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态文明城市构建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律协同理论认为,规律协同是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发生发展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五类规律的制约.生态文明城市是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态,其构建路径不是局部的生态化,而是城市社会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人居生态、城市交通生态和城市环境生态"五位一体"协同作用.依此,提出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度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我国城市微气候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的状况,应对大气污染严重、通风效率低下、热岛效应突出等城市问题,基于系统性规划的视角,指出了以往风环境研究和风道建设实践中,重技术而轻规划,重要素而轻系统,重风道建设而轻风道与风源、通风作用区相衔接等不足;借鉴环境生态控制的"源—流—汇"理念,建构了城市风环境"源—流—汇"系统的绿色控制理论框架,提出城市风环境多层级的构成要素与分类标准,总结了不同空间层级的风道类型与功能构成特点,归纳了风环境系统生态协调原则;根据不同城市结构、城市的不同主导功能区和不同密度与空间形态通风需求,探讨了适应地域气候的生态规划原则,基于"富氧源——扩散流——补偿汇"相互衔接的规划思路,提出了城市风环境效能提升的低碳规划策略和多层级污染源控制及富氧型风源、风道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18日,"生态城市中国行"活动在重庆市举行,来自行业内的200多名国内外专家和从业者齐聚山城,共同就"大山大水、生态人文"的主题进行广泛交流,为"五个重庆"规划建设献计献策。此次活动也是生态城市中国行活动首次在西部地区举行。"生态城市中国行"活动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倡导,由中国城市研究会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办的一  相似文献   

4.
"概念规划"中的"概念"主要指用于指导整个规划方案构建与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认识和理念.文章试借助"概念规划"这一新理念对南宁城市生态规划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问题导向为视角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通过对太原城市地缘关系、发展构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其非平衡态程度,认为太原城市发展必须从生态系统辨识入手,再进行相应城市建设的观点,并提出了稳态城市发展模式、稳态空间模式和稳态建设模式等观点。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应建构系统的完整性,还需应对当地主要城市生态环境的观点。制约太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为气、水、绿三方面,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绿地系统建设模式、重点生态分区和蓝脉绿网的建设模式等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谈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平 《价值工程》2010,29(4):203-203
"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这三大问题关系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编制城市给排水规划时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问题,以节能和发展为主要理念,高质量地编制好城市给排水规划,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以《苏州市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为例,探讨东方水城苏州城市水系保护与治理的理念、原则、方法和关键问题,紧扣河道治理、沿岸整治、补水活水、截污治污、生态恢复等主要内容,构建水系统、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保护水历史、挖掘水文化,以水宁、水丰、水活、水净为基础,达水美目标,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彰显城市特色、凸现城市魅力,供有关水系综合整治规划建设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梳理和总结珠海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年来在生态宜居规划建设方面的探索和经验,以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来自实践的借鉴和启发.研究显示:(1)珠海探索经历了以政府法规主导守护生态底线、以规划政策引导生态环境建设、以宜居项目系统提升生态水平、以信息化精细化和面向治理支撑生态迈进等四个阶段;(2)珠海有五个做法坚持不变,即生态优先理念、组团式空间结构、"中低密度"形成宜人城市空间、"显山露水"塑造滨海城市特色、法治化手段;(3)珠海探索有三个特点值得思考: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多方位兜底的制度体系及核心价值的深入民心.其中,生态优先理念深入民心,升华为城市规划建设核心价值,可以认为是珠海最为根本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热力景观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引入城市热力景观这一概念来综合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种以城市热力景观为背景对城市进行规划的方法:利用生态廊道的传输作用、切割作用、防护作用,以廊道为纽带,以水、路、风、林等贯通性廊道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疏导,使生态效应由线向面扩展,用线网结构沟通,从而形成城市生态的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企业》2005,(2):79-79
随着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兴起,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及建设实践日渐引起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者的广泛重视。本书作为生态规划研究方面的专著,在反映国内外生态规划研究进展和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突出规划理念、理论与方法的先进性,强调遥感与GIS及信息集成技术在生态规划方面的应用,并突出成果的系统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应成为生态城市规划的“第一道工序”.作者将GIS技术、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运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新区的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和生态网络,从而为新区的景现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持续性的城市景观格局规划概念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对提高景观设计"可持续性"的要求,提出了景现格局规划的概念,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根据生态优先、生态全面性及生态可辩护性的规划原则拟定了规划方法框架,进而对框架中的理想格局类型和水平扩散分析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急剧膨胀,城市的河流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本文对国内外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着眼于城市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城市河流景观规划理论研究、重大河流治理项目实践、城市河流景观规划中生态修复设计等几个方面归纳;提出国内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以期推动国内对城市河流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多角度的纵向深入研究,同时也是对国内众多河流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或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起到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城市规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从分析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和谐规划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简要并总结了西方生态主义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认为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对和谐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建设和谐城市,就要坚持和谐规划的思想,把人文关怀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贯彻落实到城市规划实践之中。在制定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加注重规划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和谐规划管理,必须充分体现规划在城乡发展、产业协调、资源分配等领域的法定指导地位,综合平衡和统筹调控城市空间布局和资源分配,以规划管理促和谐。和谐规划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提高规划管理公共服务意识,必须体现真正有效的公众参与。要将和谐规划思想自觉贯穿于规划管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聚焦于面向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详细规划调控问题.在中德城市规划社会发展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公平利用土地资源的制度保证、住房面积调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物质形态和景现、文化遗产保存5个方面,运用规划调控力比较模型进行了中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德国建造规划之间的面向社会发展目标的规划调控能力比较研究,进而界定出控规相对于德...  相似文献   

16.
Today, design disciplines such as ecological urbanism aim at fusing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to restore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social and natural systems, and in extenso the urba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recent literature in urban political ecology and urban history has shown how this socioecological approach is generally stripped down to a merely ecological perspective, ignoring the sociopolitical side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project. I therefore argue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a research programme that interrogates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logy, planning and politics. In this article I respond by developing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rise of the ecosystemic approach towards the city, delving into the agency and political nature of ecological science itself. Through an in-depth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Brussels school of urban ecology and urban ecologist Paul Duvigneaud, I highlight how urban ecology influenced politics through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and vice versa to argue that ecological knowledge was used to overcome political opposition, incorporate a specific regionalist agenda and build an ecological zoning practice in urban planning policies.  相似文献   

17.
映射气候的规划研究旨在通过设计手段创造绿色低耗的校园环境,突出规划结合地域气候和自然地理,达到生态节能目的。应用建筑物理和生态学理论,采取图解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探究适宜地域气候的生态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校园规划布局结合地方气候与地理、空间规划组织自然通风与防风、节地省耗规划、建筑节能设计与校园空间的气候应变等规划与设计策略,为生态校园规划与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赵昌隆  李长焕 《价值工程》2010,29(30):45-45
景观绿地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价值。在景观绿地规划设计中,始终把绿地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尽管城市绿地规划脱胎于早期的风景园林设计,但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多种多样的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19.
城镇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浙江湖州市埭溪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统筹城乡的城镇生态廊道规划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城镇生态环境,降低城镇生态风险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城镇生态廊道规划实践中保护目标空泛、定量控制欠缺等问题,论文提出了生态廊道识别与定量化设计的技术方法。并以浙江湖州市埭溪镇为例,根据当地生态状况与潜在生态风险,确定生态廊道的数目、构成、宽度、连续性等各要素,实现优化城乡生态格局的预定技术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的巨大威胁。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传统规划思路面临着转变的需要。本文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例,运用生态学方法,关注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城市用地规划,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及保障措施。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约束城乡建设行为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