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古典经济学视制度不变来讨论经济增长的源泉,与经济增长的实际不符,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纳入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要素,制度变迁,制度创新,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制度存在缺陷,通过市场改革,构建新的制度结构,改变资源配置方式,能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对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认识,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制度决定论的对比,分析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制度要素。并进一步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以及数学模型两个层面,论证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葛清俊 《生产力研究》2002,(3):95-97,18
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模式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介绍了上古典经济学、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提出的经济增长推动模式后,分别对其做了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在肯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结论正确性的同时也批评了上述模式理论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上的局限性。同时,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证并推导出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而不是相反和直接导致经济增长的是技术创新而不是制度创新两点结论。据此,本文作者提出了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纵向推动模式,并就这一模式的政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二者在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的研究目的、制度发展的动因、制度变革方式以及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存在差异,也有相互融通之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完善,对于我国目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制度创新与高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三保 《发展研究》2004,(12):72-7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用诺思的话说:“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他们构成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制度包括了各种正规和非正规的规则。传统经济理论往往假定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展开研究,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把制度做为一个变量,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晓利 《财经研究》2000,(7):18-23,35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学分析框架,指出制度变迁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制度变迁的主体包括组织,个人和国家或政府。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培育市场和促进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中,增 长极理论是倍受瞩目的。因为这种由点到面的发展思路为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的道路。通过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诸要素(资本、劳动力和技术)都可以极化并向相对较低水平的地区扩散。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制度也纳入了经济增长的框架里面。本文试用增长极理论的一些原理,分析制度是否和其他要素一样有极化和扩散过程。 一、制度势差的存在 纳入经济增长框架里的因素很多,资本、劳动力、技术及制度因素都曾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加以考虑过。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  相似文献   

8.
张岑遥 《经济师》2005,(11):42-42,44
把制度纳入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过程,贯穿于西方经济增长思想史的始终。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制度因素经历了从外生到内生、从重要因素或中性因素到关键因素、制度的内涵与外延都不断拓展的过程。文章主要分析这一进程、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发展趋势,并比较了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在制度分析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浅析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投资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一起被称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义上,制度的起源、变迁与创新、供给与需求都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相关.从结论上说,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经济模型的演变过程,指出了它们在刻画现实经济运行时忽略制度这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的重大缺陷。最后,通过引进制度参数,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改,对用模型来刻画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出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殷凤 《经济学家》2003,(6):80-84,125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度经济学已经从简单介绍和模仿转入到独立思考和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中国制度经济学主要面临着借鉴和创新的挑战,基础理论研究和研究视角的挑战以及案例研究的挑战,今后,中国制度经济学应从扩大研究视角,引进演进博弈理论,量化制度要素、通过对话和合作促进制度理论的发展、推进制度经济学中国化进程,以及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研究等几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理论中的认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朝付  任荣明 《生产力研究》2005,(11):33-34,126
制度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尤为强调制度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一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也是制度不断变迁的过程。本文拟对制度变迁理论中的认识论问题谈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与国家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国平 《生产力研究》2005,(5):17-18,21
本文主要是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与国家关系理论的一个回顾、整理、概括。本文的基本思想是:国家(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是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绩效的保证,又往往是制度低效的根源。在这一逻辑下,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制度变迁的两种形式以及国家在这两种形式中的不同作用,最后,提出制度变迁与国家关系理论对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现祥 《经济评论》2004,(5):50-53,62
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基本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变硬核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引入信息和交易成本以及产权的约束 ,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它们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硬核 ,如理性选择模型。同为制度经济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派没有任何理论渊源关系 ,但是他们都关注制度问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模型化、强调历史的作用、注重制度差异的研究及用制度方法解释发展差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崔义中  马建军 《经济问题》2007,332(4):3-5,10
新制度经济学是对古典制度经济学的复归,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是古典制度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从古典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学演进历史的内在逻辑性.但是,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存在着根本分歧:前者以揭示经济制度的本质为目的;后者以为市场经济运行服务为目的.这种根本分歧的存在,决定了我们不应将二者的理论基点和研究方法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不同理论解说及其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制度创新差异性 与多样性缘由的不同理论解说 关于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缘由,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解说主要有: 1.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立足于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经济哲学基础,沿用新古典主义的边际成本——收益和供求市场均衡分析方法,从制度创新的动因源泉与条件以及变迁路径等角度,阐明了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之缘由。  相似文献   

18.
毛健 《时代经贸》2007,5(5X):29-30
中国27年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快速的发展,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许多经济学者的努力方向,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这一方面也显示了它极强的解释能力,本文尝试对不同时期各种不同的解释模型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纵向推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模式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介绍了古典经济学、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提出的经济增长推动模式后 ,分别对其做了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 ,在肯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结论正确性的同时也批评了上述模式理论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上的局限性。同时 ,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证并推导出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而不是相反和直接导致经济增长的是技术创新而不是制度创新两点结论。据此 ,本文作者提出了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纵向推动模式 ,并就这一模式的政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交易费用的测量是新制度经济学里面最核心的问题。中国的制度转型及其经济增长为检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本文力争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贡献。第一,我们采用沃利斯和诺思(Wallis,North,1986)的基本思路,首次对中国各省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测算。第二,我们对制度转型、经济增长和中国的交易费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制度转型降低了中国的交易费用,证实了好的制度就是节约交易费用;但是经济增长却没有显著地促进交易费用的增加,这与正统的新制度经济理论预期不符;第三,我们证实了交易也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当市场上的交易费用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规模效应可能会节省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从而导致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