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树林 《经济论坛》2008,(2):89-91,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1987年被提出的,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模式,20年来这一理论不断地充实完善,被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各个领域,其中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已成为世界各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和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使区域经济走上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论及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它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与和谐以及公众积极参与发展的基础上,它特别强调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生态合理性。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城镇与乡村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太极——八卦理论博大精深,其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值得探讨。李自如和何报翔先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基于太极八卦理论的应用》,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但文中多处有悖易理,其原委缘于李、何两先生未厘清理论方法体系层次高低和研究对象差异、盲目直接用太极——八卦理论对一个技术性的AHP方法加以改进。李、何两先生把本属阳性的财富福利划归阴性,以及将太极阴阳二极平衡改为三极平衡等,笔者不敢与之苟同。本文解释了八卦可持续发展原理与方法,分析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卦组合,介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初期模式(谦卦)、中期模式(升卦)和后期模式(坤卦)的基本内涵,构建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仇方道 《经济地理》2003,23(3):319-322,326
县级区域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基本行政地域单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贯彻执行的基本组织者和管理者。文章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县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通过对江苏省新沂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反映出该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合理,评价方法简便实用,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我国更是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无法实现其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减少资源的消耗 ,削减并补偿外部成本。从人类的历史来看 ,科学技术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每当人类遇到关系生存、发展的问题都是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的。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 ,科学技术同样可以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便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  相似文献   

7.
高殿军 《技术经济》2001,20(2):40-43
0引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自 1992年 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 1世纪议程》等文件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我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环发大会倡议 ,于 1994年 3月发表了《中国 2 1世纪议程———中国 2 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 ,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并对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要求。本文就矿区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谈一些个人的看法。1、矿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8.
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和自身需要的必然选择。为了深化生态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推动《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久前,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在辽宁省本溪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展生态经济教育会议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北京有关方向的专家和全国部分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共聚一堂,就加强生态经济教育、生态经济学科建设、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认…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形成并成熟,并在政治层面上逐渐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学术界也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可持续发展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仍不完善,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认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脉络的梳理,将大大有助于我们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科的理解,并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决策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江苏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和未来江苏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分析江苏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制约因素,创建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江苏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即江苏可持续发展创新理论框架和行动计划。江苏新型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框架进一步落实到江苏生态省与生态城市群发展战略、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中观微观层面,在“生态江苏”的基础上,首次研究提出“可持续江苏”、“循环江苏”、“人居江苏”和“富裕江苏”等新理念和具体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杜莹 《经济与管理》2006,20(9):96-96
可持续发展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农村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2005年由蔺丰奇等同志撰写、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一书,立足理论研究前沿,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3.
生存与发展这一主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今人类居住的地球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正视现实,寻求对策,以求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建设生态示范区,是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协调的运作模式,其深入的探求和有效的推广,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对发展区域生态经济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强化认识、领会内涵、结合实际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包括二层意义,一是要发展,二是要持续。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近期利益与长  相似文献   

14.
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可持续发展已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不同种族、不同社会制度以及不同国家一致达成的共识。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付诸实践。1994年,中国政府公布了《中国2...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我国更是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无法实现其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政治经济学在当前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以资源配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效率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何恭宁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当前和21世纪发展经济的主题。1996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  相似文献   

17.
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烈  赵波 《经济地理》2005,25(4):538-541
文章界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阐述其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和基本内容,构建研究框架体系,最后强调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由于自身成陆时间较晚,整个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再加上以石油为主体的工业污染的屡禁不止,开发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不言而喻,并由此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继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2010年,国家发改委又批复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护自身及渤海湾生态环境、确保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知识产业。文章分析了知识产业的构成及其特点,从发展高科技产业群、教育产业与研究开发产业、知识服务产业等方面论述了知识产业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20世纪初以来经济学家们致力于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了三次发展高潮。新增长理论把技术内在化,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它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与此同时,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可以产生一种“外溢效应”。这些对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