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大承保基数促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政策性保险业务。目前,世界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促进一个国家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工具。自1985年12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小规模试办出口信用保险以来,虽然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始于198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接受政府的委托正式开办机电产品出口的信用保险业务,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受保市场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正式成立,并开展了包括出口信用保险在内的各项业务,从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2家共同办理出口信用保险的局面.虽然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比,还处于起步阶段,承保的出口企业仅占全国外贸企业总数的2.7%,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1%,而英国该比例是45%,日本是50%,并且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管理技术上我们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问题的核心是,日益扩大的需求与供给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3.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13,(2):63-64
1.中国人保财险首家获批从事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据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获批从事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成为国内首家具有从事该业务资格的财产险公司。据介绍,财政部已同意中国人保财险自2013年1月1日起试点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即保障信用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最长不超过两年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风险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4.
出口信用保险是保险在中国算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保险种类,就出口信用保险是否应该商业化,理论界主流的观点都认为商业性出口信用保险应该进行商业化。本文就这一观点进行驳斥,通过分析出口信用保险的理论基础、国际上出口信用模式的发展及当今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给出当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应该商业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原则上允许各国政府运用官方促进的出口信用保险,由此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贸易的有力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运用2002年至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就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则对出口贸易规模具有抑制作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规模的促进效应更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因此,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制定差异化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家》2005,(3):94-96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信用两字并不陌生。对于不少从事跨国贸易业务的企业来说,风险同样不可回避。信用保险的出现就为企业在避免风险的同时又提供了商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出口信用保险认识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获得了长足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文斌 《上海保险》2014,(1):36-38,59
出口信用保险是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是各国政府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国际通行做法。出口信用保险诞生于上世纪初的欧洲。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支持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并正式运营后,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露 《金卡工程》2010,14(8):323-323
目前,世界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促进一个国家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工具。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说明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含义及其特点,着重论述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9.
出口信用保险是规避收汇风险的有效途径,信息攫取则是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的手段之一,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当信息攫取、资本、国际贸易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边际贡献率相同时,出口信用保险增长率达到稳态,并以一个稳定的速率增长。将出口信用保险纳入Ramsey模型,从信息攫取角度分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发展,结论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信息攫取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都存在显著影响。但出口信用保险行业的信息攫取力度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省级营业机构的业务数据,探究使用出口信用保险是否能够提高出口竞争力,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影响。研究表明: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出口竞争力,且对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通过检验该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发现: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通过构造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发现: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发挥间接促进所在地区出口竞争力增长的链式中介效应。出口信用保险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影响机制存在地区差异,出口信用保险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出口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出口竞争力。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机制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研发投入的增长,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会产生质的飞跃,表现出科技赋能保险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至今没有明确立法中国信用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的特殊地位、并缺乏充足的出口信用保险基金。在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专门立法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定位于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支持产品出口和海外投资、防范收汇风险的法定政策性保险公司,政府应通过贷款、设立赔款准备金、财政预算安排等方式对出口信用保险进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2.
吴喆  吴钰 《上海保险》2014,(8):60-60
日前,平安产险正式获得短期出口信用险牌照,将为涉外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险服务。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是指保障信用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最长不超过两年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13.
1980年 1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驻伦敦联络处成立. 12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与美国国际集团合资建立中美保险公司,并在纽约和香港设立分公司. 1月3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日本东邦生命保险公司友好交流10周年纪念会召开. 1992年 10月20日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保险有限公司、太平保险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  相似文献   

14.
把保险改革的文章做好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南京分公司王忠连从去年底开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系统为贯彻《保险法》中关于财产、人寿保险"分业经营"的要求,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改革方案,经国务院批准,进行了机构体制改革。改革的基本框架,是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上出口信用保险呈现出三大趋势:经营机构的私有化、政府角色的再定位以及出口信用保险服务的国际化。针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结合当前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国际潮流,探讨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性质定位、承保机构、承保方式、政府作用等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薛如琴 《中国保险》2001,(11):23-24
10月底,企盼已久的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正式挂牌。作为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出口信用保险,加入WTO后,将首当其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正视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步伐,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一、保险体制的缺陷与影响保险体制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企业制度、价格(费率)制度、财税制度、金融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这五项制度围绕的核心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经济。我国保险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身兼两职,既代行使政府职能,又经营各种业务。代行使政府职能主要是指人保公司作为一个企业,既经营商业性保险,又经营政策性保险,混淆两者界限,演变为政策性金融实体,在市场竞争中,处处掣时。在我国,政策性保险主要包括巨灾风险保险、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  相似文献   

18.
实证研究利用2005年至2011年我国各省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与对外贸易额、GDP及失业率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以研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是否具有显著的政策性作用。模型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的确具有增加出口、拉动经济及平稳就业的政策性功能;并且对于外向型经济弱省,出口信用保险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对外向型经济强省,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本身及控制失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无论在出口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还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时,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效应都是存在的,在出口经济受到总体形势抑制时,这种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李婧 《金卡工程》2010,14(10):252-252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理论上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有着正向的推进作用。本文根据中国信保常州办事处成立以来的出口信用保险额和出口贸易额的数据,得出了与理论相同的结果:出口信用保险是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以此探究了常州市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在20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尚来完全退去,中国经济仍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浅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指出我国信用保险存在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保险费率相对过高、国内企业投保意识和风险意识有待加强四点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快制定出口信用保险法规、健全风险评估机制、降低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费率、加大宣传力度四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