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宜军 《发展》2008,(7):104-10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此,中小学校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应试教育迅速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以适应21世纪教育、科学、文化和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一、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关系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各级党政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要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相似文献   

3.
付玉伟 《魅力中国》2010,(10):140-140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全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装变,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4.
1993年就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可现实的情况是:素质教育天天讲,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素质教育是贯彻“三个面向”与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为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从培养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注重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培养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接班人和劳动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于楷志 《魅力中国》2013,(29):254-25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非常明确地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英语教学的需要,很多教师早已意识到这一.最并且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并非一无是处,不可全盘否定教师既要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又要看清楚多媒体教学的局限,要在教学手段方面既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适当采用合理利用多媒体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正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的当务之急。素质教育是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教委,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不久前《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则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素…  相似文献   

8.
素质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质量的基本标准。素质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就群体而言,有体现时代精神的共性要求;就个体来说,有体现个人不同禀赋、爱好和个性的特点。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培养学生素质的根本规律,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显著特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的正确轨道上来,“转轨”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志冰 《魅力中国》2010,(34):330-33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基础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面向未来,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也是势在必行的,我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毛振家 《魅力中国》2010,(36):50-50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正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轨道,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准》的正式实施,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善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在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个深刻的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随着几年来“尊师重教”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意识至今在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中严重存在,教育观念的落后制约了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如何在现有国情下把基础教育自“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笔者提出个人的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1条指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中小学要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就明确指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学改革最基本的内容.素质,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教育,按董纯…  相似文献   

14.
乔同善 《发展》2008,(5):87-87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而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学校体育教学在实现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岳海侠 《唐山经济》2004,(10):44-44
实现在走在全省最前列的宏伟目标,科教兴市是基础、是保障,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则是科教兴市关键所在。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一名从事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推进素质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教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的教育任务执行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培养下一代,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要和利益的工作者。因此,要深入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思考《讲话》为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一、深入学习《讲话》“三个代表”,核心是先进,关键是…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党东县第一中学是克东县唯一的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几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学校的特点出发,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方针,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正在向“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办学特色化”的“五化”目标迈进。一、实施素质教育,观念更新是前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对美术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钟荣 《理论观察》2005,(3):105-105
一、美术教学呼唤素质的培养 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要实现“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对美术教育改革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由于受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限制,在美术教学中很少重视对学生的深层的审美素质的培养,其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清杰 《魅力中国》2010,(3):138-138
素质教育是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称之为“素质教育”。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