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2008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作了进一步的规范。本文结合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内容及披露要求等方面对本次新规定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会计盈余信息是影响股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企业的会计盈余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收益。其中,前者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据此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和判断未来发展能力;而后者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特点,其带来的收益是暂时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自1999年以来对相关监管政策(包括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和披露规范,配股资格的认定以及对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及退市处理规定等)进行了多次修改。本文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相关监管政策出台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证监会在最新修订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规则中将上市公司证券投资收益列为一项重要的非经常性损益.文章从上市公司证券投资收益的盈余持续性及证券投资收益的交易性质、交易频率与交易本质等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证券投资收益的非经常性损益本质,以期加深时证券投资收益这种重要的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解,便于实务界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准确的会计确认.  相似文献   

4.
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会计盈余信息已经成为影响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加强上市公司的监管,正确引导盈余管理的行为,是我国政府机构、会计界和审计界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并对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李红霞 《会计之友》2009,(16):57-59
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根本性动力,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盈余信息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投资者能否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金融危机下上市公司会计的盈余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提高危机背景下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盈余信息的综合评判能力,挖掘钢铁企业潜在的财务预测信息,从而进行投资决策,并提高信息使用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促进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象,研究了会计盈余信息的市场冲击作用.文章分别从上市公司个股和市场整体两个角度考察了上市公司股价对会计信息的反应模式,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首先,会计盈余对股价不一定具有正向冲击;其次,历史盈余信息不一定能代表未来收益;再次,市场对财务信息的反应模式和宏观经济环境有关,而这种关系则通过会计盈余和折现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传递.  相似文献   

7.
当前ESG评级存在严重分歧,且已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样本,实证研究ESG评级分歧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余信息含量,其中小幅提高了盈余积极信息含量、大幅降低了消极信息含量,进而降低了盈余信息含量不对称性。机制检验发现,ESG评级分歧通过降低盈余质量、提高股票风险进而降低盈余信息含量。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评级分歧的影响在低信息透明度、非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非重污染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因此,应强化企业ESG信息披露和评级机构监管,为投资者创造有效的市场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8.
熊婷  程博 《财会通讯》2013,(12):46-48,52
本文以2010年深市A股非金融行业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操控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操控性酌量费用显著负相关。表明高质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根本性动力,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盈余信息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投资者能否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金融危机下上市公司会计的盈余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提高危机背景下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盈余信息的综合评判能力,挖掘钢铁企业潜在的财务预测信息,从而进行投资决策,并提高信息使用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促进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财政部发布新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无形资产准则")对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以下简称R&D)的会计处理作了重大调整,允许部分开发支出资本化,这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以2007、2008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现状及上市公司用利用R&D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帅永强 《财会通讯》2011,(10):72-76
本文以深沪市1995年至200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Barth的收入、所有者权益与市场价值的回归模型,分析了经营性盈余、非经营性盈余与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价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会计规则的逐步完善和健全,经营性盈余对资本市场价值影响最大,而非经营性盈余作用逐步降低,这与逐步完善的会计规则和逐步公开透明的证券交易法有关,而这些法规对抑制盈余操作,尤其是非经营性盈余操控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提高。一方面,上市公司希望利用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渠道,适当地披露非财务信息以增强自身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吸引外资和降低资金成本;另一方面,信息使用者和市场的监管者也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会计模式下产生的有限的会计报表信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前瞻性信息、人力资源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社会责任信息、非财务信息等信息披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又为企业更多、更好、更及时地披露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大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表外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信息披露是证券所有权市场化和信息需求社会化的必然结果。表外信息的披露是否充分、相关、可靠,成为信息使用者关注的又一个重点。那么,表外信息披露备受重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从理论层面加以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监管层密切注意的事项。本文系统总结了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要点,并对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主要财务指标和盈利预测进行了举例解释和探讨,以期对企业的首次披露行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监管层密切注意的事项.本文系统总结了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要点,并对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主要财务指标和盈利预测进行了举例解释和探讨,以期对企业的首次披露行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会计盈余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成为评价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们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关注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盈利数量,开始把更多的目光转向盈利质量的分析上。如何利用会计信息来鉴别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已成为广大投资者决策的主要手段。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评价进行单项指标设计,构建了建材类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并结合我国上市建材公司冀东水泥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信息价值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重点问题,大量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信息问题.文章以财务分析师关注的信息角度并结合财务分析师自身的特点采研究上市公司的信息价值以及信息披露问题.上市公司的特征(上市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和盈余波动性)对投资者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同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也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对象,财务分析师对此类信息的关注也从侧面表明投资者对此类信息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证监会要求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制度背景,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相关监管政策尽管强调了核心利润的重要性,但却引发了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盈余进行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即将一些经常性费用类项目划分为非经常性损失,或将非经常性收益划分为经常性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政策出台后盈利公司具有明显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机与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8.
翟华云 《财会通讯》2008,(10):41-44
本文以2001-2005年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余价值相关性角度,验证了非审计服务是否降低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质量。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服务并未减少其盈余价值相关性;非审计费用率和盈余价值相关性之间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没有证据显示我国非审计服务降低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动机与现金流量操控动机主要有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监管动机和其他动机.在应计制基础会计与现金制基础会计融合的大背景下,盈余管理动机与现金流量操控动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特殊性、盈余信息与现金流量信息编制的基础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和现金流量操控动机的融合并不是很彻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天源迪科公司2010年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案例为对象,研究了中国高科技企业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过程与市场结果。发现高科技企业由于其研发支出较大,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应。提出应该加强对高科技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监管,完善相关审计和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