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2.
“尚德模式”的思考读了本期封面,感觉从这种视角来剖析一个“首富”的诞生确实很独特。施正荣的成功给了“政府工程”另外一种解读, 正是通过无锡市政府的助力,施正荣才能在恰当的时间站在了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不能尊称一声金融家? 2003年第10期《五道口金融先锋》 看了《中国企业家》杂志2003年第10期的封面故事《五道口金融先锋》,我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作为一本以报道企业家见长的杂志,何以那么吝啬,不给那些主人公戴顶金融家的帽子?贵刊是不是太在意自己的品位而无视历史的真实吗? 相似文献
4.
本刊与搜狐网站共同推出《名刊领导者》和《名刊在线》栏目,欢迎诸位读者就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发表看法、谈论观点,不限篇幅、不限形式,您的意见将为本刊增色添彩。请登陆网址news.sohu.com或发邮件cm100@sohu.net或写信至北京市崇文门外大街44号大康大厦709A《当代经理人》编辑部 邮编:100062 相似文献
5.
愿“21未来之星”榜成长为排行明星 我是从2003年第八期的封面故事《21未来之星——2003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的“往届回顾”中,才知道“21未来之星”这一系列已经坚持三年了。正如贵刊文章开头所描述的,我也是“几乎开启了我所有的雷达”,才辛辛苦 相似文献
6.
好了伤疤忘了疼读者草根谭《房地产导刊》六月刊的封面话题"静观房流感",从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把脉前五月楼市,并提出开发企业仍沉浸在卖方市场高温而不察觉,流感病毒便将入侵肌体,损害健康。我十分赞同,在行业呈现出发烧状态时,需要一剂退烧的良药,一种理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不能“好心办坏事”;股市到底是什么?期待更多妙文。 相似文献
8.
政府扶持不光是给钱现在,车市最具吸引力的话题就是新能源汽车。听说国家已在13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试行推广新能源汽车,我觉得新能源轿车同样需要政府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因为新能源轿车的发展空间更大,而且可以促进我国的汽车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需要集体反思与忏悔《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19期《捍卫底线》整顿乳业固然是当务之急.但是,其他的食油、大米和水的安全呢?到底还有多少食品安全被堂而皇之的行业潜规则漠视和忽略?除了质检当局的功能之外,这些行业之中的领导者或者领跑者,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危险,又开始做了多少补救工作呢? 相似文献
10.
审慎并购才是更大的智慧;联想为什么要输出新型文化价值观?;惟一牺牲的是郎朗个人形象;从商业来,到商业去; 相似文献
11.
万科改变了万科,不能让“溢价”成为一种规则, 相似文献
12.
让更多的企业家了解杨小凯2004年第8期《中国企业家应该知道的杨小凯》 我自己有一个习惯,就是每个月都要专门找出一个固定时间读书看杂志。在本月的读书时间,我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贵刊第八期张居衍写的《中国企业家应该知道的杨小凯》一文。看完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给《中国 相似文献
13.
用"买下沃尔玛"开阔思路《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9期封面故事《买下沃尔玛?》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围绕这一命题,无数人展开了正反两方面的讨论。买还是不买?值还是不值?有利还是有弊……雄辩之士各个慷慨陈辞。 相似文献
14.
断言5-10年后由海外少帅接班似乎操之过急“五年到十年后,中国企业的海外领军人物会集体性地执掌总部大权。”虽然《中国企业家》是借金蝶、用友前副总裁吴强、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朴智咨询副总裁罗畅之口,但谁都明白,其实这正是贵刊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发现携程;顺驰向何处去;呼唤“大国心态”;2006年第7期《“人口红利”消失之后》;2006年第8期《两个城市、两种国际化》;2006年第8期《TCL突围》。 相似文献
16.
请给企业家一个8《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3-4期《李书福真相》、《哀兵仰融的最后一战》、《又见他》拿着这本杂志,反复摩挲,恍惚中一个吉祥数字8在脑海里冒出,让我悲从中来。8年前,许多人是那么肯定,李书福是个异想天开的疯子,居然想在中国办民营企业造汽车;8年前,许多人也那么肯定,仰融虽然确实一举超越了那么多国有或合 相似文献
17.
恰当时间发出的恰当疑问中国汽车牛市的顶在哪里,贵刊1月封面故事《问顶》在恰当的时间提出了恰当的问题,看似一个简单的数字答案,蕴含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各方人士给出的答案是万花筒,从中可以看出谁乐观、 相似文献
18.
国家大公司必将发力狂奔 两会期间,偶然看到了2003年第三期《中国企业家》杂志,招商局秦晓的一系列商业行动真让人怦然心动。结合两会中的各项国家大公司人事变动状况,猛然惊醒:原来,十几年来消费市场上轰轰烈烈的竞争只不过是小公司的打打闹闹,其实真正的大动作,只有像招商局这样的国家大公司才做得出,而且,有迹象显示,这样的动作最近就有可能大规模发生。 相似文献
19.
网友评论看懂人性《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23期《马云:寒冬悟道》通过与高手过招来提高自己是个不错的捷径,马云这一招使用得出神入化。且不说真实情况是否真的如他所说,这些顶尖高手都和他成为了朋友,但只要他自己是这么认为,加之他对公关媒体的炉火纯青的应用,两者的结合,也就成就了一个神话。有点玄乎了,但确实也值得很多企业去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五到十年的超前《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8期《蛇口基因》该期《中国企业家》有两篇本来毫不相关的文章,其气脉居然隐隐相通。一篇是封面文章《蛇口基因》,另外一篇,是汇源集团副总裁毛天赐的《我眼中的中国制造》,这个有着地道中国名字的美国人,娓娓讲述了他眼中这20年来的中国。这篇文章刊登的时机,显然与现在热议的奥运圣火传递事件关系密切。他这篇文章中,最点题的一句话便是:一个国家形象的改变,往往都落后于这个国家真正所处发展阶段,甚至通常落后五到十年时间。而《蛇口基因》里面揭晓的蛇口企业正有着与此类似的共同点:它们通常比这个国家的普遍发展阶段提前了五到十年。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