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环境税的制度设计及战略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负的外部性问题,如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国家应当通过立法,建立一套完备的环境税体系,确立环境税主体税种,科学设定相应的环境税种、税率、税基,坚持保护环境而又不降低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纠正以往税制中重资源轻环保、重资源开发轻资源利用的偏差,逐步、协调实施环境税,创设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着迫切而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政府公信力、提升国家的信誉和形象.然而,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着企业零库存生产、无证生产网上销售、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难题.因此,加强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严格产品召回制度、提高违规企业再次进入市场门槛以提高企业违规生产成本,严格网上销售监管,整合资源建设高水平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营造维护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魏庆宇  杨林  胡玲 《辽宁经济》2002,(12):55-55
一、绿色会计的核算理念 绿色会计,也叫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绿色会计所核算的对象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还应包括社会环境,把视野拓展到整个社会,即把社会资源看作核算的对象,包括环境资源、信息资源及由此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源等。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即是现代环境危机所迫,也是会计信息与决策者之间关系狭隘而造成的沟通失误所迫。从中引出的问题,已不单纯是会计问题,更多意义上的是一种社会问题。绿色会计强调企业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责任,使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上,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承担起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资源的责任,发挥会计核算、监督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乎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基于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住房条件、经济发展及社会服务5个方面研究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发现目前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从治理资源、资金投入、劳动力结构、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期探索中,国际社会和各国都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污染控制技术是解决不了日趋复杂的和广泛的环境问题的。特别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实施区域环境规划、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能源、转变发展观念,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刘旭 《中国经贸》2013,(7):16-17
我国外贸出口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出口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抗风险能力较低。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制造优势正在弱化,资源、环境等问题制约强化,面临发展中国家的“低端挤出”和发达国家的“高端封锁”,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越来越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在落实环保政策、推进环境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折射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评价披露依据不充分;审计范围较窄,审计方式单一;复合型审计人才缺乏,审计方法相对落后等。为此,在借鉴江苏部分地区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快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建设、因地制宜拓展资源环境审计内容、整合资源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多元化、提升政府资源环境审计能力与水平等角度提出完善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百色铝土矿资源开发进行实证研究,来管窥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与惠及民生的问题。文章分析了百色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影响当地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包括对资源产业过份依赖、自然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模式不合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社会不协调等,提出自然资源开发惠及当地经济和民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应包括妥善处理和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最大的障碍在于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及激励约束规则缺乏,其中最根本的又是资源、要素价格及利益分配问题。本从当前困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难题入手,通过全面梳理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成本等难题,提出要实现资源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价格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环境价格体系,以价费政策革新来支撑循环经济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减少资源浪费搞好综合利用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也面临着人口逐年增加、资源逐渐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巨大压力。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不多,资源分布亦不均匀,资源综合利用亦不尽合理,致使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有限的资源将承载着超负荷的人口和环境负担。因此,强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推进废旧、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是经济建设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协调发展,而加强和不断深化资源环境审计,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审计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目前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推进资源环境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环境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凸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环境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是产生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很有必要对环境资源产权进行明确界定,建立适当的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环境资源合理定价是实现环境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而产权明晰是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前提,产权交易是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重要途径。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是实现市场机制对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条件和根本要求.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需要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种再生产在人类劳动实践中的和谐统一,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重视物的生产而轻视人的生产,以至两种再生产失衡,这是近年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原因之一,由此引发的还有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重视人口问题,以人为本,两种再生产和谐,人、资源、环境和谐,社会才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视角下绿色包装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装作为资源耗费大户,其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资源情况及包装业存在的弊端,本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立法、政策、观念等方面,提出发展绿色包装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互助式居家养老服务不同于以往借助政府力量的居家养老,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依靠大数据对租客性格、工作地点,租户位置、环境、身体状况等信息收集筛选后,租客与老年人互选后短时间内共同生活,互相帮助的居家养老新模式。收取中介费或提供其他增值服务,为应届毕业生等人群解决住宿问题,也解决老年人独自在家的不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的环境问题更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要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都离不开教育。因此,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根本战略措施之一就是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在世界  相似文献   

18.
张海瑜  占绍文 《改革与战略》2013,29(2):37-41,66
文章选取了2010年榆林市12区县的经济发展、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等分析方法构建了榆林市区域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县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分析了榆林市各区县经济发展、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现状.结果显示,2010年榆林市各区县系统之间总体处于弱协调状态,南部六县的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北六县要高,但分析说明这种协调是处于低水平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加快推进榆林市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水平,消除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环境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产生了诸多环境的负外部性问题,正日益严重的制约着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晰造成。本文指狭义的农业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其界定具有产权理论依据,既有必要性,又具困难性。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本文从环境保护意识层面和经济学角度浅析农业环境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产品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在商品经济竞争加剧的今天,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质量控制理论虽然比较全面,但是产品质量的实践还不尽如人意,质量不高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难题。本文对中外一些企业许多成功的做法进行剖析,以拓展企业界提高质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