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发展空间日益减少、存量用地潜力亟待挖掘的大背景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发展模式为城市更新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思路。基于TOD规划理论的原理和内涵,构建了由土地属性、交通条件和更新成本等多元因子所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式用以确定指标因子的权重;利用可逼近理想解的TOPSIS法对轨道交通站点的更新潜力进行定量测算,并通过自然断点法对各站点更新潜力大小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与PPP模式的结合,能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项目运行效率。以2011—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449篇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借助CiteSpace 5.7.R1对该领域发文量、发文时间、研究机构、发文作者、发文期刊来源以及关键词频次、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当前研究现状,综述研究动态,使研究中难以观察或统计的关键问题得到直观呈现。提出加强作者与作者、机构与机构、作者与机构间的合作,增强交叉学科支持力等相关建议。从关键词角度分析,将近10年内的研究趋势划分为3个阶段,梳理各阶段研究重点,总结经验,为未来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空间聚集效应带来了劳动力和资本的高度聚集。城市中心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土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城市的扩张是伴随城市发展的必然环节。城市轨道交通扩展了城市半径,加快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促进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南京市为例,剖析了轨道交通的开通对城市市中心、边缘区的沿线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商品房价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回归模型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公交IC卡数据及地铁站点进出闸刷卡数据进行关联匹配,建立个体公共交通出行链,并构建了通过刷卡时间差推导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换乘接驳量计算方法。运用层次聚类法、K-means聚类法对地铁站点进行区域分类及站点周边主导用地分类,进而开展常规公交与地铁接驳比例的聚类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城郊结合区公交接驳比例大于中心区和外围区,居住型地铁站点公交接驳比例明显大于办公型、商业型及枢纽型站点。表明针对城郊结合区、居住型站点开展衔接设施布局规划,有利于提升轨道交通客流效益,便于构建更为有效的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支撑公交都市的建设,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5.
薛锋  王朝阳  李青青 《科技和产业》2022,22(11):163-169
轨道交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依据,在分析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与敏感性分析筛选指标,建立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的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分析指标间的影响关系,识别关键指标,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产业生产总值、从业人数等指标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王东振 《科技和产业》2021,21(12):292-298
铺架基地承担着铁路铺轨施工及其物料存放、供应任务,其规划、选址与设计是影响铁路铺轨工程后续工程的安排、施工质量与总工期的关键。目前针对铺架基地选址及布置方面的研究尚停留于定性分析研究阶段,缺乏科学的、定量化的选址及布置方法。依托重庆西站改造工程,创新性地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山区高速铁路铺架基地的设计与施工中,分别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及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方法,提出了铺架基地选址与规划方法,该方法可以为今后类似山区地形预制梁场和铺轨基地等大型临时建设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华霖杰 《科技和产业》2023,23(12):250-257
在地铁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废旧基础、锚索、锚杆等地下障碍物,给地下施工安全及进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处理地下障碍物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以济南市轨道交通4号线段店站锚索侵限处理为工程依托,在确定使用旋挖钻处理地下侵限锚索的前提下,借助FLAC3D数值模拟平台探索3种不同旋挖工序对地层和既有结构的影响,通过对比选出最适合的旋挖工序。计算结果表明,隔一挖一跳点旋挖施工对于地层和既有结构的影响明显小于无间隔连续旋挖施工和隔二挖一跳点旋挖施工,隔一挖一跳点旋挖施工更能安全高效地处理地下侵限锚索。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风险评价,主要针对项目环境、技术等客观事件风险,忽 略了对项目主体行为等因素引起的主观事件风险的评价。由于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主体行为是 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项目主体行为问题研究在项目管理中就占有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本文在界定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文献统计、专家咨 询等方法,识别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构建基于模糊集和物元理论相结合的城市 轨道交通PPP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评价模型。实例验证了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 文研究可以有效指导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风险管理实施,促进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迈入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然而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几乎整个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亏损。本文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借鉴国际先进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莉 《特区经济》2007,(8):261-263
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越发明显,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站点对房价的影响在2.5公里的合理步行范围内;对城市中心区的房价的影响较小,越远离城区对房价的影响程度越大;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时间影响越小;对于商业用房地产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工业用房地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