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圆地方"在中国传统宇宙现、哲学现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这一思想一直渗透在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园林、器物、装饰等造物活动之中,形成了"尚圆"、"尚方"的造物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2.
李普民  李伟 《企业家天地》2011,(12):169-170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诸侯割据,传统等级制度崩溃引起了工艺造物的变化,出现了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器物的使用也有了更大的自由。同时,孔丘讲学,百家争鸣。诸子学说来源不同,主张各异,但讨论的核心已不再是神鬼巫术,关注的对象都包含着众多的人间事物,“天道远,人道迩”,人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对人事的关怀压倒了神鬼幽冥的崇敬,器物造型、装饰的神秘色彩进一步消退,工艺造物也因之回归生活、关注适用。这一时期,完成的《考工记》,又称《周礼·冬官考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鉴于此,有学者称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国设计思想发展史的第一个辉煌时代。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工艺造物特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史实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当今热门的本土化设计提供养分。  相似文献   

3.
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情感化设计的最高层次,其核心是文化。传统民间造物艺术所包含的自然观、器物观、人际观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稳定的内核,并与当代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适度设计、高情感满足和人格化设计等设计理念遥相呼应,且意义更加深广。研究传统民间造物艺术的文化内涵,对于拓展和丰富当代设计理论,提升反思水平情感化设计品质,推进中国本土化设计风格的形成,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情感化设计的最高层次,其核心是文化。传统民间造物艺术所包含的自然观、器物观、人际观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稳定的内核,并与当代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适度设计、高情感满足和人格化设计等设计理念遥相呼应,且意义更加深广。研究传统民间造物艺术的文化内涵,对于拓展和丰富当代设计理论,提升反思水平情感化设计品质,推进中国本土化设计风格的形成,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减弱,中国外贸企业的传统竞争优势下降,从近三届广交会的情况可以看出,外贸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外贸企业只有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在未来的全球贸易竞争中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外贸企业的产业趋势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创造品牌价值、建设创造基地、全球贸易定位等,是对我国外贸企业加快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物质载体,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赋予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灵魂与品格。"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中和之美"的美学标准、"三纲五常"的礼制尺度等造物思想对古代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思想观念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气质、美学意蕴和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7.
儒家“大学之道”深深影响了传统中国社会,对社会及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其对国民人文素质的影响,体现为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独特的积极作用。《大学》之“大学之道”所展现的是儒家追求“王天下”最高理想的理论依据,其中“三纲领”是其政治伦理体系的最基本框架,而“八条目”是实现平天下理想的具体步骤;它们相互联系、前后衔接,共同构成了儒家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图形中的意象美及在现代艺术中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的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影响、日益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和互融,使人们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中国传统美学博大精深,“意象”美贯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始终,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影响更是明显。在对中国传统图形中的“意象”美及其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承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是一人造“物”,刑事诉讼体现了人的智慧和目的,是人类活动的结晶,刑事诉讼法则是“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刑事诉讼具有无形物、危险物、禁止流通物、原始物、可改造物的内在特性.刑事诉讼立法必须考虑社会现状,以刑事诉讼“物”的特性为基础,不得脱离生活实际,过度超前立法.刑事诉讼“物”概念的引入对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应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是一项艰巨光荣的任务。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很多现代经营理念,例如“民本”理念、“和谐”理念、“变易”理念,这些理念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如何深刻理解其在市场营销学中的运用却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译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没有形成不同的流派。中国传统译论对有关翻译的许多重要问题如:直译与意译、翻译标准、科学与艺术等存在很大分歧,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时至今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饱含传统“和文化”意蕴的用语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天人合一、自然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这种观念,可以说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它对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法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浓厚的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的法律传统,内乡县衙中的法律文化正是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在这个方面的体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历史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规律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义利观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儒家存在着高度肯认“义”的道德价值而忽视“利”的经济价值的倾向。王夫之在对儒家传统义利观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贵义重利”,“义利统一”,“义利相互依存”的义利观。时至今日,这些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和合、和为贵、协和万邦”是我国处理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传统理念,是新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主张的重要思想渊源。弘扬“协和万邦”的理念对营造我国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快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发展目标定位,是“协和万邦”理念的具体实践与“和谐世界”主张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其思想历久弥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多次提及中国,构建了传统中国“富裕”且“停滞”的形象,并论述了发展经济的独特看法。从《国富论》中与中国相关的论述入手,比较其呈现的中国形象与实际情况的异同,探讨这些论述的认知来源、社会背景和经济观点对于亚当·斯密构建中国形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研读亚当·斯密的相关论述与见解,对于当代中国深化改革和开放也有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7.
民本思想与重农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邓小平“三农”思想继承了民本思想与重农思想的精髓,并对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进行了超越。  相似文献   

18.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最新成果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命运;总结和概括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逻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昭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延续和超越的基本方向,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真正融入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是“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资源。2007年9月28日,在山东曲阜举行的祭孔大典上揭晓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这五句《论语》经典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和“礼之用,和为贵”。深刻领悟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和谐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不同画马题材的象征意义;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剖析传统中国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马文化精神内涵与中国画之间的联系,发现“马”在传统中国画中的象征意义,以及“马”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史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