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问题》中分三个层次论述,第一层次是整个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分配,针对旧体制下国家占的比重过大,而且由国家先占有再分配给企业和个人,阐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特别在初级阶段,国家占有的比重应该减少;企业承担扩大再生产任务,所得比例应相应增加;个人负担在加重,所得比例应有较大增长,这样才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还论述了国民收入的分配应通过市场机制,依据生产要素分配状况,体现不同的经济效益来实现。第二层次是阐述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第三层次是国家代表社会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相似文献   

2.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丛明一、理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主要涉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者分配关系又是受各种具体的分配关系影响和决定的。比如,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国家与个人的分...  相似文献   

3.
税种设置和税额计算方法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内容。国营工业企业在实行利改税后,究竟设几个税种?怎样计算税额?搞清这个问题,对于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克服吃“大锅饭”的弊病,更好的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作者拟就税种的设置和税额的计算方法等问题作以探讨。一、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税种设置和确定税额计算方法的原则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税收。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领导和组织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收入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影响国民经济中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三者利益,关系到国家和企业职能的实现,以及搞活企业并保持国民经济平衡等重大问题。自1978年始我国在企业收入分配体制上做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对于改善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在企业收入分配问题上所做的努力,还只限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纵向分配关系,即国家对企业已经取得的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至于企业既定的收入是否合理,企业税后利润的再分配及其使用是否恰当,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尚未触及。我们认为合理分配企业收入首先需要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所有的企业取得收入的机会均等,即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条件的均等。本文拟就以合理分配企业收入为前提的价税改革问题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5.
国营企业收入分配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国营企业收入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营企业收入分配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初次分配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利益,不仅直接关系到稳定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企业活力、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问题,而且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乃至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综合反映、考核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目前看法不一致。在工业总产值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责难时,“利税总额”和“工业净产值”两个指标显得颇受器重。这两个指标在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确实有某些独到之处。“利税总额”是企业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反映,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它还是国家唯一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的产品及其价值。“工业净产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全部价值,反映了企业职工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贡献,它的多少及其增长速度对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管理方面,我们日益感到净产值比总产值优越,特别在反映生产发展速度和评价经济效益上有独特的作用。从今年起,我国己将国民收入(净产值)列为衡量经济发展情况的综合指标之一,但由于现行净产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和分配法)依赖于财会资科,使之不能及时而又准确地计算出来,削弱了净产值指标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改进净产值的计算方法,本文就此提出一点改进意见。我们知道,工业净产值是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它完全排除了物耗转移价值的影响,只是本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新增值。所以一个企业的净产值就等于所属各车间净产值之和。从这一理论出发,笔者提出一种新的工业净产值计算方法——“快速车间正算法”。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8.
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它通过实现物质资料的位置变化,参加了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创造。运输业净产值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运输企业(包括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海河运输、远洋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港口装卸等运输企业)应把净产值作为反映本企业生产活动成果的重要指标,建立净产值统计。本文试就运输业净产值统计中的几个问题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格局合理与否决定着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协调共进。中国与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日本相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中国住户部门的所得份额明显偏低,而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所得份额明显偏高,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倾向。这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应该采取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增加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出、放松对企业向职工提供补助和福利的管制等措施,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向书坚一、引言近几年来,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尤其是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以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迄今为止所作的研究,大多数是围绕国家、企业和个人三大收入主体各自占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变化而展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强化再分配机制,平衡政府、企业和居民主体间分配关系,并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与各经济主体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调节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测算结果与调整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平衡政府、企业和居民主体间分配关系,并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与各经济主体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调节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国民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联结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中间环节,合理分配国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如何分配国民收入,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利益,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规模及比例,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份额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率不断下降,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格局处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失衡状态;然后,本文分析了引起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原因,即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使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无法提高;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政策着力点应该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解除或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5.
正国民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和相互关系一个地区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国民收入创造出来后,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政府(所有从事非营利活动的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党政机关、服务性组织和企业)、企业(金融企业和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自从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和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产业结构理论做了开拓性研究之后,学术界对于产业发展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克拉克受配第有关思想的启发,依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几个国家总产出和部门劳动投入的时间数据,通过分析,解释了人均国民收入与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则在对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即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是持续下降的(汪斌,2001)。美国经济学家库…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对工业总产值指标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一直存在不同意见。在最近的讨论中,有人建议用工业净产值代替工业总产值,把净产值作为反映工业生产规模、分析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研究各种比例关系和评价工业企业经营效果的依据。我认为,目前关于工业总产值和净产值的争论焦点,不应该是“工厂法”计算总产值的存废问题。换句话说,不应该是谁代替谁的问题。而应该深入研究工业总产值和净产值应如何互相补充,结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反映和研究工业经济问题;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净产值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经过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承包经营责任制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运用,承包企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企业承包经营后如何使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紧紧连在一起,如何在较好地解决了三者的利益分配,增大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透明度,真正做到了国家多收,企业多留,个人多得,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些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砖国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正处于进一步的演变中,稳定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演进过程中,中国、南非"利润侵蚀工资"的趋势十分明显,俄罗斯则表现为居民收入、政府收入对企业利润的侵蚀,印度居民份额之低、企业份额之高超乎想象。居民份额偏低、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居民份额没有出现明显的"U"型趋势是金砖国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大国"U"型拐点迟迟没有出现,说明拐点是否出现不完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结果,可能与国家选择的经济发展方式、政府的国民收入分配导向等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净收入分成制是以企业的净收入即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物耗成本后,在国家税金、企业基金、员工收入三者之间按一定的分成比例进行分配。本文以内蒙古黄河铬盐股份公司实行净收入分成制为例,说明自主联合劳动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后,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企业内部,建立与成本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净收入分成制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初次分配中就一次性解决公平与效率统一的问题。如果众多企业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就能产生宏观效应,遏制国民经济中可能出现的"通胀"与"滞胀",最终达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