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船舶工业的产业转移及我国船舶工业支柱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包括各种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它是形成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包括各种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它是形成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其适合模式,文章采取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我国2000-2011年间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即集群转入模式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仅小规模承接了东部地区的边际产业,文章提出中西部地区应以集群优势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以及选择关联产业进行产业转移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业转移的区域性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会不断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尽管我国大力鼓励东部一些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东部一些边际产业并没有像理论界所预期那样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存在。造成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因素很多,如转移成本、产业集群效应、市场潜力等。只有通过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努力,转变产业转移的指导思想,才能克服产业区域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沈滨  宋鹏程 《商业时代》2012,(33):130-131
近年来一些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此伴随的是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内在关系、产业转移的区域因素和产业分梯次转移的产业因素。指出了一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交易成本、规模报酬率和市场规模在产业分梯次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是妨碍其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主要阻力。博弈分析表明,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因此,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认真规划产业园区,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产业转移对我国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积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产业集群发展、区域产业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五个方面的梯度影响,最后指出西部地区应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由国际产业——东部产业——西部产业的产业梯度转移链,实现西部经济的整体腾飞。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移是产业承接国或地区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考虑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是产业承接国或地区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考虑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欣广 《市场论坛》2012,(12):16-17
产业转移是产业的空间运动,是经济资源在产业层面上进行再配置的重要方式.我们常说的对内对外开放,分别以促进国内产业转移或国际产业转移为重要内容.本文以产业的国内转移为论述对象,但道理基本适用于国际转移. 对于先发地区,要注重推进旧产业转出,以腾出力量发展新产业;对于后发地区,要注重承接产业转移,以缩小与先发地区的发展差距.中间状态的地区,既有产业转出的需要,又有产业转入的需要.而产业转移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后进地区能够走上先进地区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取得发展机会.广西在全国基本属于后发地区,除了几个中心城市有产业转出与产业转入双重需要之外,多数地区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承接先发地区的产业转移,桂东产业转移带就是这一区域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1985-2005年的数据,研究了民族地区第二产业比例与民族地区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第二产业比例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民族地区第二产业比例的单向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产业互动的条件、方式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互动主要是区域经济间的竞争合作和互补配套的关系。当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产业互动的需要时,将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产业互动。从而实现双赢。本文指出,欠发达地区需要加强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和积极引导本土企业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与发达地区的产业互动。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在协同治理视角下,改善京津冀地区的流通产业同质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工指数、专业化指数和区位熵考察2016-2019年京津冀地区流通业6大分行业的产业同质化现象,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区流通产业的区域分工指数均小于1,流通产业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流通产业内部...  相似文献   

14.
严武  刘斌斌 《财贸经济》2012,(10):74-81
本文首先对比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中小板上市企业在股票融资总额及三次产业分布间的地区差异,然后采用2006—2011年数据,分析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中小板上市企业股票融资对各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提高东部和中部地区中小上市企业股票融资水平能促进地区产业升级,而且中小企业股票融资对中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远大于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在对这些结论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增长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侯冰清 《现代商业》2014,(1):144-145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商丘市作为中西部东向对接东部地区的"桥头堡",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分析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困难,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六个方面的对策,给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性、资源性和承接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徐骏  王波 《中国市场》2011,(19):178-180
本文从产业和城市两个角度分别对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20个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通过构建对应的测量指标,本文发现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还不高,制造业的空间分布还很分散。在广东执行双转移战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到珠三角以外的地区,另一方面也应该提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集聚程度,进一步提升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产业承接模式及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模式、珠三角模式、苏州模式是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的几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产业承接模式。欠发达地区只有抓住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亚模式、珠三角模式、苏州模式是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的几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产业承接模式.欠发达地区只有抓住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苏北等欠发达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作为苏北地区的徐州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本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部省份的激烈竞争。本文通过分析徐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对于政府积极发挥支持引导作用,更加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西部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琦媛 《中国市场》2009,(14):44-45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指依托独占型自然资源,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消耗实现成长的企业在资源禀赋地区聚集,通过深度专业化,形成完善的价值链条、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本文就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历程、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繁荣背后所蕴藏着的区域产业风险以及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给出笔者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