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的统一。政府创新是指政府组织适应变化,对变化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行为,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政府管理方法。政府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2.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过程中自觉地接受法律的约束和监督。在政府法治化的过程中,政府行为本身就体现了其对民主、法治的认同和追求。只有在法治的制约下,政府才有可能控制自身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政府的服务型功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责任政府是对公民承担明确责任、切实履行其职能的、高效、廉洁和诚信的政府。《行政许可法》的制定贯穿慎权省权、职权法定、权责统一、便民利民、源头治腐等立法理念,它的实施必将对建设责任政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用就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核心,是社会信用的主导.建立政府信用、打造信用政府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的梳理和分析,认为《行政许可法》在有限政府、程序政府、责任政府等方面建立了许多具有突破意义的制度和新的规定,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新的规定的实施,必将为我国建立法治化政府,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化国家,带来深远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指标。作为我国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的重要标尺,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与公众参与密不可分。此时,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公众参与基本原则的构建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该体系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应当得到理清,其特点与价值需要进一步阐释,而该原则的具体内容及其适用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法治政府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权的扩大,人们的生活和行政权的运用有着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行政权的行使,行政权的行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权力滥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要求建立法治政府来约束行政权力,来保障他们的权益。本文通过对法治政府的理论分析,论述了法治政府存在的必要性,并对我国法治政府的建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略论法治政府的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政府作为一种理论主张和政府模式是从近代开始的,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对政府的要求,是指政府时刻受到法律约束和支配的法制建设状态,其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统一政府和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多发期,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甚至酿成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因此,分析当代社会转型的特点以期确立正确的治理模式显得十分必要,为适应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政府角色需要进行转变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0.
构建法治政府的关键是要科学界定政府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边界,从法律上明确政府的职能、权力和责任。政府法律人格理论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逻辑前提与理论基础,它包含有限政府、责任政府、人道政府以及政府与国家相分离等法治性命题。政府法律人格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实施有效的法律控制。法院是社会理性的化身,具有对社会行为的裁审职能。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司法的合法性审查。政府法律人格理论的确立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应具有适当的理念根基。理清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才能祛除一些理念误区,即法制工具主义、法治与德治结合论、政府本位论等。梳理和借鉴西方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演进。我国应树立符合法治政府建设实际的四大理念创新,即:人权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理性,法治主义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工具理性,宪政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理性,服务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行为理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行政体制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将着力点放在减少行政许可和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四项职能上。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必须从行政执法、司法两个方面对行政行为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司法监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治现象的法经济学解释——重庆打黑事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打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治的续存。对人治续存进行文化解释已经难以令人信服,而采用经济学方法加以解释能够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能够说明人治续存并发生作用的制度原因,而成本收益理论则能够说明法治在当下“难产”的原因。从法经济学角度对人治与法治进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对法治建设更为有益的智识与贡献。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推进信患公开的进程中,在理念、实践、立法上体现出先进性的特点,但是在实施中却存在落后性障碍,影响了政府信息公开这一先进制度作用的发挥,推进法治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宪政与法治视野中的市民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市民社会的词源、特征和历史演变来看,市民社会和民主宪政与法治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市场社会培育了宪政文化,蕴育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16.
警察权应该在有效、有限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是法治政府的一个基本理念。从法治政府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法治政府的内涵,探讨了法治政府视野下警察权的界定,并提出了在法治政府视野中规制警察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应着重抓好四项关键性工程,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行政组织法和公务员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构建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权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8.
加强监督,健全行政权力监督体制与机制,对于法治理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极为重要。我国权力监督主体和权利主体的监督尚存在一定缺陷或不足,不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宪政体制下加强监督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有:改革监督模式;完善公共权力监督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加强和完善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进一步加强司法与检察监督;充分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重视并发挥好网络的监督作用;完善和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实行行政问责制。  相似文献   

19.
论"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与现代法治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理念包括法治所追求的伦理基础和价值理想.法治理念之普遍诉求在于实现约束国家或政府权力,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与自由.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的精义在于法治之"法".现代法治之"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当代中国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作为法治理念的普遍诉求,与中国特色及其本土资源形枣共鸣并达成共识,是一种最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如公共风险的存在,也有主观原因如财政调整过程中的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不仅如此,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还受制于政府的内部财政能力约束和外部财政压力约束,而预算编制中的收付实现制为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大开制度之门,使得政府能够以政府担保为主要载体来进行间接融资,导致政府或有负债的过度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