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股市β系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β系数是测量股票系统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投资理论和投资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β系数的稳定性成为学术界和投资者特别关注的问题。对于β系数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的表现,许多学者做过大量研究,但没有定论。一些学者认为β系数具有相对稳定性,另一些学者认为β系数具有随机性。β系数的估计涉及到时间间隔的选择、模型的选择、无风险利率的选择等,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试图对中国证券市场A股股票β系数的稳定性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市场的波动有许多特点,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是指同等程度的利好消息与利空消息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不相同.本针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展开深入的实证研究,得出与国外股票市场相反的结论,即在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同等程度的利好消息对波动的影响更大.最后从投资结构、心理和交易机制等方面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面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研究房地产市场与股市波动相关关系,无论从微观角度来说对投资者建立有效投资组合时如何选择资产,还是从宏观角度来说对金融风险的规避和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1998年1月-2007年1月的月度房地产价格指数数据和股票价格指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研究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相关关系是否成立、如何表现,二者是否存在引致关系。 相似文献
4.
5.
上海股市收益率GARCH模型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岳朝龙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6):126-126,F003
利用GARCH模型族,实证分析了上海股市收益率的波动特征,指出上海股市收益率不仅具有条件异方差性,而且具有“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6.
孙云玉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6(2)
随着股票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居民投资于股市,股市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对我国股市价格波动与作为货币政策重要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股市价格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影响程度不同,M1对股市价格影响最大,但反过来股市价格则对M0影响最大,对M1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股市价格波动因素的影响,将其纳入必要的监管范围,减少股市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汇率传递效应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结论,而通胀水平和汇率波动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汇率传递效应的发挥。文中根据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和不同的通胀水平将全样本分别分为两个子样本,建立VAR模型,利用累计脉冲响应函数来计算相应的汇率传递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通胀环境以及扩大的汇率波动程度都可以提高汇率传递率,使得在此情况下利用汇率政策来有效治理国内通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重点对股指期货与现货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2008年9月15日)所;1发的次贷危机大爆发下股指期货与现货的价差关系、波动关系和领先滞后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基于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引言与文献回顾众所周知,由于我国衡量通胀的指标CPI中并没有反映资产价格的因素,因此有关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波动是否会引起CPI变动成为中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CDO和CDS便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两大信用衍生产品。本文着重介绍了CDO和CDS是如何将次贷危机的作用进一步放大的。 相似文献
11.
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波动是相互影响的,但不同的股票其价格波动时对其他股票价格行为的影响能力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海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表明,有少数股票其价格波动时对其他股票价格行为有很强的影响能力,而大多数股票的这种影响能力很小。此外,单个股票价格波动时引起其他股票价格涨、跌的能力一般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国际证券投资分散风险已经形成一种可行手段,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强化,国际证券市场也正在经历着一体化趋势,证券市场联动关系越来越明显,这必然会使国际投资多样化空间变小,进而会侵蚀掉国际多样化投资收益.有鉴于此,本文使用协相关参数分析、平稳性检验、多元协整检验、协整向量参数零配载限制检验、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性检验等计量技术测度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程度,为国际证券投资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度量、手段、程度和频率、动机、市场反应、经济后果和制约因素等方面,对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诸多命题,即会计盈余具有有用性和经济后果性,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杜绝但可以预期,盈余管理仍将是未来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论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2—2008年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和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中国股市财富效应问题。研究结果认为:从长期均衡关系看,我国股市财富效应是显著存在;从短期动态关系看,我国股市财富波动对全社会消费支出波动具有负影响但不显著;从股市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过程看,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始终存在,但挤出效应同样显著。 相似文献
15.
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货币供应量与沪深股指作为代表变量纳入货币金融系统内进行分析,旨在借鉴较为成熟的金融计量方法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对于股票价格指数的互动情况,建立适当的VAR模型以及利用VAR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对数据进行乔纳森检验(Johansen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作用于股票市场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从而研究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货币供应量对于股票市场的一般影响机制,指出我国货币政策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认为关于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波动关联性研究结论的分歧源自仅注重样本区间内整体关联性的检验,忽视了分析经济增长不同阶段与证券市场波动的特定关联性。基于向量SWARCH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GDP增长率与证券收益率间的关联性,结论表明,虽然“整体关联性”检验不支持经济周期与市场波动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结论,但“状态相关系数”却显示两者间的关联性具有“区制转移”特征,并体现了对前者依赖的“门限效应”和“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基于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动态分布滞后模型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既不具有即期财富效应,也不具有长期财富效应.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我国股市较长时期内不具有财富效应,但随着经济增长和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股市的正财富效应逐渐显现.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居民的投资和消费具有替代效应,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受股市预期和宏观经济景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对中美两国汽车行业中流通网络相比较时所得到的初步结果。美国的汽车业历史悠久、呈发展缓慢趋势,而中国的汽车业正蓬勃兴起,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了两个汽车市场在成品流通网络上的相似与不同,目的是想提出一个基于系统工程原理的、能够有效考虑不同市场情况的汽车流通网络的设计和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