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何晓春 《浙商》2006,(12):107-107
浙江省瑞安市以发达的制造业著称,却鲜有知名品牌。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品牌战略的提出,周边县市品牌的纷纷崛起,更让缺少中国驰名商标的瑞安制造业处在极为尴尬的位置。 没有品牌就没有未来!11月12日,上千名瑞安民营企业家一起共享第三届瑞安民营企业峰会这一商业思想盛宴,探讨民营企业品牌、创新与发展大计。本次峰会以“品牌、创新、发展”为主题,主要分三大内容:开幕式、主题报告演讲会和企业家沙龙。本次峰会由瑞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瑞安市工商管理局、瑞安市民营企业协会等联合承办。经济学家钟朋荣、著名策划人李光斗等专家在峰会上作精彩演讲,以下是他们的演讲摘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茅理翔 《浙商》2005,(2):22-22
不久前,读到《中国经营报》上题为“谨防浙江经济由民企兴、由民企止”的文章。文中某些提法尽管有失偏颇,言辞过激,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切中浙江民企发展之“命脉”。我们浙江的民企该高度重视,自我反思一下:浙江民企究竟还有多少优势,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哪里,是否真会像此文所说浙江经济由民企兴、由民企止?  相似文献   

3.
王文正 《浙商》2012,(1):38-41
人口红利的消失、各类成本的上升、民资出路的狭窄、税负的沉重,“国进民退”对民企生存空间的挤压……都指向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只有从体制上、政策上给予民企更大的生存空间,才能根本激活民企原生的活力。30多年前改革开放形成的体制红利已经被耗尽,时代呼唤新的体制资源给中国经济造血。  相似文献   

4.
俞技峰 《浙商》2008,(23):104-104
“我们必须要冷静分析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既要看到当前经济形势动荡加剧,对企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一面,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本世纪前20年重要的机遇期。”11月1日,浙江瑞安市副市长方晖在第五届瑞安市民营企业峰会上说。而此届峰会的主题正是改革开放三十载再铸瑞安民营经济新辉煌。  相似文献   

5.
杨瑞贞 《大经贸》2003,(8):20-21
作为专制文化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存在,家族制管理有其先天不足之处。但从“第一职业经理人”姚吉庆出走华帝开始,民企“改制”多数以失败告终。一见钟情,互相猜疑,再到不欢而散,成了司空见惯的三部曲。处于成长阵痛中的民企,面临着如何选择管理模式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张葵 《商界名家》2006,(8):74-75
对于众多国内民企而言,通过IPO实行海外融资往往困难重重。严格的资格审查、发行过程中的多重监管和种种限制、耗时长久、费用较高等,让很多中小民企“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7.
聂昕 《新财富》2003,(4):100-101
总的来看,民企在整个医药行业中还很弱小,整体盈利能力也并不好。不过,一些大型医药民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行业“盈利先锋”。  相似文献   

8.
鲁宁 《新财富》2001,(10):23-23
民企“改制”正屡屡被人提及。民企产权是清晰的,改的什么“制”?——改掉“家族制”。  相似文献   

9.
民企上市怪状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企越发达的地区,上市的越少;越是优质的民企对上市越不热衷,越是劣质的却是越热切;近在身边的市场视而不见,远在天涯的市场反而备受追捧……是民企缺乏上市能力还是符合条件的稀少?抑或上市对民企没有吸引力?但为何即使上市也选择香港及海外?民企上市种种“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业内专家通过对我国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浙江温州、台州和绍兴等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专题调研,揭示出种种“怪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18日,邛崃市政府同四川瑞云集团签订了《邛崃城市新区开发建设项目协议书》,新城整体以BOT(即建设、经营、转让)的方式交由瑞云集团建设,经营50年。其中,包括自来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的特许专营权以及公交车,出租车和城市广告等的经营权。民企造城,这一创举不仅弥补了地方城市建设的财政缺口,而且为城市建造民营化提供了一个范本。民企造城,因为是首例,《中国工商》理所当然要予以关注;民企造城,因为是第一次,一家民企全方位参与,《中国工商》应该责无旁贷对“民企造城”这个范本进行解剖,辨析:被称为“邛崃实验”的民企造城最终是否一定能取得成功?今后将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民企担忧的是什么?政府和消费者担忧的又是什么?我们期待着各方面回音。  相似文献   

11.
何晓春 《浙商》2011,(3):76-76
为2010上海世博会民企馆发起浙商群体颁奖的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说:“在上海世博会所有场馆中,民企馆是最独特的。一个馆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就是非公经济。我自豪.我也很骄傲。”  相似文献   

12.
司柏容 《市场周刊》2005,(25):48-48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温州民企已经完成了“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在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产业资本迅速向国内转移的历史背景下,温州民企必须找准新的历史方位,迅速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治理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产业竞争制高点上拓宽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王文正 《浙商》2011,(21):40-41
融合乃父多民营企业的央企中国建材南方水泥,实施的是市场化操作。“央企的实力加上民企的活力,等于企业的竞争力。民企进来,要保留它们过去的野性,而不是把人家打败了o”  相似文献   

14.
卢晓珊 《中国工商》2004,(6):152-153
缺乏法律支持、职业经理人选择不当、整个社会的信用缺失……红火民企突然崩堤,然而,“权利救济”却是国家对民企表示的一种全新姿态,显示民企生态法律环境正在好转。成立“相互救济同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相互的援助和支持,是民企进行自我救助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刘晓妍 《浙商》2009,(19):84-85
“智能膜”炫目建筑。“印象系列”大师团队总创意,华谊“明星团”做后援,使世博会民企馆有了诸多亮点。  相似文献   

16.
桶轶清 《浙商》2007,(6):28-28
事件:据调查,浙江省民企中,有80%以上的家族企业已面临接班问题。近日,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茅理翔透露,他谋划多年的国内首家民企接班人学校——“宁波家业长青民企接班人专修学校”已开始招生,首期专修班将于5月开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营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而民营企业在我国却出现了“长不大”的现象.从民企内部管理入手,分析制约民企的家族式管理产生的背景、历史作用及现实弊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突破家族式管理的传统模式,为二次创业的民企寻找解决自身管理瓶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润东  高力 《商界名家》2005,(11):36-39
短短几年中.多少民企昙花一现.多少民企落入深渊.围绕“问题民企”的生死问题,演绎成一场又一场的拯救风波,参与救援的方方面面.一个个粉墨登场.勾心斗角.而各方利益博弈的背后无不隐藏着野心和图谋使得”问题民企。的拯救需要克服诸多困难.走出各种利益的怪圈.才有希望完成再造和重生。  相似文献   

19.
魏民 《新商务》2004,(1):12-13
面对近两年低迷的股市,浙江上市民企却表现不俗。业内人士称,加大民企上市力度,让更多优秀的民企上市,不失为注入新鲜血液挽救股市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20.
黄湉晓  鲁统磊摄 《浙商》2011,(15):46-48
6月17日晚上九点,就在2011中国民企投融资大会召开前夕,作为大会主讲嘉宾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专门与浙江建龙钢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伟祥、浙江天外天集团董事长徐海南等六位浙商举行座谈会,倾听民企心声,共同探讨与体察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