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2.
3.
农民增收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我国农民的净收入连年大幅度上升,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逐渐缩小。1985扑以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减缓,城乡人均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农民增收问题再次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特别是1996年年底以来,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并长期走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回落,其中来自农业的收入更呈现出绝对数下降的趋势。由于地区间非农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上述状况不仅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和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加速扩大,而且意味着某些地区农民收入的绝对水平也有所降低。如果听任这一趋势继续发展,必然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从而影响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已将增加农民收入和为今后农村工作中心任务。本订算从劳动力转移、农产品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减轻农民负担等侧面讨论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改革已经20年了。发端于安徽肥西、凤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犹如星星之火,迅速在全国燎原起来,使得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改革的最成功之处,就是找到了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解放了生产者.从而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生产者劳动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五大提出工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寻求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改革一切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在这一点上,农村20年以前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5.
6.
成本低,风险小,经受市场经济洗礼,锤炼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8.
9.
多管齐下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美  李桂梅 《发展》2006,(8):44-45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从农业以外的产业中获得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甘肃省作为农村人口占70%以上,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问题更为突出,农民要求走出去摆脱贫困的愿望更为迫切.全省26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2046万人,农村劳动力约1200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300多万人.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山地、荒漠、戈壁占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区域特色产业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与不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的问卷调查,研究农户之间生产、销售、收入等方面的差异性,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增收的关联性;并利用问卷数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的效果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低收入农户长效增收存在自主适应机制,利用陕西省榆林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截面数据,采用 OLS 逐步回归模型识别生计资本对低收入农户收入的影响,有利于探究生计资本的作用机制、增收效应与异质性。结论如下:(1)低收入农户长效增收机制是在政府计划适应下农户自主适应,通过改善生计资本实现农户增收的机制;(2)生计资本对农户增收存在抵消和协同作用;(3)生计资本对农户增收具有异质性,因此农户长效增收机制具有异质性;(4)提能、强基以及结盟是低收入农户长效增收的自主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结合数据分析北京市农民收入现状。结果表明:2015—2021年,北京市乡村常住人口收入逐渐可观,但是乡村空心化、乡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稳定、乡村居民收入增幅不明显等问题仍然存在。为实现农民增收,应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发展完善农民培训、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打造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4.
孙肖远 《乡镇经济》2009,25(4):87-89
贫困农户增收历来就是扶贫开发的难点,构建贫困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需要在深刻总结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构建贫困农户增收长效机制,可以通过“传”、“帮”、“带”等途径来实现: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对贫困户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帮挟,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扶贫方式的创新,在产业化发展上带动贫困户增收。  相似文献   

15.
提高常州农民收入水平的结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上看,农民纯收入可分为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大类,本文从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常州农民收入水平的结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变换的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关系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小波变换(WT)对1976—2006年间农民收入的波动关系进行预测分析,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具有7年和40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存在着7年和40年两个主要周期振荡保持一致。两个特征时间尺度叠加,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年内,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呈现绝对值快速增长、增长率在波动中有所放缓的特征。最后,文章就如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出了点简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楠楠  车明诚 《乡镇经济》2009,25(12):74-76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持续稳定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特点,从成本和收入角度指出了主产区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秀海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03-10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其中制度因素是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之一,政策和制度因素强烈地影响着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分析,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地股份合作制:农民增收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占峰 《改革》2004,(5):75-79
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农地制度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设计的,虽然产生了巨大绩效,但蕴含着的制度缺陷,目前已难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一次突破性重大改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理想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计强  王征兵 《乡镇经济》2009,25(12):68-73
文章通过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变动情况,分析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利用动态计量模型协整方法,得出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即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有很大的正效应;非农劳动力的比重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具有很大的正效应,在提高农民收入上主要应从以上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