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饮食过甜甜的母爱,也吮吸过魂牵梦萦的慈母深情。然而,读懂父爱,则是在我成年之后。上初中时,尽管老师拟声绘色地讲朱自清的《背影》,我始终没有感动过,更不会与自己的父亲联系在一起。在我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中,瘦高而又不苟言笑的父亲,留给我的严厉的责骂和古典式“不打不骂不成好人”的教育方式。 父亲出生在一个很有教养又颇通文墨的家庭,因而造就父亲自小便是一个聪明颖慧的正直正统而又胸怀鸿志的孩子。可是“十年浩劫”的灾难,长沙水利学校毕业的父亲梦断故里,饮恨乡间。但他转而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他大儿子身上,从他给…  相似文献   

2.
南极天堂     
谢坚 《东北之窗》2011,(Z2):129-133
2010年12月17日,是我开始南极之行踏上"前进号"破冰船的第一天。航船离开港口没多久,我便接到电话,被告知父亲病情突变凌晨3点半离开了人世。父亲患重病已7年,对这一刻的来临我多少有心理准备,但噩耗传来的刹那,仍感到万箭穿心般的剧痛。天空仿佛一片黑暗,归心似箭的感觉从没有如此强烈。然而放眼处,四海茫茫,"前进号"破冰船按照既定的航程不停地向前进,哪容得我回头,回家探望父亲最后一眼。万般无奈中,我只能任由"前进号"载着我前往冰天雪地的极地世界。本以为此次出行与往常外出一样,与年迈的父亲只是地域空间上的距离,从未想过竟然会是生与死的别离,我与父亲之间的"距离"从此遥不可及。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可以遵照虔村庄陪伴在父亲的身边、与家人一起享受着平静而淡然的生活。一路上,我思绪飞扬,脑子里不停地搜索着从幼时到童年,从少年到成年,再从中年到现在,所有成长过程中父亲在我记忆里的点点滴滴。父爱如山。当我为人父亲、年纪越来越大,慢慢体会到自己给予子女再多的爱总还是感觉不够,但是又不能让爱泛滥,变成溺爱。正如大家平日里所说的"慈母严父",父亲的爱或多或少都曾被我们误解过,但是父亲从不辩解,也许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孩子们终究会长大,他...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期盼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对我们始终是严厉的,从来没有笑脸。即使我们后来做得很好,他从来没有说个"好"字。小时候,我的身体极其虚弱,连走路都很困难,人称"软骨病"。据大人们讲,我出生的时候,三天三夜不会哭不会叫,奄奄一息。父亲心慌意乱地找来医生紧急抢救,才把我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懂事后,每当看到父亲对我充满无望而又期盼的眼神,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残疾  相似文献   

4.
新版的100元钱和20元钱有点相像,不小心就会弄错,我和父亲就弄错过一回。 那次我和父亲去买衣服,那件衣服要70元,我们给了店主4张20元的钱,店主补回一张10元的。到菜市场买菜时我们才发现,刚才给店主的4张钱不是20元的,而是100元的,这样我们就多给了店主320元。 我催父亲:"快回去叫店主还钱。"父亲说:"她不会给的了。"我说:"你怎么知道她不给?也许  相似文献   

5.
王姣 《理论观察》2014,(5):101-102
《情人》的主人公"我"在年幼时便失去父亲,加上其成长于缺乏爱且不幸福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她孤独与反抗的性格。这些都造就了其内心深刻的恋父情结,她对大龄男人爱慕,对母亲怀有憎恨心理。本文将从恋父情结的形成、父亲般的"情人"和"我"对母亲的态度三个方面来解读主人公"我"的恋父情结。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关于父子骨肉之情的回忆性抒情散文。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到浓浓的父爱,感受到人间亲情,让学生自己回忆在实际生活中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教育他们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7.
如果     
田地 《中国高新区》2013,(2):177-177
如果有一天 你对我说 对不起,我不认识你 我会平静地笑笑 转身 把背影留给你  相似文献   

8.
田亮蔫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曾在省体校打乒乓球,每月四块二毛钱的月票由体校报销,一次教练让我们多捡些电车票说要给我们多报点儿。为捡面值五分一张的电车票,我与自行车相撞,腕部至今留有一道伤痕,那个月我得到多出一倍的月票钱交给父亲。当父亲听了缘由后大骂教练是个"浑球",为了区区十一、二块的车票,如若搭上孩子们的性命谁负责?第二天我哭着被父亲转学,放弃了有可能替代江家良的机会。后来只要电视上出现乒乓球冠军,母亲都会责怪父亲的蛮横:"要不然你早就开着宝马遛弯了"。听来像真的  相似文献   

9.
等你     
<正>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如烟如雾、如沙如尘,童年那片湛蓝如洗的天空飘浮着父亲漫步时留下的云彩……雨,下个不停。空寂的教室里,仅有一个黑影来回踱步。"打……不打!"那两个深沉的字回荡在我的脑海,"父亲"。荧屏闪动,寥寥数字逼向我的双眼——"我在门口等你"。那几番挣扎的"没带伞,接我吧"终于在咬牙间被黑暗吞噬。绝对,绝对不能屈服。昨晚那严厉的批评直刺痛着我的心。"我浪费精力为了  相似文献   

10.
晨疆 《西部人》2004,(12):14
前段时间,父亲说要给我们打一铺凉席带来。不几天,老家捎信,说父亲去砍竹子时跌了一跤,倒床起不来了。我叫上妻子中午出发,天黑才赶回老家。 自母亲去世至今,父亲独自在乡下生活了七年,我屡次劝他把老房子卖了,搬来一起住,照看孩子,父亲总是不同意:"老房子不卖的好。我守在这里,不管你们回不回来,  相似文献   

11.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Z1):138-138
迟尚斌的老父亲87岁病逝。很多人不知道,九年前,他曾"被逝世"一次……2009年12月13日,迟尚斌的老父亲走了。87岁。高寿。当天下午,迟大哥打电话告诉了我。然后说:"我把老父亲经历跟你说说,你给老父亲写个悼词吧!"当时我正在参加一个读者俱乐部的迎新联欢会。于是,我开了小差,找了间空房子,听他说他的老父亲,我记录。回到会场,正是《爱的箴言》——"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生命代谢,老去新来,大抵都是这样。我不由得想起我英年早逝的父亲。刚刚走进春天,他就永远地走了,走进那个永远的孤独世界。  相似文献   

12.
正记忆中,父亲总喜欢对我说,"在其位,谋其政。"小时候,懵懵懂懂,觉得这大概就是要我做好我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来。走上教育岗位后,发现父亲的两鬓也有了白发,惊觉父亲已不年轻了,为人子女,我该如何尽孝呢?前段时间,我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里面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君子"这个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可笑——如果思考又让人不轻松的故事,见于《雅谑》:苏州有一个呆子,年满30岁还是父亲养活他。他的父亲年纪已有50岁了,遇到一个算命先生,推算出此老翁只能活到80岁,儿子活到62岁。呆子就哭了,他说:"我父亲只活80岁,我活到60岁以后,那两年靠谁养活呢!"假如不当笑话听,这故事揭示的正是我们常见的、永远长不大的"婴儿情结","婴儿心态"、"婴儿化生存"。外国情形知道不多,不敢乱说。以  相似文献   

14.
李玉秋 《东北之窗》2014,(17):104-104
正父亲是老家农村画匠,给农村成亲小青年画炕柜。父亲尽管不能和现在的画家相提并论,可大家认准父亲画的山水不一样,每一幅都是独特的风景。父亲画的风景是在他心里的,父亲没有见过大海和海鸥,父亲画的山水里却有海鸥,父亲说这就是山水意境。有了"山水意境",父亲心里的山水似乎永远也画不完。我从小就喜欢看父亲画画,那时就坚信父亲画的山水在某一处一定存在,并怀想能有一天走出老家那一方平原,去寻找父亲画了一辈子的  相似文献   

15.
黄宗跃 《中国西部》2014,(40):112-113
<正>那天,当父亲到我工作的地方看我时,我便将我心里堵着的那股长久无法发泄的悲伤说了出来。早晨听班长说试卷费只差小麦没交上,我想起昨天中午他爸来学校看他的事:昨天就在我手棒教科书匆匆赶往教室的时候,我被一位老人叫住了。他告诉我,他是小麦的父亲。他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零钱并请我转交给小麦。还记得当时他父亲说卷纸费也在其中,可是他怎么就没能按时交呢?"老师,他家可穷呢……"有同学告诉我。  相似文献   

16.
梁枝文 《中国西部》2014,(35):124-127
<正>曾经有一个同学向我抱怨,她有一位美丽的母亲,而父亲却长相平平,两人站在一起,难免相形见绌。同学们都在私下议论:"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听到这些话,那个同学总是尴尬地低下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本来以为这件事早就被我遗忘了,一次我坐她们家的车,开车的人就是她父亲。  相似文献   

17.
从1990年迈进中国青基会的大门,转眼间已伴随希望工程走过近10年的历程。在从事这项事业的日日夜夜里,有这样一个夜晚,夜幕中的一幅背影,永远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难以忘怀! 1992年11月,正是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在全国涌起一片爱潮的时候,我到内蒙古调查了解希望工程助学金的管理落实情况。 一天下午,我在希望工程办公室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准格尔旗羊市塔乡一个偏僻的自然村。说是自然村,其实只有两户人家。我们走访的那家是特困户。因为穷,孩子的父亲快40岁才成家,娶了个有点弱智且腿有残疾的女人。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罗崇敏 《中国西部》2014,(24):98-103
<正>我从五个方面谈一谈我的价值主义教育思想观:一是教育的理性反思;二是教育的思想启蒙;三是建构教育的制度价值;四是教育内容的价值考量;五是建设有灵魂的教师队伍。教育的理性反思任何否定教育取得的成果是没有良心的,任何否定教育存在的危机是没有良知的。面向阳光才知道有背影,有阳光、有背影说明你在站立和前行。中国在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教育,各类在校学生7亿多,现代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公平加快推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各类教育不断发展,教育改革逐步推进;"基本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4月23日是父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作为他的独女 ,我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深深地怀念我亲爱的父亲。面对早已褪色泛黄的父亲遗像 ,我总希望在脑海中搜寻父亲的音容笑貌。然而 ,梦里寻他千百度 ,镜花水月终不得 ,连半点儿影子也没有。这并不奇怪 ,我是父亲的遗腹子 ,还未来得及出生 ,父亲就遭到反动派的毒害牺牲了。人称“少年丧父”为人生之大悲痛之一 ,而我是还在娘肚子里就失去了父亲 ,不更悲哉!尽管我从未见过给予我生命、与我血脉相连的父亲 ,但我却在母亲肚子里与母亲一道体味着失去亲人的极度悲痛。我是在娘的肚子里为父亲器灵运葬的呀!此情此景 ,世上罕有。每念及此 ,我心里就悲痛万分 ,总要默默地念叨 :父亲 ,从未见过你的女儿想念你!尽管未能见过父亲一面 ,但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是高大无比的。小时候 ,从我能记事的时候起 ,就不断地从母亲、哥哥等亲人那里听到许多有关父亲投身革命的动人故事。从与父亲一起战斗过的许多叔叔、伯伯那里也常常听到许多有关父亲崇高品德的感人事迹。通过这些回忆和故事 ,渐渐地 ,父亲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生动起来 ,丰满起来 ,高大起来。从亲人们的回忆和父亲的战友们的追忆中 ,我知道了 :...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两天父亲打电话说后院的豌豆角成熟了,他摘了一些新鲜的让我带到县城去,"挺嫩的,你们都好多年没吃了,就是尝尝鲜。"挂电话前,生怕我不来取,他还这样特意叮嘱。多年来,每次给父亲打电话他都说挺好的不让我操心,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年迈多病的父亲安慰的话语时我那些不争气的泪水总会沿着眼角慢慢渗出。母亲一直在县城给我带孩子。她是从特殊年代过来的人,总是嫌城里的菜价太高,我也知道她是怕花钱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