在很多学校,学生中午都是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学生要在学校食堂吃好,并发挥好学校食堂的育人功能,学校食堂的标准化管理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标准化管理食堂需要把好以下"四道关"。持证上岗,把好食堂工作人员素质关学校要把好食堂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关。有些学校的部分食堂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低下,不认真炒菜,不把学生当人看,甚至  相似文献   

8.
元代对食盐的运销进行了严格的政府管制。至元年间食盐运销体系建立之时商人运销的行盐法为主。元贞以降,特别是延祐之后,迫于盐课压力,计口摊派的"食盐法"范围日益扩大。在元代后期的盐课办集中,各种形式的食盐法之重要性已经超过了行盐法,并成为明代户口盐米(钞)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盐桥"牌氯化钾是柴达木地区唯一上市公司一青海盐湖钾肥股份公司的主导产品.该产品性能良好,质量可靠,为支持各地农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被誉为国家优秀支农产品.继2002年"盐桥"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4年"盐桥"牌氯化钾进入国家免检产品行列之后,青海盐湖钾肥股份公司今年又将着手申报青海省首个"中国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2,(26):104-105
盐市口是成都人公认的城区的市中心,是老成都东西通道与南北通道的交会点,四川人称其为"十字口"。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政府在这里开设了一家官盐店,附近人家买盐多到这里,这里因此被称为盐市口。盐市口人民商场的前身,是在1939年日军大轰炸之后形成的废墟上新建的商业区,当时叫做新商场。建国后改建为人民商场,除百货外,还有茶馆、曲艺馆等文化设施,专门演出木偶皮影的成都盐  相似文献   

11.
莱州盐事     
宋世民  刘永强 《走向世界》2015,(9):86+88+87+89-89
在中国,盐起源的时间要追溯到5000年前的炎黄时代,彼时生活在烟台沿海的先民便创造了海水煮盐方法。而莱州为最早生产原盐的地区之一,有"齐鲁浴盐之富"的美誉。中国人烹饪调味,必先用盐,五味之中,成为首。在中国,盐起源的时间要追溯到5000年前的炎黄时代,彼时生活在烟台沿海的先民便创造了海水煮盐方法。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管仲为相,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促使海盐生产形成一定规模。到汉朝时,全国35处地方设置盐官,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13,(Z1):154-155
这是中国最具传统特色的六道菜,不论是平常生活、还是逢年过节,都是人们餐桌上的明星菜式。一、糖醋排骨主料:排骨调料:盐、白糖、米醋(白醋)做法:1.排骨洗净切块,撒少许盐拌匀,稍腌制入味(我还放了点姜丝去腥,不放也可);2.热锅,放比炒菜稍多一点的油,放入排骨;3.刚开始的时候,不用急着乱翻炒,可以稍煎一下,煎香一面再翻面;4.接着就开始时不时地翻炒了,让排骨均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崛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舶来"的话语 "中国崛起"是舶来品,它是国际社会一部分人在讨论中国90年代以来的变化时所使用的一个形象化的概念,后来被转译到中国.不过它已经成为被接受的正面的大众话语.  相似文献   

14.
近代川南井盐的中心毫无疑问在自贡,自贡就是破盐催生的城市。自贡井盐曲折的历史人扼腕,井盐的辉煌可能不在,但是建立在盐上的自贡气质和风味不可能被轻易冲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药污染公害时见报端。有些人为了身体健康,宁愿买被虫吃过的蔬菜,并且还提出了"有虫无害有益论",进而出现了人与虫"同吃一锅饭"的怪现象,实在是有些耐人寻味。有虫果真"无害有益"吗? 我们不妨先作一个分析,在什么情况下菜地里才会"有虫": 1.整个菜地,或者是其中的一小片未被喷过农药; 2.已经有了抗药性的虫子; 3.假农药被用于妨治病虫害; ……  相似文献   

16.
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创造两家世界级500强公司,已经是个"古老"的传说。可是他只身拯救日航,却是发生在每个人眼皮底下的事情。2010年2月1日,稻盛接盘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截至2011年3月,日航盈利创造全球航空公司第一的纪录。对今天被"人荒"、"钱荒"、"电荒"、"心慌"困扰的中国企业,重新梳理这  相似文献   

17.
一家中国公司登陆纽交所,并创下美股史上最大规模IPO(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记录,这注定被国人视为"走向世界"的骄傲、被世界视为"中国崛起"的信号,向世界讲述了一个中国故事。"很多年前,我们公司的创始人们就渴望成立一家由中国人创办,但是属于全世界、属于这个时代的公司。15年过去了,我们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现在,我们也已经准备好让全世界来认识我们。"马云意气风发。但,是故事就有悲喜,有人举杯相庆,就会有人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18.
洪浩 《走向世界》2012,(31):14-17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人物是"你"——网络时代的每一个人。6年后的2012年,当年把"你"推上前台的维基百科、YouTube和MySpace,风头已经被微博、社交网站盖过,网络时代的"你",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有了全然不同的体验和体会。今天,无数个这样的"你",不仅是在观念上而且是在现实中,改变着这个远未平静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在浦东生活过,或者认真看过浦东的地图,你定会发现在今南汇县和浦东新区的近海地段有不少带有"团"和"灶"的地名,如大团、二团、六团;:二灶、三灶、六灶等。实际上这都是古代沿海煮海水为盐遗留下来的地名。盐是人类生存必须的食品,一个人在一定的时期不摄人运...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伴随着政策的宽松、流通的活跃、商品和市场的发展,一批批中国人摆脱了昔日贫困,实现了温饱、小康、富裕……更有不少"弄潮儿",被奔腾的市场大潮托入"大款"、"富豪"的行列。《中华工商时报》披露:改革开放10多年来,中国已经出现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有些人即使在西方也可堂而皇之地列入富豪名单。保守估计,中国已经拥有100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