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奉贤县光明镇素有黄桃之乡的美称,自1980年在103亩高亢地上种植黄桃开始,发展到现在已有黄桃5200亩,占全锁耕地总面积的34%,全镇4500户农户,家家种植黄桃。近年来,黄桃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经济效益年年提高,1994年全镇黄桃总产量189280担,亩均36.4担,户均4206斤,人均1445斤,种植面积和亩产量分别比1993年增加36%和40%。1994年黄桃总产值1766.4万元,亩均产值3645元,户均产值7265元。1993年、1994年全乡黄桃产值均占当年农副业  相似文献   

2.
<正> 常熟市沙家浜镇,积极大胆地引导农户调整粮油种植为水产养殖。该镇水产养殖总面积17538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3%,全镇从事水产的养殖户820户,水产总产量达5500吨,产值占去年农业总产值76.9%。  相似文献   

3.
《江西农业经济》2001,(3):28-28
2000年,南港镇苎麻面积达1.01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51.3%;原麻产值1444.3万元,占全镇种植业产值53.4%,占全镇农业总产值37.8%;加工产值达1850万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45.3%;来自苎麻的税收达76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26.5%;农民来自苎麻的人均纯收入达1612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1.5%。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余姚市四明山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把花木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培植了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镇花木总面积已达到6000多亩,全镇70%的农户都种植了花木,并涌现了20亩以上的花木大户80多户,营销大户40多户,去年全镇花木销售产值达615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23.4%,仅花木一项农民人均净增收685元,占全镇年人均收入的27.6%,在发展花木产业的过程中,镇党委,政府从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5.
革命老区四明山镇,近年来积极实施优势产业扩张战略。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扩大花木规模,打造花木品牌,提升花木品位,把做强做大花木产业作为全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使花木业迅速成为全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导产业。到2006年上半年,全镇花木总面积已达到2.6万亩,2005年花木销售总额达到4200万元,农民人均花木收入3500元,占全镇人均总收入4790元的83.5%。全镇80%以上的农户均种植了花木,且涌现了10亩以上花木大户460户,经销人员350多人。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南港镇苎麻面积达1 .0 1万亩 ,占全镇耕地面积 51 .3 % ;原麻产值 1 4 4 4.3万元 ,占全镇种植业产值 53 .4 % ,占全镇农业总产值 3 7.8% ;加工产值达 1 850万元 ,占全镇工业总产值 4 5.3 % ;来自苎麻的税收达 76万元 ,占全镇财政收入 2 6.5% ;农民来自苎麻的人均纯收入达 1 61 2元 ,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61 .5%。一、基本做法。苎麻何以成为上高县南港镇的一大主导产业。主要是实践中狠抓了如下 4个“落实”。1 .坚持立足实际 ,重思想落实。南港苎麻最多时达 70 0 0余亩 ,但自 1 990年大挖麻蔸之风后 ,面积逐年减少 ,至 1 997年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柳江县三都镇提出了“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同艺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以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香菜种植,据统计.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82元,全镇种植香菜面积8400多亩.产值378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1112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5%左右,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水蜜桃名声鹊起,快速发展成为苏州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牌农产品,究其原因,在于该镇以专业合作社为抓手,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实现了水蜜桃产业从"庭院经济"到"致富产业"的飞跃.全镇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种植农户2000多户.2012年,全镇水蜜桃总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收1255元. 重抓关键环节,助推水蜜桃产业发展 为推动产业发展,该镇以水蜜桃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切实加强行业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合作社抓住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蔬菜规模经营●周兴成广东省惠州市梁化镇位于惠东县西北部。全镇21个管理区,4.2万个农业人口,5.5万亩耕地,1993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2530亩,占耕地总面积22.8%。商品蔬菜总产值达6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7%。...  相似文献   

10.
泰兴市新街镇地处黄桥老区,是泰州30个经济薄弱乡镇之一,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289元,列全市末位。近两年来,该镇因地制宜,瞄准“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富民增收”的工作目标,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创优富民机制,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切入点,2007年年底,全镇亩纯收入万元以上以大棚设施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面积达11万亩,高效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6.9%。  相似文献   

11.
新渥镇是“中国药材之乡”磐安县的中药材生产重镇。几年来,该镇凭借独特的山区资源优势和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传统,以调整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为主线,扩大种植规模,开拓产品市场,强化系列服务,走出了一条“药材兴镇”的产业化经营之路。2000年,全镇中药材产值达到411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6.56%;中药材产业税收占乡财政税收总额的19%;全镇药材单项人均纯收入达到269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9%。  相似文献   

12.
三滩镇地处博白县东北面,该镇利用本地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调整种养业结构,大搞农业生产基地化建设。 一是建立年产20万头的猪苗生产基地。去年全镇外销猪苗12.4万头,存栏8.1万头,养猪收入6500多万元。人均养猪收入1240元,成了三滩镇一大支柱产业。二是建立万亩果蔗生产基地。每年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今年种1.3万亩。预计总产量10.4万吨,总收入6240万元,人均1156元。三是建立1.5万亩龙眼生产基地。今年龙眼面积达1.5万亩,有两个1000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的故里.全镇耕地面积4.2万亩,人口4.9万.近年来,该镇按照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提升农业、致富农民的主抓手,走出了一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又好又快发展之路.2008年,全镇生产总值突破侣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2.5亿元,农业增加值1.2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8000亩.超过了总耕地面积的40%,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 0500亩,占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58.3%,亩产值万元以上的特高效作物面积6300亩,占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35%.  相似文献   

14.
慈利县位于湖南西北部的澧水中游。属武陵山区,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3.7%。耕地69.5万亩。占12.6%,人均1.1亩。在耕地中,水田、旱土约各占一半。生产条件差,社会经济较为落后。具体表现是: 1.农业生产水平低。近五年来,我县粮食按播种面积计算,年平均单产仅399斤,比全省的652斤低253斤。农、林、牧、副、渔各业基本上还处于传统农业的状态。2.经济效益低。1985年全县种植业产值亩均只有162元;劳均550元。3.农民收入低。1981—1985年,全县农民纯收入人均195元,去年下半年,省人民政府正式审定的贫困乡镇16个,占总数的42.1%。全县共有贫困村429个,占总数的62.4%;贫困户5万多户,占总农户的1/3,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15.
<正>浦东新区域外农业经济是指浦东新区的企业和个人在浦东新区以外的地域投资发展农业项目和种养业。一、域外农业的规模和分布情况浦东新区在域外投资的上规模企业有20家。主要以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种植业:土地经营面积19.38万亩,产值8.34亿元。主要种植水稻、蔬菜、花卉、药材等。种植粮食面积184400亩,产量达到13万吨,产值达到6.07亿元;蔬菜种植面积4755亩,产量达到11680吨,产值达到846.56万元;花卉种植面积2373亩,产值达到6800  相似文献   

16.
村中村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南坑镇北部,距南坑镇12公里。全村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0户,总人口1374人;土地总面积2.25万亩,其中耕地1919亩,山地2.04万亩;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25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86元。全村种植蜜柚4900亩,  相似文献   

17.
韭园镇位于扶沟县西部.与许昌市鄢陵县接壤,西距107国道、京广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4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80公里,311国道和许郸地方铁路穿境而过。镇域面积82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辖40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2005年底,全镇生产总值5.6亿元.财税收入2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元。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淮安市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和高附加值"三特两高"产业,走出一条绿色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目前,"三特"产业产值达350多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一半以上,其中优质稻米面积约267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6成多;高效设施园艺面积约139万亩,占比近两成;特种虾蟹养殖50万亩,占水产总面积70%;生态休闲主体600多家,产值超14亿元。  相似文献   

19.
绿野新曲     
《农村经营管理》2001,(4):40-41
近年来,洪泽县仁和镇围绕市场,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至 1999年底,全镇形成了 1.1万亩水产品养殖基地, 1.14万亩水生蔬菜种植带,全镇实现财政收入 320万元,人均纯收入 3262元。   尝到结构调整甜头的仁和镇党委、政府又做起了突破大棚蔬菜的文章。他们在去年春提早扩种 160亩的基础上,规划秋延后大棚扩大种植面积 450亩,其中外地 7个大户搭建大棚 150亩,本地 120个大户搭建大棚 300亩。   过去,该镇搞种植业结构调整主要采取行政命令,结果导致政府花钱建大棚,群众不理解,生产不重视,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该镇党委…  相似文献   

20.
西渡镇林果业的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在此之前,全镇2万余亩耕地一直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小片果园只有200多亩,不足耕地总面积的1%,品种也少,以桃为主。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这片富饶的土地,林果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果品产量逐年提高,树种结构日趋合理,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生产基地已成规模,果品质量不断提高。到1997年底,全镇果树面积已达1800多亩,占全镇耕地面积8.7%,品种有桃子、柑桔、葡萄、柿子、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