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之一的乔治·阿克洛夫的生平以后,比较系统地评述了阿克洛夫的主要经济学思想"柠檬"市场理论--不完全信息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效率工资理论.  相似文献   

2.
“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ns)也称次品市场,也称阿克洛夫模型。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  相似文献   

3.
安凡所 《南方经济》2001,(12):64-66
本文考察了2001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非对称信息理论上的学术贡献,阿克洛夫提出了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逆向选择会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斯宾塞的信号传递模型和斯蒂格利茨的信息甄别(筛选)模型进一步研究了非对称信息市场的治理机制,最后,简述了非对称信息理论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乔治·J.斯蒂格勒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与“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并因其在研究工业结构、消费者行为、市场作用和公共调节政策的效果方面所作的贡献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试图梳理斯蒂格勒有关信息经济学及政府管制方面的经济思想,适当分析搜寻理论对就业的影响以及中国的政府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5.
王则柯 《新财经》2001,(11):56-57
10月10日深夜,获悉2001年度经济学诺贝尔奖揭晓,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获奖。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不但写过书介绍三位的工作,而且和斯蒂格利茨有过互访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与信用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信息经济学的不对称信息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rl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2001年又有3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kerlof)、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目前,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处于经济学的前沿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导言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籍心理学家卡尼曼教授(Daniel 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家史密斯教授(Vernon L.Smith),分别表彰他们"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的结合,从而解释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判断与决策"和"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方面"对现代经济学所作的贡献.这次授奖,从学科的类别来看,两者对经济学的贡献迥然不同,一为行为经济学,一为实验经济学.但诺奖授奖委员会为什么会把他们放在一年获奖呢?最大的共同点可能就在于以不同的方式回答了本文提出的问题,即观察人的经济行为何以可能?在于以心理学的认知方法和实验的方法揭开了人类经济行为的非理性之谜,从而为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开启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改革》2012,(12):1
《改革》月刊发表了许多优秀的、由中国经济学家和政策分析家所撰写的、有趣而切题、中肯的文章。在飞速发展的转型经济条件下解释经济发展和政策的斜定,能给经济学思想库增添重要的贡献。--美国斯坦福太学终身教授、二○○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二○○五年五月在南京大学商学院主办、改革杂志社协办  相似文献   

9.
费农·史密斯与实验经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农·史密斯的主要经济学贡献之后,对他倡导的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发展、方法、意义和局限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0.
戴森女士何许人也?在美国她被誉为数字时代女先知。1972年她从哈佛大学取得学位后,担任华尔街证券分析师。1982年加入"硅谷风险投资之母",主编一份高技术专业通讯刊物,并于1983年买下了刊物版权重新命名为《发表1.0版》。戴森是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参与了"全球电子商业框架文件"的制订。她还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员,Comdex与CNN的常客。她对IT最大的贡献,还是她一手主办的《发表1.0版》杂志与后来的PC论坛(PCForum)。对于扑面而来的经济大潮,戴森断言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式在网络社会中行将消解。由于经济学中的稀缺规律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11.
李瑞伯: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维吉妮亚大学历史学学士和数学硕士、197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1973年7月至1999年5月在美联储工作,从事政府融资、利率影响、利率调控以及宏观经济研究和美联储货币供给数据库的组建等工作。[编按]  相似文献   

12.
《改革》2011,(5)
《改革》月刊发表了许多优秀的、由中国经济学家和政策分析家所撰写的、有趣而切题、中肯的文章。在飞速发展的转型经济条件下解释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制定,能给经济学思想库增添重要的贡献。——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二○○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13.
鲁开垠  文凯 《南方经济》2003,(7):74-76,26
一、成功缘自创新求实在我国经济学界 ,一提起第三产业经济学 ,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李江帆。正如 1998年《经济日报》一篇题为“李江帆与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报道称誉的那样 ,李江帆已和第三产业经济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密不可分了。李江帆 ,195 1年生于广东台山 ,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中青年经济研究会第一、二届会长、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员。他在196 8- 1973年为下乡知青。 1973- 1976年在广东师范学院政史系学习。 1979- 1982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攻读政治经…  相似文献   

14.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后颁发给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主要褒扬他对国际贸易战略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的贡献。保罗·克鲁格曼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197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任教,2000年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货币危机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检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成果,推动区域经济研究更深入广泛地展开,促进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决定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现将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告示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标准:凡是1979年1月1日至1992年12月31日之间正式出版,发表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布局、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均可作为研究成果,参加评选。优秀成果的标准是,在理论上具有创见性和开拓性,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对经济布局和区域经济决策,对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作出一定贡献,对实际工作产生一定影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教育经济学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从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到人力资本理论的拓展和新时期社会资本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的贡献,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不断丰富.这些理论对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斯蒂格利茨的回马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蒂格利茨越说越生气 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斯蒂格利茨(Joe Stiglitz),他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了市场失效的原因.他的获奖似乎预示着21世纪的经济学将与20世纪的经济学风格迥异.20世纪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当属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一样,斯蒂格利茨几乎在经济学的所有重要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二、行为经济学的基础 大约半个世纪以前,在Smith(1956)开创了有限理性基础上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行为研究方法的同时,Edwards(1954)把对决策行为的研究介绍给了心理学家,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但是,在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于1996年去世)发表关于判断和决策的论文以前,认知心理学研究并没有成型.  相似文献   

19.
程启智 《世界经济研究》2000,101(4):86-86,F003,63
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际,回顾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最后十年中获奖者的贡献,并对其进行评价,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199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该年度的经济学诺贝尔奖授予美国三所大学的三位教授,即纽约市大学的哈利·马克维茨(Harry M.Markowitz)、芝加哥大学的莫顿·米勒(Mertonn H.Mmer)和斯坦……  相似文献   

20.
《改革》2011,(7)
《改革》月刊发表了许多优秀的、由中国经济学家和政策分析家所撰写的、有趣而切题、中肯的文章。在飞速发展的转型经济条件下解释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制定,能给经济学思想库增添重要的贡献。--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