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转轨时期 中国科技创业活动的四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科技创业活动呈现出四大趋势;创业活动正在从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转变;创业活动推动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热点越来越明显;创业中心开始出现,全国性创业体系正在形成;科技创业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流力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意义,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应成立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建立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组建创业指导导师团队,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完善大学生创业相关制度政策,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咨询平台;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培训机构,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创业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3.
陕西虽具有创业和发展创业经济的良好条件,但创业的环境中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创业政策和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政治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优化经济环境;加强创业文化建设,优化文化环境;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的发展,优化教育环境,以推动陕西创业活动和创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指出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和教学效果评估方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立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要通过专业教师讲授,加深学生对创业知识的了解;聘请企业家现身说法,激励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迎接挑战的决心;采用模拟演习的形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地矿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内涵,分析了地矿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率低的原因。从共青团工作视角出发,提出扶持地矿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建议:发挥“引导”职能,引导大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发挥“组织”职能,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发挥“服务”职能,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发挥“维权”职能,维护大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农村妇女参与全民创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全民创业的对策建议:1、创新理念;2、加大技能培训;3、启动多方资金支持与服务;4、优化创业环境;5、改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杨波  熊中楷 《改革与战略》2010,26(8):100-102,112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约2000万农民工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好办法。政府引导农民工创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而不“鼓动”;应注意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应长期重视农民工创业,防止新创企业短期内倒闭。农民工创业要充分调研市场,防范市场风险;慎重选择项目,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要量力而行,争取家庭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创业领域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文章从有影响力和有代表性的创业定义入手,归纳了理论共识、调解理论冲突;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括创业者、创业过程和外部环境等三个主题的简单创业研究框架,细化出创业过程模型,并归纳出比较完备的创业模型和创业定义;最后,该文以构建的创业研究框架为分析单元对国内的创业文献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分析,阐述了国内创业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校学生为被试对象,采用创业意向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意向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创业意向在性剐、生源地、专业、年级、创业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意向存在相关,具体表现为,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能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10.
这里是唐山自主创新的主战场,创新成果瞩目国内外;这里是企业家、大学生及一切有识之士创业的乐园,无数创业故事演译着财富神话;  相似文献   

11.
用户创业在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学界重视,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尽管较多学者认为领先用户更可能发展成创业者,但是领先用户如何转化为创业者的理论机制还未得到深入揭示。基于此,本研究将领先用户特征作为驱动因素,构建了“用户创业意愿形成”和“用户创业行为转化”的两阶段用户创业行为整合模型。结果表明,领先用户特征通过激发其创业意愿产生进而促进其创业行为开展;进一步发现,主动性人格水平越高,领先用户特征越能激发其产生创业意愿;领先用户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的转化过程则更为复杂,领先用户越处于用户社区中心位置,其创业意愿越可能转化为创业行为;领先用户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越高,越能增强用户社区中心性在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转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有效揭示了用户创业者的生成机制,并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领先用户理论。  相似文献   

12.
会议     
《中国高新区》2005,(6):4-4
诺贝尔奖得主对话中国企业家;激光技术及产业化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巴黎博览会发明竞赛“物不新奇死不休”;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9月召开;创业中国高峰论坛揭晓十大“创业领袖”。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学术创业形式对学术创业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学术创业者适合选择更贴近创业范式的硬创业还是与传统学术文化关联更强的软创业以提高学术创业成功率,成为了值得探索的现实问题。学术创业形式选择受到学术创业者个体差异的影响,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个体差异中的主观心理因素,更忽略了多重心理因素的协同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目标动力学理论,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学术创业形式选择的心理因素组合及其对应的心理目标。研究发现:学术创业者适合硬创业还是软创业受到学术创业动机、创业者身份认同和学术创业压力的共同影响;8个组态揭示了学术创业者拥有主动型、理想型、进取型和成长型的心理目标更适合硬创业;拥有勉强型、清闲型、传统型和生存型的心理目标更适合软创业;主动动机和非创业者身份认同分别是进行硬创业和软创业的重要条件。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学术创业的成功实践,同时为学术创业者职业发展和相关组织制定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双创”背景下,深入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活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直接参与主体、间接参与主体、创业环境3个构成部分,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5—2019年我国创新创业活跃度较高的96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度创业生态系统不同构成部分的发展水平,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活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市创业生态系统3个构成部分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创业活力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直接主体参与度、间接主体参与度、创业环境均对城市创业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生态系统的演进与完善可直接提升区域创业活力;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区域创新效应是创业生态系统间接促进创业活力提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运用Sys-GMM 面板方法来实证研究创业活力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创业活力显著促进了城市工业增长;东部城市创业活力对工业经济的促进效应最高,中部和西部城市次之,东北城市则不显著;创业活力对城市工业经济的促进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递增而提高,即由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至特大城市依次递增;在总体上,拥有经济开放政策的城市创业活力促进效应更大,但是当城市开放政策超过一定数量后,这种促进效应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现状、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八条建议:调整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把农民就业创业增加收入摆到首要位置;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民工的素质;搞好城乡统筹,完善社会保障,加大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执法力度;加大投入,提升城市教育承载能力,保证农民工子女入托就学;调整利益分配,明确用地责任,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落实户籍改革政策,搞好均等服务,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鼓励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培养现代职业农民,促进小城镇建设;搭建平台,通力合作,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和进城未就业青年农民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7.
韩炜  李垚鑫 《南方经济》2023,(4):98-113
为什么有的新生代创业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创业行动,而有的却筹备几年时间始终难有进展?立足新企业尚未形成的“新生”阶段,本研究从创业成长期望角度解释创业者完成创业行动的差异表现,引入创业动机水平与创业时间投资,探讨上述关系的边界条件与中间机制。利用中国创业者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PSED)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创业过程中,拥有高成长期望的新生代创业者能够完成更多的创业行动;并且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水平越高,其成长期望对于创业行动完成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地,新生代创业者的成长期望,经由其对创业过程的时间投资,作用于创业行动的完成。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新生代创业者对成长的期望如何转变为现实的行动化成长的内在机理,丰富“创业期望-创业行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创业动机理论多强调个体认知差异,而缺乏对个体认知趋同的关注。本文从社会认知趋同视角提出了个体认知、社会认知和创业情境共同作用于创业意愿的分析框架,构建出就业压力受教育认知异化影响负向冲击大学生创业决策的概念模型,并基于29所财经类院校跨年度问卷数据检验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持续性下滑趋势;考研、考公等社会认知的趋同是导致就业压力不断挤出创业意愿的关键;具有更高科研参与度的大学生会呈现出更高的创业意愿,而持有更高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会对自身在校学习经历具有更高的满意度。文章从社会认知趋同视角反思了大学生创业动力内生缺失的原因,揭示了科研实践对创业意愿养成的积极影响以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意涵,为优化高校创业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活·悦读     
《上海国资》2009,(5):87-87
巨人之死雷曼兄弟;达成交易的完美谈判;史玉柱教你创业;用情商拿订单  相似文献   

20.
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关键性因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中,既要强调指导教育的全面性,又要突出指导教育的关键性。要以学业为基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以创业为向导,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以职业为载体,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以事业为目标,推进生涯规划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