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实现严格保护耕地的法定内容,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实践和耕地占补平衡的清查,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和补充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加强对补充耕地的严格审查,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2.
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研究工作能够解决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问题,但折算系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文针对耕地等别差异大、地类没区分、查询等级不易、补充耕地等别难确定和后备资源不足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推进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尽快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与考核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0月22日下发的国务院第2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并提出了“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要求。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中的耕地质量失衡问题,表面上是开发和整理新增的耕地质量不如被占用耕地的质量,所体现在管理层面上的问题是缺乏对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检查验收办法或规程。因此,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是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土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基本要求。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原则与指…  相似文献   

4.
土地,应从开发转向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2月7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方向和重点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我认为,当前,土地开发向土地整理方向转变,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现有后备耕地资源质量差据国土资源部的年度土地利用变更统计数据,1999年~2004年,补充耕地数量略大于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实现了耕地在数量上的占补平衡。然而,许多补充耕地的质量难以达到被占用耕地的质量,违背了耕地占补…  相似文献   

5.
<正>耕地占补平衡作为我国耕地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对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与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因此,各地政府都很重视占补平衡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倾向,"占优补劣、占近补远、占水田补旱地"现象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齐鲁粮食》2006,(9):38-38
国土资源部日前颁布《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按照《考核办法》规定,国土资源部近日对本年度的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作出具体部署:凡落实补充耕地资金、实行了项目挂钩并完成补充耕地任务的,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为合格。  相似文献   

7.
占补平衡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考核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凤荣 《中国土地》2003,(10):12-13
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占优补劣"现象,早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5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对国务院研究室的报告--《我国耕地总量减少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所作批示指出,东南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占优补劣"现象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既要注重新增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也应重视补充耕地的后续管理工作。补充耕地的产权管理是耕地后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晰的产权有利于新补充耕地的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将以土地整理方式补充的耕地交当地农民集体使用,而将通过土地开发补充的耕地集中使用,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增耕地也可用于生态移民,发挥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肯定了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中,耕地占补平制度重要意义,提出了在耕地占补平衡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在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过程中,应结合各自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建立补充耕地工程质量指标体系;并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形势下"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开展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区域农业结构与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前提下,通过对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了解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现状与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分别从数量、质量及类型方面分析2011~2020年间芜湖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对策措施;最后,有针对性提出了基于区域"占补平衡"与"异地代补"的政策建议,从而为解决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与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合理开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协助土地资源调查整理的有序进行,防止各地方因土地变更登记不及时,以及各类用地性质申报认定模糊导致的土地资源整理困境,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下称《补充通知》),除要求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严格做到“数据、图件和实地三者一致“的土地变更登记统一标准外,还重新细化建设用地、耕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认定标准,以确保今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日前,农业部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肥料管理。对于耕地质量建设通知指出,各地要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抓紧制定补充耕地、补划基本农田的质量验收办法,补充完善耕地质量评价、耕地质量建设等技术标准,编制耕地质量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时组织对整理、复垦和补充的耕地以及补划的基本农田的质量验收,继续开展耕地地力调查,强化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加  相似文献   

13.
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很多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相当匮乏,补充耕地指标难以为继。如何在落实耕保任务、保障地方合理用地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以福建省部分县市为例,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园 《山西农经》2017,(5):40-42
土地整理是近期各地区增加耕地指标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结合整理和增减挂钩来补充各地的建设用地指标,随着土地整理的发展,从"量"到"质"都有了严格的要求。本文以代县磨坊乡为例,结合基础数据研究土地整理前后的耕地质量的变化,对耕地质量的自然等、土地利用等进行计算,并进行了定级评定分析,并得出代县磨坊乡土地整理后的质量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耕地动态变化与占补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算耕地动态转换造成的耕地质量等级变化,评估耕地动态变化对数量与质量平衡的影响。采用综合分析法、模型侧算法、实证分析法,评估耕地生产能力变化与占补平衡实施成效。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的占补平衡仅实现了数量平衡,但因城镇建设扩张占用了优质高等耕地而新增耕地质量等级较低,因此未达到质量平衡。特别是中国依靠开发后备资源来补充耕地而不是通过土地整理来增加质量等级较高的耕地,因此新增耕地的平均自然质量等级较低。研究结论:应加大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比例,从而提高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级,达到耕地数量与质量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18日说,10年来我国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复垦开发累计补充耕地4163万亩,土地整治已成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严格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等耕地占补新的政策,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采取多项措施,严格把好新增耕地质量关,初步实现了新增耕地由注重数量向更注重质量的转变。自2014年以来,全市共验收耕地占补项目58个,新增耕地面积达1.892万亩,质量全部达到了新增耕地地力的要求。严格补充新增耕地的范围和条件黄冈市政府规定,新增耕地必须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区域内,  相似文献   

18.
关于耕地数量与质量平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分析建立耕地的数量、质量占补平衡新机制的目标、措施和方法.结果表明:耕地基准面积应作为考核区域耕地数量、质量是否平衡的指标;依据不同等别的农用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即不同等别的农用地以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要的可比性指标,确定农用地等别折算系数;建立耕地储备库,实行先补充、后使用的机制,耕地储备库按基准面积统计管理,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时必须先取得耕地储备库的指标;采用标准样地对比法评定建设占用耕地、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新增耕地等农用地宗地评估,可以弥补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比例尺过小、难以实地定界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由于多年高强度土地开发,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十分有限,扣除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由2000年的700多万公顷锐减至不足500万公顷,且分布不均衡,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资源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说。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黑龙江省2001~2006年耕地后备资源专项监测调查资料中二级分类的用地面积,通过数学模型,对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时间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揭示了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时间变化特征,掌握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科学合理的分析了时间特征变化,为加强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宏观调控、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奠定基础,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依据.说明土地开发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化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