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保护生态环境,核心是林业管理问题。会泽县作为“长防工程”、“德援项目”、“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等造林项目所在地,在林业建设进程中,如何加强和改革林业行政管理,进一步转变森林管理和经营观念、完善林业政策、建立健全林业管理机制、推进林业改革、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根据云南实际拓宽林业建设的路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这次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阶段总结经验交流会是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计财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工作的专题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和课题研究成果,研究加大工作力度的措施,进一步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以适应林业新形势、新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国家林业局领导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工作一直很重视和支持,去年底,周局长在我司签报上批示:“这项工作很重要,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应认真研究,加大工作力度,所提建议请计资司商有关部门办理。”下面,我根…  相似文献   

3.
<正> 东北国有林区在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其改革与发展是我国林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围绕国有林区的“两危”问题的探讨层出不穷,但纵观这些探索大都直接从森林资源变化和林业企业经济危困的现状分析入手,直接着眼于林业。从地域经济的角度看,尽管东北国有林区是以林为主的特殊经济区,但林业毕竟是地域经济中的一个行业部门,它的发展受到地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因此,把握经过几十年开发建设后的林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是一切林业产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林业的一切矛盾和问题无不直接或间接与森林资源有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也首先是森林资源的持续、稳定、高质、高产发展。因此,研究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对策,首先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清晰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按照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和林业大)“业发展目标,构建适合云南林业生产力实际水平和特点的新的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模式。可以这样认为,不推进森林资源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的转变,不突破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的瓶颈矛盾,整个林业产业的改革和两…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禀赋、改革路径选择与我国农村林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什么华北平原地区的林业改革和发展快于森林资源丰富地区?“资源的诅咒”这个发展经济学的经典假说,在市场转轨国家是否存在不同的作用机理?本文以一组不同森林资源丰裕度村1986~200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森林资源丰裕度对我国农村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影响。统计观察和计量分析结果都显示,“资源的诅咒”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林业发展中成立,森林资源丰富的林业村和山区村林权改革和林业发展都显著落后于少林的平原村,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转轨成本”抑制了重点林区的林业改革,延缓了林业发展。研究还发现,林权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林业发展。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指出森林资源禀赋在市场转轨国家的林业发展中构成改革的变量,农村林业改革应设计多样化的改革方案,提高改革绩效,农村林业发展的重点应当转向山区。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是林业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是产权管理和会计核算。我省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有关法规、制度和办法已基本形成。最近,由四川省林业厅计划财务处与四川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事务所共同完成的《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方法及森林资产动态管理系统》课题研究,已经通过国家林业局、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审查、验收通过,提出“以评估促进核算”的方法,解决了国有林场、苗圃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的会计核算的问题,将在我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为林业会计核算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森林资产管理适应市场经济迈出…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对森工行业管理的削弱和宏观调控手段的软化,不仅妨碍了全省林业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也严重地影响了全省林业宏观效益的提高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如何加强森工行业的宏观调控已成为深化我省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集体林区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是林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自古以来,“靠山、吃山、养山”这一经济和生态的循环是林区人们生存的主要条件和希望所在,发展林业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令人担忧的是南方集体林区短期经济行为的普遍存在严重地制约了林业这个长周期产业的发展,加剧了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  相似文献   

9.
适应林业发展新战略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生态环境建设和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森材及各类林产品的双重使命,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当前,林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根据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结合我国林业的实际情况,林业发展新战略确定为,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态体系和比较发达打枪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实施分区突破战略,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林业发展新战略。说明了现代林业必须坚持建立两大体系的总目标,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为社会提供持续的、多方位的服务,既要坚持生态优行,也不能忽视林业产业发展,兼顾林业的三大效益,积极深化分类经营改革,把林业区分为以发挥生太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形成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实现林业“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以研究符合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益性森林资源资产和经营性森林资源资产管理、运营模式,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林业发展新战略的具体体现,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已客观地成为深化林业改革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议林权制度改革之“五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权即为林业物权,是有关森林资源以及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补偿权和收益权等。林权决定了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效率以及收益分配,直接关系到林业经济的活力和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当前我国林权制度由于林权改革内容的缺陷造成了长期的林木资产主体不清,产权关系不明,收益分配畸形,严重影响了广大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阻碍了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一轮的林权制度改革中,我们必须把改革重点放在“五权”(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补偿权和收益权)上,为我国向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正> 营林业就是森林资源培育和管理产业,是林业行业内部的基础部分。林业生产周期长、投资风险大而投资报酬率低,主要是由营林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决定的。林业以营林业为基础,营林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林业的发展水平,并由此影响林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林业的发展首先必须是营林业的发展,而林业经济改革最重要的部分,最核心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管理科学研究创新,总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干扰,新的技术推广往往受到旧的习惯势力阻挠。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系研究成果,尤其是“森林资产会计核算”,不可能只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推广应用。需要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管理办法等,全国统一推广应用才有可行性。就是这样一项代表林业发展战略调整方向的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尽管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性的管理创新研究成果,对林业行业管理大有好处,其总体思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有超前意识,是推动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行业内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林业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玉林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2):166-169,172
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制度安排上存在与“社会办林业”不相适应的一系列问题:⑴在林地与森林资源产权界定上存在着不严密与不完整;⑵林地和森林资源产权主体虚置、权能不清;⑶森林资源产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扭曲,同时缺乏约束机制;⑷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安排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⑸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标准、使用管理等方面制度安排不科学等问题。研究认为,要保障我国社会办林业战略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对我国的林业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作出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正> 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林业行业的改革也一样,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如何搞好林业,搞富林业,把林业生产建设推向整个商品生产的大潮中,给林业注入生机与活力,笔者认为:林产品市场的开发与改革,是整个林业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可逾越的一步。发展林业商品生产,加快林产品市场的开发,尽快与全国流通体制改革同步,这一责无  相似文献   

15.
美国、墨西哥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管理先进。介绍了两国森林资源及管理、林业政策、项目资金及财务管理、人员机构及执法等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林业计划和规划执行较好、林业项目运行规范有效、公务员监督机制健全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两国的管理制度值得我们借鉴。提出了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设想和试点安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新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是深化林业经济改革的需要,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部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利用和管理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奠定了一定基础。国务院批准我部机构“三定”方案,授权我部对部属企事业单位和全国国有林业资产进行监督管理,林业部“三定”方案确定财务司负责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设“国有林业资产管理处”专司…  相似文献   

17.
建立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年度报告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现有国有林场 1 89处 ,经营面积占全省森林总经营面积的 1 4% ,森林蓄积占全省森林总蓄积的2 1 % ,我省国有林业已成为全省林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而我省国有林场经营、保护、利用的国有森林资源属于资源性国有资产 ,随着我国林业部门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我省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有林场已进入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重大转变。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运营、配置管理、收益收缴和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益 ,加强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监督与管理 ,已成为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  相似文献   

18.
林业基金制度研究——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规定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国家从1981-1998年的18年里四次在法律和文件中明确要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可见这项制度的重要性。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登“林业基金制度研究”一文,供大家研究、探讨。建国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林业的落后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又面临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的双重压力.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发展缓慢、破坏严重,林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矛盾越来越尖锐,形势越来越严峻。』总结近年来林业生产建设的实践,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很大…  相似文献   

19.
林业基金制度是国家为解决林业投入不足,支持林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性措施,是对林业实行的一项经济扶持政策。因此说,建立我省的林业基金制度并收好用好林业基金,对我省林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建立林业基金制度是实现我省林业新的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建设。1998年11月做出了“关于积极培育、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林业发展阶段目标。决定要求全省森林覆被率要由现在41.9%提高到本世纪末的43.6%,到2010年达到472%;林木蓄积量由现在…  相似文献   

20.
改革林业金费征管实行伐前源头征收谢昌禄林业“金费”是林业专项资金,它取之于林,用之于林,我国建立林业基金制度,也是为了贯彻“以林养林”政策,从林业本身积累营林资金,保证森林采伐后能够及时更新造和保持生态平衡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此项资金在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