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越  黄家立 《中国经贸》2014,(11):36-36
随着近几年外包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美国陆续将企业的非核心项目转移到中国生产,中国,这个兼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大国已经成为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国家之一。当前美国的观点认为发包到中国将减少美国国内劳动力的使用,不利于美国劳动力的均衡发展,而中国同样认为,接受美国非核心项目的外包,只能解决低技术劳动力的就业,长期发展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借鉴了要素禀赋理论,通过构建模型来分析大量涌进中国市场的外包企业对于中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最后针对当前世界贸易的现状对中国在未来承接外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修小平在2004年中国软件外包国际峰会上指出,科技部计划重点扶植100家软件企业,帮助他们筹备出口资源,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最后实现海外创业。2004年是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启动的第一年,将有50家企业得到科技部的支持,科技部希望更多的企业申请加入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供应商的选择指标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敏  黄河 《改革与战略》2009,25(7):142-144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开始将一些非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为外包运营,但如何选择合适的外包供应商,既能使企业可以利用外包创造价值,又能将风险减至最低,成为许多企业面对的难题。文章针对该问题以适合企业实际操作为目标,随机选取广东上市公司和在广东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的60家大型企业发放问卷,根据回收的53份问卷,探索性提出了一套由六个一级指标和十五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人力资源外包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侯丽霞 《中国经贸》2013,(16):167-168
全球新药研发外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使国内新药研发外包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随着近几年研发成本费用的不断上扬,使这些企业发展的速度开始放慢。本文从新药研发外包企业的成本控制入手,浅析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提出了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提出成本控制实行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服务外包已经成为金融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具效率手段,随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到来,金融服务外包展示了非常广阔的前景。我国商务部已将服务外包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商务部首批天津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区域,已被批准成为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如何在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中抓住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这一契机,在高起点上系统布局,在体制、机制和自主创新上先行先试,这些都值得运用开放视野,进行深入的比较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冷培 《魅力中国》2010,(32):91-9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服务外包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企业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长株潭在面对这一机遇,如何通过发展服务外包进行提升产业结构,实现又快又好的新发展。本文分析长株潭服务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自己的对与发展服务外包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软件产业出口占全国六分之一,已初具国际化规模,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国家十分重视服务外包这一战略发展产业。扩大信息服务外包将有利于软件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经过几年的市场历练,规模绩效高速增长,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口山认为,一方面欧美等国家出于规避风险及降低成本的考虑开始把某些项目向中国转移;另一方面国内软件外包服务商近几年开始把触角延伸到国外,并通过收购、设立分支机构等策略“走出去”,在这一行业中尤其活跃的风险投资商将为服务外包的发展增加推动力,而上市也已经成为许多主力软件与服务外包服务商的近期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胡飞 《特区经济》2009,(5):213-214
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全球服务业正在迅速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把握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外包人才的开发、构建企业联盟和加强品牌建设是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黄微 《沪港经济》2007,(11):20-22
抓住国际服务外包转移的机遇 所谓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信息系统构架、应用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等业务,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服务内容,服务外包可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其中信息技术外包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60%.按照服务提供商的地理分布状况,还可分为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继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之后,出现了发达国家向具有成本、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知识型服务产业的新趋势,服务外包已成为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印度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发端于软件业。1980年代以来,全球软件业大规模向印度转移,使印度成为世界软件外包的主要基地,软件外包不仅催生了印度软件业,而且使之成为全球领先产业。2006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总产值达到396亿美元,软件出口105个国家和地区,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0%,并形成了一批如InfoSys、Wipro、TCS、Satyam等世界级的软件外包企业。继软件业之后,其他服务业,如呼叫中心业务、会计等后端办公业务也开始陆续向印度转移。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设计服务外包也在快速向印度转移,这对于全面提升印度设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印度设计产业繁荣与发展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安排专项资金,对2009年度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相关业务予以资金支持。为此两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09年度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这笔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商务部、科技部确定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服务外包企业。以及列入商务部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名录的企业。此外,还将用于鼓励提供各类适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机构(含大专院校)、支持示范城市的相关公共服务平台设备购置及运营费用,以及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通行的资质认证。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     
昆山六家台资企业获2001-2002年祖国大陆500家外资台资销售额之最江苏昆山六家合资企业———仁宝电脑工业(中国)有限公司、四海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昆山统一企业有限公司、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牧田(中国)有限公司和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在祖国大陆500家销售额最大的外资、台资企业榜上有名。六家企业的年销售额达93.58亿元。“仁宝”电脑以28.245亿元的销售额排名123位,其余五家企业的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环泥投资祖国大陆在广东惠州建厂环泥将投资20多亿元,在广东惠州建年产100…  相似文献   

14.
郭莉 《首都经济》2010,(10):32-34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首现万人企业。 不久前,文思创新、软通动力两家北京服务外包企业成为国内首批达到"万人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这也标志着北京的服务外包产业迈上了一个颇具里程碑意义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初,南昌与北京、上海等20个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南昌市副市长,南昌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曾光辉表示,南昌高新区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利用现有软件企业的优势,打造“中部服务外包基地”。  相似文献   

16.
肖挺  赖剑锋 《世界经济研究》2023,(7):77-91+135-136
文章考察了在贸易自由化加剧了本土企业竞争的背景下,来自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周边国家的产品输入对中国企业经营战略调整与绩效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上市企业与UNcomtrade数据库进行匹配构建的样本研究表明:海外进口竞争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概率,但企业涉足的主要为与其经营生产活动相关程度较高的嵌入式服务;企业也会因进口竞争选择将生产外包,但更热衷于选择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企业受资源约束难以同时参与两类活动;企业在进口竞争下绩效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会随之提高;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更容易涉足服务化或将生产外包,而进行出口贸易的企业受到冲击时亏损的可能性较低。研究还发现,企业实现服务化的主要手段是将内部员工从制造行业转向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软件业缺乏国际影响力品牌的问题,商务部将着力打造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整体品牌,提高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整体形象,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国际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将IT支持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业务流程等服务需求委托承包给他国企业来完成,以专注于核心业务,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经济活动。随着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和价值链重组的不断深化,这一商业模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综合比较成本和效率所存在的差异,软件服务外包也经历着由发达国家的在岸发包、离岸发包,到国外企业向中国一线城市发包、向二线城市发包等一系列产业转移过程。本文分析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动因、效应和优势,论述了目前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行业、企业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将新药研发业务外包到中国,推动着我国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具备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多重优势,我们应紧紧抓住机遇,将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打造成我国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