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大海 《当代通信》2005,(21):59-60
在TD-SCDMA产业界的集体努力下,TD—SCDMA产业迅速走向成熟。随着TD-SCDMA系统、终端、专用芯片在性能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TD-SCDMA全线商用产品开发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TD—SCDMA已经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在近日举办的“国家十五科技成果展”中,TD-SCDMA的发展获得了各界的高度评价,成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自主创新技术、勇攀科技高峰、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钱国良 《当代通信》2004,(15):20-22
自TD-SCDMA诞生以来,有诸多论调,认为TD-SCDMA采用时分模式,会受到速度影响,不适用于高度运动用户,还有人认为TD-SCDMA只适用于人口密集地区,只适合为其它系统的补充技术。  相似文献   

3.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技术是近年来在计算机通信领域内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崭新的网络技术。它在广播抑制、动态组网等方面有其它网络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邮电企业管理》2008,(7):41-41
在世界通信大会“未来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与LTE”专场分论坛上,中国普天向业界透露了普天在LTE方面的规划和所取得的进展。2005年,普天开始进行LTE的研究,2007年通过了仿真验证,将在2008年年底推出LTE的测试样机。普天认为,业界应加快TDDLTE的研究,尤其是组网技术的研究,因为它是影响网络的重要因素。对于LTE的部署,  相似文献   

5.
随著人们对通信带宽和速度要求的迅速增长,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传送网以其宽带宽、组网灵活、透明传输、可以升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LTE(TD-LTE、LTEFDD)混合组网试验,TD-LTE、LTE FDD的融合组网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关于融合组网的概念和重要性,却并未达成广泛共识,笔者涉足LTE标准、产品、试验及应用领域多年,希望以此简短小文从技术和产业角度引发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信业》2011,(4):86-87
华为于近日首家完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TDD-LTE规模组网2×2IOT(互操作)测试,完成网络侧和基于海思半导体、创毅视讯芯片的终端IOT测试,这标志着华为第一家完成规模组网试验的准入测试,可以率先进入六城市规模组网试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提出“2006年发展3G条件已经成熟”的论断.以及关于在2006年制订一系列发展3G技术.业务、资费、监管、频率指配等政策的陈述.持续了两年多的关于3G该不该上、什么时候发牌照等争论将最终走到尽头。而随着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中国电信集团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关于“在中国的3G布局中.TD-SCDMA要占有一席之地”的陈述.TD-SCDMA进行独立组网也已经是八九不离十的事了。  相似文献   

9.
闫晓辉 《当代通信》2005,(21):44-45
随着人们通信需求的增长、光通信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提高光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带宽供给的实时性等要求逐渐提上日程。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光网络的智能性,试图把光层组网技术和以IP为基础的网络智能化技术发展并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智能性的光网络。其中的主流方向就是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明确提出TD-SCDMA的测度必须限期完成,并尽快发牌。我相信,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TD-SCDMA的产业化、市场化才能完成。当然,除此之外,对各种与TD-SCDMA相关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开发资源实现最优组合,对承担TD-SCDMA的公司尽快完成由研究型向科工贸型的转变,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环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邵松 《当代通信》2005,(2):71-72
在这个“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密切,许多事情已经无法离开计算机网络的存在。伴随着有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快捷高效,组网灵活为优势的无线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其相对有线网络的优点和重要性也日益明显。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使计算机网络不再局限固定区域和楼房。  相似文献   

12.
主管     
《邮电企业管理》2006,(2):60-60
王旭东:树立大行业观念 推进电信业转型;信产部:加速TD-SCDMA商用产品开发、测试、生产和组网应用;国资委:国企派出董事可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资委:将考虑系统修订央企负责人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13.
张志强 《当代通信》2006,13(15):69-70
近年来,我国TD-SCDMA的技术研发取得了快速的进展。2004年10月信息产业部对TD-SCDMA LCR系统、终端、网络性能和互操作检验就得出结论,“TD-SCDMA设备已实现基本功能和基本业务,经进一步完善后,可进入产业化阶段。”2005年7月信息产业部完成了“TD-SCDMA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技术试验,给出“TD-SCDMA已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织蜂窝网络的能力。系统设备已经基本实现了所有功能和业务,且运行稳定;芯片和手机实现了大部分功能和业务,实现了代表性的384kbit/s分组数据业务。在外场环境下,各种业务的容量测试结果达到了理论值。验证了智能天线、接力切换、非对称传输等TD-SCDMA特有的关键无线技术,可支持高速移动环境的应用”的结论。同时客观指出:“TD-SCDMA终端性能、部分功能以及终端与系统的互操作能力还需要完善和较大规模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陆武  李峻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1):14-16,18
TD0SCDMA,目前国际通信界最热门的第二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那么,TD-SCDMA究竟具有哪些商业运营优势?让我们从TD-SCDMA不懈努力的历史进程中和TD-SCDMA技术和产品所带来的综合运营优势来探询答案。  相似文献   

15.
《当代通信》2004,(8):20-22
天地阳光公司提供多种视频产品和多种组网方案,下图为天地阳光公司针对大型规模的视频应用提出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张奇 《邮政研究》2021,37(3):6-11
寄递业务量的逐年增长给邮政邮路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传统以经验为主导的邮路规划需要进行调整.根据目前邮路组网的发展现状,结合当下大数据分析、数学算法优化的思路,综合考虑时限、成本、车辆、路向等因素,用智能化模型进行邮路组网,为邮政寄递业务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光以太网之所以能够被众多厂商所看中,关键的一点是它结合了光纤传输和以太网组网模式的最佳性能。另外的一点就是光以太网应用的广泛性和发展性。从而给众多设备提供商、服务供应商等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问。由于光以太网产品可以借助以太网设备以以太网数据包格式实现WAN通信业务。该技术可以适用于任何光传输网络——光纤直接传输、SDH,DWDM(密波分复用)和SONET(同步光纤网络)等。另外,光以太网可以实现10Mbps、100Mbps以及1GbPS等标准以太网速度,而达到10Gbps后它更将成为各种业务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工业时代结束,信息时代来临,世界正像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时一样,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由此应运而生的通信组网技术,从起步到今天,正以一种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详细剖析通信组网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趋势,并着重阐述光纤与对绞铜线在接入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谷和启 《当代通信》2006,13(7):61-62
3G网络管理功能 根据5G网络组网结构,5G网络包含无线接入网、核心网、IP承载网和业务系统。因此,3G网管系统的管理范围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0.
郑大海 《当代通信》2006,13(1):95-96
2005年,是TD-SCDMA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的一年。到目前为止,TD-SCDMA已形成了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的庞大的产业群体,成功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无疑将对未来中国通信以及其他自主创新技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的杰出代表。这既是我国企业和科技人员坚持自主创新、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结果,也与我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特别是信息产业部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扎实推进TD-SCDMA产业化进程的发展政策密不可分。在整个产业链中,凯明公司作为最早研发TD-SCDMA芯片的公司也在发展机遇中迎接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