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封兰 《经济研究导刊》2009,(13):221-222
苏童的祖辈由扬中移居到古城苏州谋生,祖辈们的移民意识深深地渗进了苏童的血液和思维之中,使他无法摆脱对虚幻“故乡”的眷恋和描绘。苏童对先人的传说与故事似乎是情有独钟,从表面上看,他以其独特的切入视角不经意地向人们讲述着祖辈、父辈们的经历。但是,当他在记忆与梦幻之中重现先人的足迹时,自己紧跟着掉进了逃亡的陷阱。苏童的叙述总伴随着一种逃亡意识,一种被追逐感,如同一个梦者。试图从小说人物命运的角度探寻苏童小说中人物的逃亡情结。  相似文献   

2.
人物话语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在呈现人物语言和思想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多种不同的引语形式。居斯达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在小说表现技巧和创作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意识,构成其作品现代性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通过法语中四种引语的形式和作用,表现福楼拜在转述人物话语时所采取的丰富形式。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独具匠心地在创作中大量引用和再现了圣经原型,将圣经原型作为一个参照系,影射人与社会存在的问题,使悲剧的根源和小说主旨一目了然,更好地刻画了人物,更好地描写了人物自身及人物与社会的冲突.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还将小说上升到神话的高度,使作品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小说注重叙述,而相对降低了对所叙述内容的重视。这对于20世纪80.90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先锋作家们来说,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的意义。在他们的视角里,小说的叙事远远比故事更重要。这一点。在先锋小说作家格非的创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谁来叙事以及故事怎样被叙述,效果是很不同的。同样的一个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或者不同的叙述语气讲述,给读者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格非的小说中,叙事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记录了魏晋士人的趣闻逸事,是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世说新语》集中体现了士人们的自由精神、价值观念和才学智慧。魏晋时期政治混乱,但士人们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在自然山水中体悟人生和品题人物,其品题之风对中国美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D.H.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是西方文学中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是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现存秩序充满了矛盾的一生。《儿子与情人》是他的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他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英国自然,社会、人性、家庭及两性关系。异化主题贯穿了整篇小说。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特别逼真,人物特别丰满,栩栩如生。综观这些环境,人物以及家庭关系,两性关系的异化,我们可以领悟劳伦斯在小说中传递的信息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是在对暴力与死亡极端的书写中凸显出来的,暴力作为人性恶的最好的载体,在余华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余华小说也使我们从血淋淋的肉体暴力中看到了隐蔽而又无处不在的精神暴力,对残酷的暴力图景的极端的书写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真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对生存状态的思索与探询。  相似文献   

8.
张纯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183-184
作为马克·吐温的传世之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少年成长小说。旨在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放在成长小说这一领域来研究,从哈克在和杰姆逃亡旅途中不断成熟长大的角度出发。对哈克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进行分析。通过对哈克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分析,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学巨匠詹姆斯·乔伊斯是意识流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其精湛的文学修辞手法也是不可磨灭的。在其短篇小说《死者》中,高超的象征手法运用烘托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使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成为西方社会的缩影,这些象征分别包括人名及地名的象征,结构象征,景物象征,修辞象征和死亡象征,人物角色象征。  相似文献   

10.
从说话人的话语意图和听话人的话语回应两个角度定量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话语。从而进一步揭示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情感及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叙述者尼克卡络威,向读者呈献了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尼克既是一个特殊的叙述者,即对叙述的完整性与主题的突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的故事也是关于尼克成长的故事。尼克的东部之行使他完成了人生路上的成长礼,获得了认识论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12.
对小说中情节与人物性格关系的把握和处理,常常影响到小说整体的艺术魅力,故对其重要性的讨论至今不休,莫衷一是.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情节的铺设必须要吻合于人物性格;要根据人物性格的刻画,合理安排情节发展脉络;要特别注重在矛盾中塑造人物形象;要依据显现人物性格的需要,详略得当的布置情节;要注意通过情节的紧张与舒缓的节奏,突出人物的形象.因此,真切地把握和发挥情节与人物性格二者之间在小说中的变化发展及相互作用,将不断提升人们对小说叙事艺术的感知和领悟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各种工程选线、选址中应用的概况,强调遥感技术在工程勘测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其应用效果.同时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工程勘测中应用的特点和方法,并指出不同于其他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红楼人物历来就是读者和评论家们关注的对象,但对小说中的嬷嬷们,研究者却较少涉猎。在《红楼梦》的女性世界中,嬷嬷是一个别有意义的群体,她们地位特殊,阅历丰富,精于算计,惟利是命,其审美价值在于她们的形象既揭示了这类人物独特的生命内涵,丰富了我国古代小说人物宝库,又是全书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克·吐温的传世之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少年成长小说.旨在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放在成长小说这一领域来研究,从哈克在和杰姆逃亡旅途中不断成熟长大的角度出发.对哈克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进行分析.通过对哈克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分析,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肖洛霍夫是一名对生命极为敏感的作家,他把自己特殊的生命体验融入小说创作中,展示了顿河哥萨克式样各别的生命形态,并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在对现实的思索和追寻中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激情的张扬、对生命悲剧的感伤以及生命归宿的营建等生命意识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使其充满着对生命的热切关怀。  相似文献   

17.
潘军2001前后年创作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回忆性小说采用了冷静、含蓄以及反讽的风格和语调来叙述“文革”前后的生活.收到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在《独自与手势》中,作者致力于表现主人公的心灵苦难。小说本身的容量相当大:生活背景相当广阔;作者通过主人公“我”所表达出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也显得相当真切。作者以此种风格与题材来作为自己由先锋向现实主义的转型是颇具个性的。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短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讲述了在华盛顿贫民窟里三位贫民艺术家如何互帮互助、相濡以沫的真情故事。小说篇幅虽小,不到5000字的内容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两位年轻画家之间的浓浓友谊、老贝尔曼先生舍身助人的奉献精神无不打动着读者;巧妙的构思,欧·亨利式的结局,使其有别于其他小说故事。由此看来,故事虽短小精湛,却洋溢着美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激流三部曲》与《寒夜》是巴金两大小说创作高峰期---"激流"时期和"寒夜时期"的代表作。在这两部作品中,巴金塑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其中觉新和汪文宣两个人物有极多相似之处,即由激烈反抗到迟疑犹豫、再到温情期待,具有深厚的文化"血缘"关系。本文从这两个人物入手做深入探讨,可以洞察巴金小说"家"文化的深刻内涵,更可深入理解巴金小说的文化意义和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20.
<摩尔·弗兰德斯>是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叙述了摩尔·弗兰德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小说中摩尔·弗兰德斯所遭遇到的不幸是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女性低下地位的有力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