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经济师》2013,(7)
语言经济性原则影响着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它是以最小的认知代价换取最大的交际收益。翻译活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经济性原则影响了译者对原语言的理解和再编码。文章通过阐述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影响力,指出认知语境对翻译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同时,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经济性原则不仅关系着言语的生成,也影响着言语的理解,所以译者必须考虑到解码及编码过程中的语言经济性(言语缺省现象),并通过认知语境找回源语表达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文化环境孕育了不同的语言,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特征,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着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不同语言间的交流便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不同语言交流过程中,翻译承担着语言沟通和文化交互的桥梁作用。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形式和内容的差异引发了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出现的词意缺省现象。这种词意的缺省需要语言翻译来进行弥合。语言翻译在弥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词意缺省的处理对译者的翻译能力要求较高,在处理词意缺省时,译者应把握原作者的意图,力求顺应对语境结构,采取相应的方法妥善处理,让读者跨越缺憾感受到原文的美。  相似文献   

3.
顺应论对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出发重新审视翻译过程,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突显性四个方面探讨了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英语作为重要的一种国际交流工具,在翻译传递过程中具有严谨、客观、高效的特性。因此,在语言翻译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文字语言进行精准性翻译,还要注重对文字语言内含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等进行全面转移,实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移植和传递,推动文化交流和推广。由于历史发展历程、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导致英汉语言体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给英语语言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文化障碍,如语境差异性、语言空缺、母语文化干扰等问题,直接影响英语语言翻译的效果。分析英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其障碍,探究解决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问题的策略,保障翻译工作的高效开展,确保在英语语言翻译中能够对文化、思维方式进行全面转移。  相似文献   

5.
动态性和开放性是从哲学诠释学角度界定翻译需要遵循的两项原则.翻译的过程就是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译者是自己的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互相发生融合形成新视域,并用目的语文化的语言符号将新视域重新固定下来并形成翻译文本的过程.翻译过程是动态的,文本意义是开放的,本文旨在通过运用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的思想来证明文本复译是历史的必然,有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顺应论,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语言使用,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了广告语言和广告翻译中的顺应性解释及顺应性对它们的启示,不论是广告语言还是广告翻译都必须做出各种语境才能达到的广告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因素渗透在翻译的各项活动中,翻译的各项活动无一不受到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和规范,制约翻译活动的译语文化语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价值观念系统、宗教、意识形态因素等.本文借助图瑞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探讨译语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史慧媛 《经济师》2014,(12):261-263
文章针对汉俄两种语言的定语成分,从中心语词类、定中语序及二者音节搭配、充当定语的词类等方面进行了概要的对比分析,并探讨了某些涉及汉俄定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成了当前指导语用翻译的新论。要准确地翻译原文,就要找到原文与语境的关联,对可能有关联的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即是从作者以文字方式明示的信息中寻找最佳关联。另外,语境有助于译者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语用用意,从语境、翻译的过程等角度深入探讨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启示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娟 《时代经贸》2012,(4):63-64
关联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并就此为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基于应用翻译具有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本文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原理,指出在应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利用自己认知语境的各种信息知识推导出原文的暗含意义或交际意图,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再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准则,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实现应用翻译传递信息的目的。就此本文提出了应用翻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如替换,改译,增译,补译,摘译或将信息重组等方法,以实现译文和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1.
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决定了英汉习语翻译及其具体翻译原则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汉语文化负载词负载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信息,其英译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输和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全球化语境下,英语世界化和全球文化"美国化"趋势明显,英语文化负载词在汉语语境中的传输远多于汉语文化负载词在英语语境的传输,中西文化交流极不平衡。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按照生态翻译学观点,改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生态环境和优化其翻译策略可促进汉语文化负载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在英语语境的传输,并维护汉语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在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民族身份和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交际双方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语言构成的语篇或文本因语义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有严格意义的对等,翻译和翻译的方法只能是动态的,因此"对等"也只能是动态的。关联理论是译者和译语接受者阐释语篇时的依据。关联理论视角下语篇翻译的动态对等模式可为翻译过程中话语与语境假设不相冲突时进行系统切换,两者冲突时进行调变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原著的文学光芒与艺术生命想要在目的语境中得以再现和延续,迻译过程势必受到译入语文化的影响。基于勒菲弗尔操纵论中诗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王科一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研究,探讨其文本翻译时译入语社会的主流诗学,从诗学的两类表现形式——措辞和句式——两个方面对译本进行分析,证实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为保证译介活动顺利进行,译者受主流诗学观的影响,改写操控原文,使译作符合译入语主流诗学的追求和主张。  相似文献   

15.
谭波 《经济师》2024,(4):220-221
“衡阳地方特色词汇”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因地方特有的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形成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词汇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是地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载体。地方特色词汇既有丰富的语言内涵又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因而翻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但是,地方特色词汇也存在文化内涵缺失或不足等问题,如一些带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特色性语言符号在翻译过程中有被忽略的可能。文章旨在探讨衡阳地方文化种类、表现形式与内涵如何、如何进行规范且准确的翻译,从而实现文化输出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郭凯 《经济师》2013,(11):261-262
在翻译领域,语用学一直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语用学的观点和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语言、社会、文化、交际等紧密联系起来。文章旨在讨论如何从语用学角度来分析等效翻译,并借助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等效翻译的理论依据,强调了在翻译作品中等效翻译的重要性。翻译者只有通过发觉原文的话语含义、言外之意以及话语的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来理解原文作者的真正意图,才能实现翻译中的语用对等。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更注意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而忽视了它们中存在的共性,这就造成了翻译中长期的争论。人类在生存中都使用不同的语言指称同一世界,从而发展出共通的心理语言——语言共识性使用特征,在此基础上扩大不同语言的相互交往就会扩大语言之间的共性,最终保障翻译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笔者旨在通过介绍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概要地指出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和心理意识顺应这三个方面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探讨翻译中的思维与语境问题,语境思维大体分为微观语境和宏观语境。作通过理论和实例揭示了思维、语境与翻译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5,(9)
浓郁的民族文化产生于一个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翻译,更是文化内涵的翻译。文章以部分厚重的晋商文化为例,分析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在语言翻译和文化内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究其根源,提出了有关语译技巧之己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