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关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经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周鹏 《发展》2006,(12):100-101
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关注价值问题。他们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价值标准观。认真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价值标准观,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究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落后,农民贫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因此,提高农民的素质,形成农民现代意识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毛泽东、邓小平农民教育问题比较.为今天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都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做了艰辛的探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制定了不同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步骤。毛泽东提出的“两步走”发展战略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江泽民提出的“新三步走”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发展步骤都是引导中国前进的理论和旗帜  相似文献   

5.
社科情报     
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学术讨论会日前举行,有同志认为,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这篇大文章的“下篇”,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充实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提出了毛泽东思想“下篇”的正确构想。毛泽东思想“上篇”是新民主主义论,“下篇”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这“下篇”毛泽东没有完成,是邓小平丰富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提出了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史上 ,毛泽东进行了探索并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毛泽东并没有探索成功。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毛泽东没有提出的新目标、新方针、新政策 ,把毛泽东的现代化战略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坚持邓小平的现代化战略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伟大一生为中国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不但指导了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也为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历史的经验。本文就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既是为了纪念心中的毛泽东,同时也是为了深入学习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首先表现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深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的艰辛探索,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实践,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了高潮;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面临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今天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承发展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不断深化。在继承毛泽东发展观的基础上,邓小平又继续创新,不断开拓,对“为什么要加速经济发展”、“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他的最重要、最根本的设计,就是中国的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就是邓小平最著名的经典性论断。  相似文献   

10.
重视发展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开拓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河,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思路。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江泽民特别强调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而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