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楚 《沪港经济》2009,(4):26-27
保增长、促就业,还是保就业、促增长?这或许是一个辩证的难题。 据悉,中国最高决策层目前还在权衡“保就业”与“保增长”两者之间谁前置谁后置的问题。以目前情况来看,以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的方式,可能更受到决策层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在“2008中国经济年报”专题节目盘点2008年的经济数据、展望2009年的经济前景时说:“从短期看,当然是考虑保就业,保增长是最终的目的。在保就业方面,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增长方式,不同增长方式对就业的促进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保增长意在保内需促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宏观政策的“一保一控”已经明显地表明了保持经济增长的决心,那么,目前的保增长额度维持在一个什么水平才算合理呢?本文作者、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这个合理的水平应该是保持10%或9%的GDP年增长幅度,而不是保持去年的11.9%或者更高。由于外需是不可能被“保证”的,所以保增长准确地说应该是保内需,通过内需增长来推动经济增长,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这其中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认清当前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措施.解决影响和制约“保增长”的各种突出问题,抓住发展机遇,保持发展势头,确保辽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关键是要树立“保增长”的信心。从“保增长”的资金、市场、产品、技术等要素条件看,经过多年积累,辽宁经济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5.
面对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而保增长和保就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就业是发展之源、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政府之责。做好当前就业工作,是事关能否顺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能否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重大问题,务必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上,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6.
源自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早就已经严重侵害了各国的实体经济,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拯救本国经济,中国提出的目标是,2009年保证GDP“8%”的增长率,为完成这个目标,保就业便成为了重中之重,假如不能保住就业,扩大内需根本就是句空话,而内需不能扩大,中国经济就算可以“保八”,也只是靠投资支撑的增长,财政杠杆一旦放松,经济就会下滑。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大动荡,2009年我国经济保增长的压力不容忽视.当然,基于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加上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保增长问题应该还不是太大.但在保增长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保增长勿忘调结构,保增长也不仅仅是保GDP增幅,更重要的是保民生.在化解当前矛盾的同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无疑已成为各国政府施政纲领的重要内容。毋庸讳言,纵观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就业形势尤为严峻,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亟待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日渐扩大。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政策,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和“一揽子”应对计划。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这是保增长、保就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北方经济》2008,(9):35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了10.6%,CPI同比上涨了8%,从这点来看,抑制通货膨胀成为现阶段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任务,专家表示,要将治理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增长统一起来。但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保增长应该是个优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正在为保增长而不懈努力,保增长不仅要重视需求边力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且要重视供给边力量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在企业困难、就业压力空前加大的形势下,保增长已成了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中提升"会战攻坚作为保增长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3.
张家寿 《广西经济》2009,(11):14-15
为了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势头,中央提出在保增长中要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扎实推进结构调整,使保增长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在应对危机中实现结构调整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刘曦 《辽宁经济》2009,(7):18-18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新政策新措施,明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热点,从中央到地方传递出的“更大力度改善民生”信号给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信心。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国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全面支持和促进就业的关注要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为扩大和稳定就业,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重拳出击,果断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已经并将极大地促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叠加影响,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  相似文献   

16.
华新 《当代陕西》2008,(12):6-9
我省实施的八项保增长措施,在着力摆脱当前困境的同时,致力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7.
筱夫 《中国经贸》2009,(13):60-61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加深和蔓延,在对外贸易领域,一方面表现为国际市场需求萎缩,造成“订单减少”,另一方面信用环境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收汇风险加大,导致部分出口企业有订单不敢接.交易严重下滑.中国对外贸易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符合世贸组织(WTO)规则的贸易促进措施.是保障中国企业收汇安全、促进出口成交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稳外贸、促增长、保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保增长对当前保增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保增长必须立足扩大有效需求,必须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必须激发企业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19.
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在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冲击下,"六保"要求目标明确、底线清晰。一连六个铿锵有力的"保"字,体现出对于困难和风险的充分估计。同时更重要的是,由其传达出的坚守底线坚定信心,可以在当前全球经济普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及时起到稳定预期、提振人心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战略决策的全面贯彻实施,国土资源部将从现在起到今年11月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