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抗风险的脆弱性,使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新的需求。然而农业保险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以纯商业保险运作方式陷入萎缩态势之必然。所以有必要探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战略包括初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专业经营、中期内国家政策扶持市场性(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长期内市场性保险公司为主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辅。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抗风险的脆弱性,使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新的需求.然而农业保险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以纯商业保险运作方式陷入萎缩态势之必然.所以有必要探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战略包括初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专业经营、中期内国家政策扶持市场性(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长期内市场性保险公司为主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辅.  相似文献   

3.
高伟 《武汉金融》2007,(7):20-22
本文认为,要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就必须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与强制保险相结合,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设立巨灾风险基金,增强农险公司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建立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制订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加大对农业保险的信贷支持,设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统筹全国农业保险发展;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伟 《武汉金融》2007,(7):20-22
本文认为,要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就必须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坚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设立巨灾风险基金,增强农险公司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建立再保险机制,分散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制订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加大对农业保险的信贷支持,促进金融深化;设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统筹全国农业保险发展;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结合对福建龙岩、上杭地区民房保险近几年改革发展状况的调查,对当地开展的农村民房保险的概况及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由此推广到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改革措施的探究。根据农业保险的大部分产品是准公共物品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实际国情,应当设立农业保险政策性公司,对农业保险进行统一规划;努力探寻从政府兜底向资本市场介入的转变;建立农业保险的合理化法律规范体制,以达到明确规范相关职能部门行为、职责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叶朝晖 《金融研究》2018,462(12):174-188
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管理农业风险、降低农业生产不确定性的重要措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本文从农业保险的特点和主要类型出发,概述了全球农业保险的发展态势和典型经验,以及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结合农业保险研究进展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问题和挑战进行讨论。为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应当明确界定我国农业保险的目标,厘清与宏观经济目标的区别,制定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期战略性规划;注重农业保险创新的科学性、有效性验证,避免农业保险创新催生新的风险;改革农业保险核损的组织形式,提高农户分散经营背景下的农业保险经营效率;加强微观层面的研究,切实提升农业保险需求;深入全面地研究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效率和效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丰富支持农业保险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供给主体不足、险种萎缩、保费收入下降等问题.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有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有效供给不足、农业再保险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应从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建立财政支持制度、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等方面入手,使我国农业保险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我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关注农业保险的发展,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也纷纷铺展开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出发,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进而给出当前加快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对于农业大国来说,是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回顾,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和研究,指出农业保险立法、强化农业保险认识等应成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路径选择,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保险的出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陷入不断萎缩的被动局面,这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对国外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的比较和借鉴,提出了几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各模式的可行性,从而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保险各主体对风险的认知不足.农民参保意识薄弱,保险公司因害怕亏损不愿出售农业保险.虽然政府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认知.通过对政府出局时以及政府入局时农民与保险公司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促使农业保险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是农业发达国家,其农业复合保险制度运作较为成功,而且独具特色。本文分析了西班牙农业复合保险制度的法律框架、主要内容和特点,借鉴西班牙农业复合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包括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建立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公私协作机制、农业巨灾再保险制度、农业保险纠纷仲裁制度和农民参与农业保险决策与管理机制,政府的保险费补贴应体现更加具体的政策目标,等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研究印度农业保险项目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本文展示了印度农业保险项目的诞生过程。其次本文研究了印度实施的农业保险项目CCIS和NAIS的运行情况与存在问题,指出数据获得的滞后性、缺乏弹性的费率与运行机构的低效是造成印度农业保险项目运行不佳的主要原因。然后本文展示了印度试点的农作物收入保险FITS所具备的特点与优势,同时重点介绍了印度农业保险中的亮点降雨保险。最后作者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中国实际提出了包括组建专一农业保险公司、采取地区性的农业保险项目、结合农村信贷开展农业保险、实施农作物收入保险与发展降雨保险在内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在市场规模、保障覆盖范围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然而,吉林省农业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吉林省农业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吉林省农业保险功能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保险服务三农实体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5年面板数据,本文从灾前与灾后两个 维度,首先理论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理,再运用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 型实证检验了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灾前对农业 生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灾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灾后正效应大 于灾前负效应,所以总体上农业保险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保险灾前影响效应对农 业生产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而灾后影响效应对农业生产不存在门槛特征;农业保险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依赖于农业生产风险水平,且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随风险水平提高而下 降。另外,人力资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风险水平均对农业生产有显著影响,而人均 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则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情况及其在分散、转嫁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稳定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情况。我们通过走访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农户的方式,对榆树市近五年发生的农业自然灾害情况,农业保险投保、理赔情况做了一次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在分散、转嫁农业风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与农业巨灾再保险。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外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在公私合作模式、销售渠道、强制投保、再保险、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了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即立法保障、财政支持、公私合作、再保险支持。  相似文献   

18.
卓锴化  施冀 《财政科学》2021,(3):136-142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就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分散风险.当前,一些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还不够充分,不能有效分散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成为制约地方优势农产品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在供给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能力有待提高,保障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保险产品种类少,产品设计重物不重人.在需求侧也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农民投保意愿不强等短板.为此,建议供需两侧同步发力,共同推动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分散地方优势特色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供给侧注重保险产品创新、保险机构服务能力提升,需求侧增加财政投入、调动农民参保缴费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李晓南 《海南金融》2011,(2):14-15,29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国泰民安的基本保障.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巨大灾害事故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农民因灾致贫返贫的实例屡见不鲜.而农业保险作为农业发展"保护伞"的作用却十分微弱.本文从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出发,针对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提出了我国建立差异化半强制性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为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的稳定器作用,近年来中央连续多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农业保险发展提出相关要求,但目前我国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发展仍然缓慢。本文通过对广西6地市农业保险发展情况展开调查,深入分析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改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