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真三维GIS地理时空信息为框架,以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筑物内部结构、地下管线模型、城市部件模型、公共专题信息、感知监测信息等为载体,结合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关联地理实体位置与属性信息、业务数据以及泛在信息,建立二三维一体化、高精度、单体化、多层次的平台。平台为智慧园区提供数字孪生空间底座,能够实现宏观与微观、室内与室外、静态与动态一体化,最终实现园区空间信息全局可视、实时态势精细洞悉、发展趋势推演仿真、运行安全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自动运行系统是未来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根据现有的技术经验,使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智能运行管理系统能够有效保障列车自动行驶的安全性和运维管理的智能性,通过软件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列车的远程监测、故障报警、远程控制和运维决策等功能.文章从系统的需求到预期实现的功能,阐述了全自动运行车辆调度管理系统与数字...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农业智慧化水平指标,利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对智慧农业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直接作用机制看,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智慧农业发展;从间接作用机制来看,技术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对智慧农业发展的影响中产生了部分中介作用;农业经营规模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智慧农业的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维度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李雪晴 《中国招标》2023,(4):137-138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模式难以对项目从决策到运营各个阶段进行准确控制,项目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也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BIM技术可以基于BIM数据库对投资方案进行对比,便于使用人选择,还能够使所有项目参与者直接看到建筑模型,便于提前发现和解决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定位技术、识别技术等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开始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相结合,智慧图书馆就是人工智能与传统图书馆的结合体,为图书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力量。文章从人工智能和智慧图书馆入手,分析和探讨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中应用,提高图书馆的智慧程度,为学生等需要图书服务的人群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阶段,隧道交通工程的设计工作逐渐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对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将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可推广应用途径展开论述。结合工程实践,对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进行了实际工作的回顾,对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应用情况、产生的问题等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也为未来的轨道交通工程领域中的BI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7.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镇江建科综合楼工程建设管理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与研究。文章主要应用Revit分析,并进行BIM-4D虚拟施工模拟,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施工工艺模拟分析,装饰工程的BIM模拟分析,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达到良好的BIM应用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可视化、共享性、动态化等重要特征,进行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主要价值体现在:BIM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安全隐患;动态集成信息,便于危险识别;基于可视化碰撞检查,减小安全风险;流程化BIM实施,实行动态安全管理。BIM安全管理典型措施主要包括:基于BIM-3D漫游的安全防护检查、施工场地安全管理模拟分析、专项方案优化、临时设施搭设、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云平台动态安全管理。研究成果适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多层高层建筑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帆 《魅力中国》2014,(4):306-306
1.引言 数字城市,又称网络城市,或智能城市,更确切地说是信息城市。可以理解为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手段之一。我们可以将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基础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建库、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海量信息的传输技术。其中基础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建库工作,是建立数字城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设计的优势,并且提出了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的BIM应用点,为保证绿色医院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提供分析手段与方法,可在绿色医院建筑设计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字孪生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凭借对真实场景的细粒度与动态性模拟,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建造、智慧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危化品的储运一直是事故的重点多发环节,然而数字孪生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仍然较少。基于数字孪生的技术特点,首先分析数字孪生当前的技术核心与实现方式,然后阐述危化品储运数字孪生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系统的基本架构,最后以天然气接收站为例,展示数字孪生技术在LPG槽车装卸与运输过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表明,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底座,依托传感器获取的多源数据流,在应用层衍生满足用户需要功能的设计,能够为实现危化品储运“主动安全”提供一定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产品技术成熟度和技术系统进化潜能的预测对企业进行投资、企业制定产品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是以TRIZ理论在智能手机技术系统的成熟度和技术系统进化潜能评估中的运用为例,为企业进行不同产品的技术发展预测提供了简单易行的TRIZ方法。TRIZ理论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技术预测方法,克服了传统预测方法的主观性、局限性等缺陷。  相似文献   

13.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数据中心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服务器数量增长过快,功耗上升迅速,导致管理成本与难度加大。基于虚拟软件构架虚拟服务器环境,能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能耗,降低管理运营成本,为搭建教、学、办公、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成长。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智慧城市、大数据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关系,报告了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数字城市"作为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城市发展的主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城市"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相互关系,阐述了哈尔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支持以及"数字城市"应用系统的建设和政策法规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李柱峰  黄志勇  陈搏 《科技和产业》2019,19(10):158-162
机场跑道路面的隐性结构病害严重威胁飞机的运行安全,为了准确、及时对道面结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和内部结构病害的精准识别,依托广东白云机场开展跑道道面无损检测技术研究。采用落锤弯沉仪法获取的弯沉盆反演道面结构层弹性模量,联合水泥板间弯沉比传递系数,可以全面评价机场道面承载能力,模量偏低的道面水泥板,其板间弯沉比传递系数偏小,二者间存在良好的映射关系。采用三维探地雷达技术开展道面结构层内部病害检测,发现弯沉比传递系数偏低位置出现传力杆断裂、变形,混凝土板内部破碎,接缝处积水等问题,建议对不同病害开展分质处治措施。两种无损检测技术的结合可以高效检测与评价跑道道面路用性能,也为路面病害探测与处治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项目管理在深圳机场IT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管理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深圳机场信息大楼及数据中心IT集成项目对项目管理的实际运用,确保了项目实施中的科学性,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成功几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基础技术建设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原 《理论观察》2003,(3):115-116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包括数字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在内的基础技术建设。随着人们对信息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计算机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必将给传统图书馆带来巨大影响,只有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具备较好业务素质的复合型馆员,才能适应数字化图书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全方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下,成渝经济圈和成渝机场群正迎来重要的转型机遇。然而,成渝机场群在走向世界级机场群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在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对如何实现成渝机场群的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成渝机场群的发展特征,总结了机场群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优化交通联运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建设意见,致力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机场群的融合发展和可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机场场面运行的结构与流程,分析场面监视中移动目标的冲突类型,结合基于ADS-B的SURF IA应用原理建立机场场面冲突探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建立保护区的移动目标冲突探测算法,并且结合模型基于真实的案例分析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SURF IA应用在实际运行中能有效做出告警预测,减少或避免冲突风险,进而提高机场场面运行效率与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