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小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研究表明,把发展乡镇企业和推动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既是对乡镇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更是对实施小城镇战略的调整和优化。当前,依托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我们认为,至少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动和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向小城镇集中,小城镇人口得以快速增长,加快了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步伐。与此同时,对于村镇的规划也便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淼  刘莘 《城市问题》2012,(9):40-44
21世纪以来,我国小城镇在人口吸纳、产业转换、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小城镇自身的特质外,乡镇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产业、金融、土地等政策的调整成为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小城镇的发展滞后带来了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化不足等一系列负效应,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必须给予小城镇相应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转变其发展模式,尽快提高其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着自身规律,小城镇发展也不例外。“以地生财”只是小城镇发展的外部因素,离开工业化时代资本、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脱离小城镇的力所能及的综合经济实力,单纯指望“以地生财”做大小城镇,建起的有可能是沙滩上的楼阁,而且很可能因为迫于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去追逐土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提高了农民进小城镇的门槛,把大部分农民拒之于小城镇门外,结果是“以地生财”建了镇,又“以地生财”关了门。与其靠小城镇“以地生财”积聚资金,不如依法赋予集体土地所有者完整的土地产权,放开集体土地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保障农民长期而稳定地土地使用权,真正让集体土地所有享受、支配自己的多方面的土地财产权利,进而推动农村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并通过更大的市场更有效地积累资金和配置资源,从而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并从根本上把农民从依赖土地的传统社会保障体系中解放出来,为农村城市化的长远进程奠定坚实的体制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战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开发的战略重点已由沿海地区逐步转向广大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传导城市文明的有效载体,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总结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如何加快西部小城镇建设,以期为振兴西部地区提供一个启动点。  相似文献   

6.
刘红波  姚鹏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37-138
加快小城镇件事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启动农村内需、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景辉 《活力》2007,(6):56-56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农村经济经历了一次突破,现在正进入第二次突破的过程,第一次突破是破“一大二公”条件下的生产搞“大呼隆”、分配吃“大锅饭”,建立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突破,可以简明地说,是对农村自然经济的突破,使我国农村经济由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转变为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新阶段是随着第二次突破的进程而来的,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新发展是我国小城镇发展新阶段的客观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江西小城镇发展动力的重新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晗 《企业经济》2002,(1):157-158
1979年到1998年是江西历史上小城镇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全省小城镇达1800多座,其中县和县级市场的城市镇86座,建制镇593认,乡下府所在地的集镇1142座,城镇非农业人口达884.59万人。江西小城镇在此期间之所以能得到迅速发展,是与全省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密切相关的: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升级,农民收入的改善,尤其是在此期间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陕西小城镇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李富荣 《价值工程》2011,30(15):322-323
陕西小城镇因存在规划缺乏科学性,空间分布缺乏合理性、基础设施落后、环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此,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住小城镇建设方向;打造特色,培育产业,增添小城镇经济活力;加快建设,完善功能,优化小城镇发展;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坚持环保、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加快陕西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办企业建镇兴镇、走以工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发展的道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部分地区所办的乡镇企业在依托原有乡镇集中发展起来后,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大量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不断聚居,形成小城镇。二是大部分地区许多同行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专业市场的兴起,随着专业市场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人口的集中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小城镇建设。其成功经验说明: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里,不发达农区城镇的发展,根本上是经济发展、工商业发展和农民产业转移的过…  相似文献   

11.
朱华燕 《新企业》2001,(12):16-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的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已越来越明显,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推动小城镇建设,而没有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受到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岛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缺乏特色与优势支柱产业支撑:小城镇间的分工不明显;小城镇产业规模较小等问题。因此,推进城镇化应从坚持工业布局与城镇布局相协调i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小城镇发展面临的三方面的土地问题 ,即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短缺与小城镇发展的矛盾、土地制度对发挥小城镇集聚效益的影响等 ,提出了包括要正确处理土地规划与其他各类规划的关系、通过土地整理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和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等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央确定的“小城镇,大战略”的建设方略是继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以来,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举措,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带动农村经济和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而且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战略,而且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战略。近年来,我国农民就业机会减少,农民收入水平下降,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农民收入水平低直接抑制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门路狭窄。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中,通过实现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整理农村宅基地、加快农村市场的培育等,可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建设是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诸方面的全局性和战略性调整。小城镇规划要体现环境意识、人本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小城镇建设纳入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孝义市梧桐镇坚持以生态环境建设总揽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小城镇的集聚效应,鼓励吸引各种项目,各类企业到小城镇发展,从而使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规划科学、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先进的城乡一体化综合性城镇框架,加快了清洁能源型城镇的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成为山西省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  相似文献   

17.
董谦  梁山 《河北企业》2005,(10):21-22
<正> 在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地位。而小城镇发展又取决于产业带动、经济繁荣。兴镇必须兴业。小城镇是伴随着产业的形成和聚集逐渐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原动力,是小城镇获得"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它对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起着支撑作用。同时,小城镇的  相似文献   

18.
抚州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智胜  金亮 《企业经济》2004,(11):142-144
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对抚州小城镇的发展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抚州小城镇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最后针对抚州小城镇的未来建设与发展从指导思想、产业结构调整及小城镇的区域布局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突起.为促进城市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也有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中却不注重环境质量的建设,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本文阐述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城镇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文章认为在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必须把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走集约型、质量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